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水培农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整个避难所的主体,位于地下十米的深处。”  

“它通过一条倾斜的通道,连接地下一层和地表。”  

“在地下一层临近避难所出口通道附近,可以安置一个消毒室,一个车库和一个换衣间,为以后出入避难所提供服务。”  

“同时还可以配备一个20平米左右,足够承载车辆的大型升降平台。”  

“用于从地下一层,前往地下二层,乃至更深处的地底。”  

在笔记本电脑上,苏武一点一点的规划着避难所内部的空间分配。  

而在首先确定了几个必要的基础功能区域之后。  

面对地下第一层,剩下的整整500平米的广阔空间。苏武考虑了足足有半个多小时,才最终决定,将它们划分为一个200平米的水稻种植区,和一个300平米的蔬菜种植区。  

在物质匮乏的末世。  

除了电力以外。  

最重要的毫无疑问就是食物。  

有了食物,保证了最基本的生存,才能再谈其他。  

因此。  

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粮食和蔬菜产地,是首要大事。  

而建造在避难所内部的水稻和蔬菜种植区,自然也和外界普通的农田有所区别。  

它完全以无土栽培为主。通过人造的生长灯代替阳光,为水稻和蔬菜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同时为了充分的利用避难所内部寸土寸金的空间。  

水稻种植区会以货架的形式,分为上下4层。蔬菜种植区分为上下10层。将实际的种植面积,分别扩大到800平米和3000平米。  

“一亩多的水稻种植面积。”  

“在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下。预计生长周期可以缩减到4个月,能够产出1600斤左右的大米。”  

“足够供应至少十个人的日常所需。”  

苏武预计的产量。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相当保守。一些高产的杂交水稻,完全可以做到预计产量的1.5倍甚至两倍。  

但这没有必要。  

高产杂交水稻的口感,远低于正常水稻。  

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苏武更希望能够尽量提高一点自己的生活质量。  

至于整整3000平米,将近五亩地的蔬菜种植区。  

苏武选择了主要种植生菜,小白菜,菠菜,甘蓝等等生长速度较快的品种。再配合少量的西红柿,黄瓜等常见的蔬菜。  

前者侧重于效率和产量。主要用于和外界其它避难所交易。后者侧重品质,专门用来留给苏武自己改善伙食。  

苏武目前手中储备的各种资源,只能说勉强够用。刚刚能够搭建起一个个人避难所的框架。  

想要生活的更好,以及扩大避难所的规模。  

必须要通过持续的对外交易。  

这也是蔬菜种植区存在的意义之一。  

确定了主要种植的蔬菜品种。  

苏武犹豫了一下。  

干脆又添加了草莓,葡萄,菠萝等等水果种植计划。  

这些同样是供应给避难所日常所用。甚至因为考虑到平常吃水果,可能会比吃蔬菜还要多得多。分配给这些水果的种植面积相当广阔,足足有600多平米。  

突出一个奢侈和任性。  

“暂时就这样吧。”  

做好了避难所地下一层的所有规划,苏武伸了个懒腰。  

心中涌起了一阵难得的满足。  

属于他自己的避难所,总算开始建造的有点模样了。  

虽然暂时还只有一层。  

但是紧急情况下,已经足够让他在里边长期生存下去。  

在末日即将来临的前提下。  

没有什么比这更加能让人感到幸福和安心。  

有了规划,接下来的施工便不再是难题。  

工程队首先把大型升降平台的框架制作出来。再经由苏武利用生存点进行升级,正式投入使用。  

然后施工队伍一分为二。  

挖掘机和运输车继续挖掘地下二层的空间。  

工程机器人和两台建筑机器人,则开始在地下一层升降平台附近。建造消毒室,换衣间和车库。中间时不时的,再去往地下二层,对新近挖掘出来的空间进行加固。  

考虑到地下二层已经接近岩石层,单纯的挖掘机效率低下。  

仗着生存点还算充沛。  

苏武又专门升级了一辆专业的碎石车,加入施工队伍之中。  

热火朝天的忙碌了24个小时后。  

避难所地下一层内部,被三台机器人打造的像模像样。各种管道线路,隔墙,以及通风口等等基础设施,全部铺设完毕。  

只剩下两个无土栽培种植区,还没有开始动工。  

5月31日。  

在5月份的最后一天。  

避难所地下一层正式完工。  

用整整5个生存点,为两个种植区,增添了一套半自动无人管理设备以后。  

苏武把地下一层命名为水培农场。  

让其正式开始运行。  

按照规划好的品类,种植相应的水稻蔬菜和水果。  

说到这里。  

有必要提到一点。由于事先没有考虑过种植水果的问题,许多水果的种子和幼苗,都没有进行提前准备。只能临时出门去市场上购买。  

好在这些东西,在种子商店里基本有售。  

苏武没有花费多少功夫。便用一些罐头和粮食,将它们全部交易到手。  

没有耽误水培农场的生产。  

与此同时。  

还是在这一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