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野性本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希娅拉:“达格,你这几天跑哪儿去了?”  

达格:“去针叶石林转悠一圈,猎杀几头魔兽补充营养。”  

希娅拉:“哦。棕栗魔植正在孕育一只新的树精。”  

达格:“我知道,刚刚回来,路过时候看见了。”  

希娅拉:“那你最近不出门吧?帮忙留意着点。”  

达格:“蒂诺斯阿姨呢?”  

“不知道,不在村庄。。”希娅拉不确定道:“应该是跟它的契约精灵埃尔文出门历练,熟悉兽王力量了吧。”  

达格问道:“温妮呢?”  

希娅拉道:“二村和五村的柜木也成长起来,今年就开辟苗圃,播种草药,需要温妮过去指导。”  

“嗷。”达格应了一声表示知道,挥爪,道:“行了,你去忙吧。”  

希娅拉瘪嘴,抬手拍了拍达格脑门,转身离开。柜木实在太庞大,防坠网还没弄完,希娅拉她们还在忙。  

达格在屋后转悠一圈。  

克里克现在是七阶树精卫士,有它守着,孕育中的树精应该不会出问题。  

出门,去春外河边的沼泽地练习法术。  

春季最忙的一个月过后,希娅拉她们恢复训练。  

春末,棕栗树精诞生,继“黑牙”之后,被温妮很不负责任的起名为“黄牙”。  

初夏,达格这些魔兽又跟着一起,前往针叶石林,进行近战搏斗训练。  

天鸣率先晋升五阶,拉格和雪莉都先后晋阶。  

卡萝也终于赶在14岁之前晋升六阶。青睛白虎是20岁成年,卡萝有很大希望在成年之前达到七阶。  

时间不觉又是一年的秋季。  

晨光镇的月亮井内,积蓄了绿汪汪的小半潭,平日里各种用度消耗之后,还有大约1100滴月亮之泉。  

在达格的建议下,温妮拿出700滴献祭。  

今年,他们那善良仁爱以及宽厚慷慨的“自然女神”没有降下任何神赐。  

所有知晓内情的精灵和魔兽大失所望。  

殊不知,达神现在也很难受啊!  

消耗自然系本源魔力炼化自然之书,那需求根本就是无底洞。魔晶内,土石系本源魔力两超出自然系太多,严重失衡,达格不敢继续,已有三个多月没冥想过了。  

好在,今年的秋收祭,收获丰富。  

慧龙镇省吃俭用,献祭了100滴。  

金桂镇和卡加德镇都是献祭300滴。  

总收入1400滴,转化为14滴月之精华,均算下来,维持正常修练,每月用度一滴,够用一年,还多出2滴。  

随意找了个由头,离开村庄,再次进入黑石山。  

魔兽的魔力成长与魔法师有诸多的相通之处。  

魔兽的本源魔力是分散融合于魔晶,相较法师,更为稳定牢固,再加上体质强悍,所以可以比较任性的使用魔力果实和魔力药剂提升修为。  

魔法师的修练则是在识海以本源魔力凝聚魔弦。一阶就是单一的1根魔弦;二阶是2根魔弦十字交叉;三阶4根魔弦,井字交叉;四阶是6根魔弦纵横交错;五阶是8根魔弦;六阶是12根魔弦。  

七阶就是18根魔弦,步入地阶层次,在识海建成魔网雏形,可以感受到世界魔网的存在,与世界魔网产生共鸣。  

低阶、中阶、高阶、地阶等等阶位的突破,魔弦还有一个长度的增加。  

魔兽突破,则表现为身躯成长壮大,魔晶块头膨大。  

达格的情况颇为特殊,魔晶呈圆球形,而非多面棱形,镶嵌自然之书,大小体积固定不变。  

成长变化的是魔晶的质地,似乎越来越硬,对本源魔力的容量随之增加。  

综合而言,这种异变没有脱离修为成长的本质——本源魔力的提升。  

“魔弦”还可以作为一个度量成长的标准。  

达格目前五阶,本源魔力的量约为8.4弦,突破需要满12弦的量,相差甚远。  

五阶开始,修为提升就变得艰难了。  

连续两滴月之精华,耗时两天两夜,将自然之书的荆棘铭纹注满。  

紧接着使用第三滴月之精华,扭转魔晶内自然系和土系本源魔力的平衡。  

花费五天时间,将沉淀体内的生命力量消化,与此同时,自然之书封页的荆棘铭纹也消化了全部的自然系本源魔力。  

跟上次一样,自然系魔力天赋大幅度的提升。如今高得有点恐怖,高阶愈合术都没怎么修练,自己就变得如臂指使。  

苦练过的高阶飞叶刺杀术施展出来威力上了一个层次,行走森林,一草一木都能随心操纵,为己所用。  

魔力天赋好高,还有诸多其它好处。  

最关键的就是冥想时候吸收空气中浮游魔力的速率。  

其次是空气中浮游的几乎都是奥术魔力,天赋好,将奥术魔力转化为自身所需的元素魔力的速度就快。  

两者结合,天赋越好,修为提升就越快。  

第四时代,测量天赋时候还会用1至100数值来精准的描述魔力天赋的高低。  

长时间相处下来,达格对关系亲近精灵和魔兽有大致评估。  

拉格和雪莉它们的自然魔力天赋源自契约精灵,完全由契约精灵的天赋高低而定,分别在50至70不等。温妮和希娅拉天赋出众,可以达到90左右,而崔希丝和莎莉差一个档次,在80左右。  

如今,达格的自然系魔力天赋则超过了100,已然高到爆表。  

反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