第343章 时空之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修建魔法塔是从上至下,在开建之初,设计上就决定了它的上限高度。  

文明的发展则截然相反,一定是从下向上,从基础开始,层层叠加。  

文明的发展没有上限,充满无限的可能。  

达格主张建立自然祭司学院,张罗购买各种魔法设备,就是在为未来自然神系的文明发展奠定基础。  

多年的筹划,如今算是正式步入发展的正轨。  

不过又有些激进。  

“熔卷1型”拉丝机生产线的建立,跳过了诸多基础环节,直接带领银月森林提前接触了机械时代,感受机械时代的魅力。  

获得诸多大长老和长老的认可,好处便是他们会鼎力支持学院的发展,不再吝啬钱财,不会再在发展资金上扣扣索索,也不会再阻挠某些与魔兽签订了契约的森精灵修炼魔法。  

把这些顽固的老家伙解决掉,达格的生活重回正轨。  

教学、自学,还有就是冥想修炼。  

每天还要定时的,分心关注五个地方:湛蓝星世界树生长状态;瓦蓝山龙皇动静;威士顿帝国,普洛斯城内伊里布·圣的动态;威士顿帝国,东南边境银翎军团动向;以及激流河谷地的拉格。  

拉格沉浸在伤痛之中,没了往日的活泼,到了新地方,没有到处乱跑,也没有那么多的废话,终日半眯着眼,恍恍惚惚,奄奄不振。  

达格看着难受,却又无可奈何。  

拉格性格耿直,最讲义气,任何劝慰话语对它而言都是锥心的伤害。  

更何况,未来的道路无穷遥远,有无尽的宝藏等待开发,也有危亡灾厄需要面对。  

或许,失去是最好的成长。  

世界树一点一点的拔高。  

龙皇定时的进入次元世界,压制亡灵之气的增长。  

伊里布·圣的生活仿佛永远只有一个规律。每天清晨起床,在众多甲士的簇拥下,乘坐马车,进入城外军营,观看胡佛大帝的修炼,同时也批阅处理各种帝国事务。正午时候返回帝宫,然后整个下午便是端坐在书房,默默阅读。偶尔,魔法师工会有魔法方面的难题需要他亲自解决,不过,花费的时间极少超过一个小时。  

整个世界仿佛都沉默下来,寂静无声。  

直至入秋。  

兽人部落遵从与银月森林达成的协议,在今年,加强了侵入威士顿帝国的兵力。  

近些年,透过布置在总督军身上的信仰之签,达格见证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每一年的战斗下来,银翎军团都要损失100位左右的战士,不过很快又会有预备役的优异2战士填补上来,始终保持着军团建制的健全。  

今年又打得格外激烈,总数始终维持在1.1万左右的军团,被兽骑兵牵制得四下分散,在经历接连的数十场小规模战斗之后,折损超过500,伤亡最惨痛的一年。  

培养一位合格的战士,尤其是重骑兵的培养,除了修为要求之外,还有战术的训练,队伍的磨合,战阵的配合。  

超过500数的兵力损失,一年之内恐怕是补不上来了。通过观察银翎军团,大致可以推测出另外七支主力军团的情况。  

兽人部落的情况更不容乐观,由于装备的巨大差距,伤亡损失至少三倍于威士顿帝国。  

小萨祖不傻,相反,他是兽人部落有史以来唯一的聪明绝顶且狠辣狡猾的大酋长。  

达格估计,明年秋季,他又会减少入侵的纵深,缩减战争的时间,进而减少伤亡。  

银月森林发现兽人大军没有出全力,肯定会立马减少资源的输出。  

小萨祖大约会拖延一年或者两年,让自己的军团恢复到了巅峰状态,然后才会正儿八经的与威士顿帝国打一场。但还是不会出全力,不会真正的拼命,适可而止,不让自己的实力虚弱颓败。  

这个家伙,从指挥作战到政治博弈,圆滑得就像一条泥鳅。  

想要扳倒威士顿帝国这个庞然大物,还是得银月森林自己来。  

托尔托斯托山脉各个魔兽部族,按照约定送来大量的魔兽幼崽。  

银月森林森精灵增长的同时,银月战士和祭司的数量同步增长。与此同时,享受了大量神赐,早一批的精锐银月战士,陆陆续续突破十阶,晋升长老。  

长老的总数即将突破一千。  

希娅拉晋升十二阶。  

达格也终于突破瓶颈,晋升十三阶,踏足超凡层次。  

中央王庭三号魔法塔内。  

完成晋阶,达格第一时间便是检查灵魂的提升。  

正常情况,十二阶巅峰修为,精神力展开,极限感知距离大约是2.4千米,由于近两年内持续使用神血晶体,灵魂强化,精神力的极限感知距离达到了3.8公里左右。  

初步晋阶十三阶,正常情况下,精神力展开,极限感知距离应该是3公里左右,达格则超过了4.5公里。  

突破的过程中没有感受到任何负面影响,那就意味着,使用神血晶体不存在后遗症。  

除了强化灵魂,这东西还有提升法则感悟能力的逆天效果。  

神物!这才是真正的神物!  

使用了300多颗,没有感觉到效果衰减,极大可能,这东西可以无限制的使用,无限强化。  

这时候,总数5千颗就有些不够用了。  

怎么分配比较好?希娅拉和拉格必须有,至于温妮嘛…  

达格检查完自身状态,意识沉浸识海翻看自然之书。  

神国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