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废铁交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指挥着一台建筑机器人,搬运了一大堆废铁过来。  

苏武开始正式升级。  

很快。  

随着系统面板上,8点生存点的消失。  

二手拖拉机在一阵白光中完成了进化。  

进化后的二手拖拉机。  

体型整整膨胀了一圈,已经找不到任何属于拖拉机的痕迹。  

彻底变成了一辆外观充满了厚重金属质感的中型货车。  

相较于升级前,它的速度和载重都提升了三倍左右。同时因为选择了子选项装甲的缘故,轮胎由充气转变成实心。驾驶室也更加的结实和厚重。甚至连驾驶室两侧和前方镶嵌的玻璃,都转变成了防弹款式。足以抵御砍刀,铁锤,以及手枪类的轻型武器的攻击。  

“这下安全方面应该有保障了。”  

升级后的中型货车,给苏武带来了极大的安全感。  

不过只是这样,依然还是感觉缺少点什么。  

被动的防御不存在完美,只有掌握了进攻的力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苏武稍微想了想。  

跑回卧室。  

从笔记本中调出一张手弩的设计图,传输给工程机器人。  

让它再次调整任务,优先把手弩和弩矢制造出来。  

这张手弩设计图,是由初级人工智能,从某个不对外公开的小众网站上下载下来的特别款。  

可以三连发。  

有效射程达到五十米。  

按照联邦的法律,这种设计图属于违禁的知识,不可对外售卖和传播,也不可将成品随身携带和使用。  

如果是平时,苏武自然不敢对手弩动什么心思。  

但现在末世将要来临的消息都快半公开了。想来执法者,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闲心去查违禁品。  

只要不弄出太大的动静,单纯的拿来防身问题不大。  

第二天。  

拿上制造完成,显得极有金属质感的手弩和一筒30枚弩矢。  

苏武将现场升级过的三台柴油版微型挖掘机,开进货车的车厢。然后和一台建筑机器人一起,一左一右的登上了驾驶室。开车朝着约定好的几十公里外的钢铁厂驶去。  

之所以要带上一台建筑机器人,主要是用来当做搬运工。  

总共两三百吨的废铁。苏武一个人累死,也不可能完成装车和卸货的工作。不如从一开始就直接摆烂,让建筑机器人上。  

并且仿人型的建筑机器人,能够搬运重物,自然也具有一定的武力。  

遇到威胁,完全可以临时客串一下保镖。  

大大的提升安全保障。  

纯电驱动的货车。  

在操纵上给人的感觉异常丝滑流畅,开动起来也无声无息。  

苏武一路风驰电掣,很快便进入了市区。  

市区里。  

情况比想象的要好一点。  

虽然经过一天的发酵,末日的消息彻底的在所有人中传开。街道上大部分的商店都已关闭,行人也少掉了大半,只有一辆辆被官方征召的货车,在将物资一车一车的运往各个官方避难所。气氛看起来有些萧条和紧张。  

但总体上。  

得益于官方后续及时公布的避难所安置计划,秩序还算可控。没有看到什么人闹事。  

苏武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下来。他安心的混在货运车队之中,一路穿过市区,抵达了位于另一侧市区边缘的钢铁厂。  

交接过程没出什么意外。  

在交付了三台微型挖掘机之后,苏武顺利拿到了一枚存放有260吨废铁,以及4吨初加工钢板的仓库的钥匙。  

而也是在这个时候。  

苏武发现自己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他开来的中型货车,最大载重有接近10吨。可因为交易给他的废铁,都是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废旧物料。实际即使把车厢都装满,一次也最多只能拉走五吨左右。  

这意味着运输效率直接减半。  

想要把仓库里的钢铁全部拉回去,至少要来回跑五六十趟。如果再算上装卸过程花费的时间,很可能直到末日真正来临以后,都不一定能运完。  

无可奈何之下。  

苏武只能将注意力,投向了中型货车的另外一个可升级子选项,电子信息上。  

所谓的电子信息,是一项综合功能。  

集中了自动驾驶,远程通讯,地形雷达扫描等诸多功能为一体。  

改装价格为3点生存点。  

而一旦改装完成,苏武就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和初级人工智能,让中型货车自动上路行驶。然后在中型货车抵达钢铁厂仓库后,还能借助它作为通讯中转,远程指挥随车的建筑机器人装货。实现全程无人自动运行。  

为了不用再亲自去跑运输。  

没有纠结太久,苏武很快决定为中型货车升级电子信息。  

而升级的同时,为了避免无人驾驶在路上惹来一些麻烦,苏武还特意给驾驶室的玻璃,贴上一层单向的过滤膜。将驾驶室内的真实情况掩盖下去。  

这么做当然有点不太合规。  

可还是那句话。  

末世都快要来了,一些细枝末节,只要不是太过分,没几个人有闲暇去搭理。  

就这样,无人驾驶的中型货车,混迹在街道上忙碌的车队中。开始昼夜不息的往来于苏武的农家小院和钢铁厂之间。一点一点的把钢铁厂仓库里的废铁,搬运到农家小院。  

接下来的几天。  

除了沿海城市不出意外的被海啸波及,损失惨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