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刑不罚众 佛祖显灵(含300粉红(3/4)
抬头看着白三郎,神色依然是木木的,“多谢你又帮我打发了一个,只是也不必令他们做那些事。”
白三懒洋洋的瞟了他一眼,“你既然是有本事的人,难道不想多帮几个人看病治伤,没人帮你宣扬宣扬,别人又如何知晓你的手段再说,此事原是安家三郎吩咐某做的,你当白某闲得无事,偏偏要来帮你”
韩四原本便不长于言辞,被这一呛,顿时接不上话来,只得又低下头去,从案几下拿出一本极旧的医书,默默翻阅。
这一日,白三郎在松柏堂里足足打发了三四个想占便宜的闲汉,也不知是不是闲汉们四处散播的消息起了作用,没过两日,到这松柏堂来看病抓药之人竟多了起来。那盗牛的韩四治得一手好跌打,药膏也比别家便宜,渐渐成了西州众人皆知的事情。到了端午这一日,来药店里买雄黄等物的西州人更是络绎不绝,喜得安三郎连连搓手。
过了端午,西州便算是进入了盛夏时节,太阳明晃晃的照在西州城的土墙之上,到了正午前后,便是市坊门口也变得人迹罕见,只有城内的中心大道上偶然有行人经过,却都溜到了墙根的阴影里。
对于这种干热天气,琉璃倒还颇为怡然,裴行俭端午前便重新去了府衙办公,这几日她也去过工坊两回,让黎大匠试着做的棉线拨车已被做了出来,这原是把纱线接长的简易工具,对于眼下的工坊来说正是得用,有些断的细纱线也能接长用于织布,只是这细纱纺起来到底还是费工费时,琉璃头疼了数日,也是无计可施。
让琉璃颇有些难解的第二桩事却是麴崇裕。第二次去工坊时,琉璃恰恰遇到了这位世子,他的孔雀模样并无变化,待琉璃的态度竟是来了个大变,见她对纱线易断之事想不出法子来,竟是丝毫未冷嘲热讽,而是彬彬有礼间带着几分疏远,十足是贵公子的做派。
琉璃心里纳闷,回头便问裴行俭,此人的心情怎么又空前的好起来了裴行俭只笑道,他也不知具体如何,大约是从前的闷气出了些许。琉璃摇了摇头,便把这事情抛到了脑后。
这一日天气越发炎热,不到午时,小檀便嚷着要喝两碗西州的解暑酸粥。琉璃让她去厨房吩咐厨娘,自己拿出从工坊带回来的一端细白叠,打算给裴行俭做两身夏日的中衣。只是还未开剪,便听阿燕来报,康氏来了。
琉璃忙放下剪刀迎了出去,就见康氏快步走进内院,脸色红扑扑的,满额都是汗水。琉璃不由吃了一惊,忙让小檀去打水过来,又让阿燕去取用井水浸着的酪浆。
康氏忙摆手道,“莫忙莫忙,不知九郎可在家中。”
琉璃笑道,“他已去了府衙,阿嫂若有急事,我这便遣人去府衙寻他,若事情不急,明日便是休沐。”
康氏脸上顿时露出了踌躇的神色,半晌才道,“若说急,倒也不是十分着急”说着拉住琉璃的手低声道,“大娘,此事我也只能问你,不知九郎他对大佛寺那边是不是有些观感不佳”
琉璃没料到她会突然有此一问,怔了怔才道,“守约平日不言怪力乱神之事,只跟我提过大佛寺倒壁画颇为可观。”
康氏皱眉不语,安三郎与她说过,裴行俭不喜她成日拉着琉璃去佛寺,近来这两桩案子又都是经他之手,虽然不说格外严厉,却也没有半点法外施恩的意思,可见这位长史心里对信佛多半是不以为然的,更莫说是连连出事的大佛寺。
琉璃见康氏神色沉重,也多少明白她心里的顾虑,忙笑道,“阿嫂也莫多想,守约的性子便是如此,对大佛寺虽无特别推崇,想来也不会有故意不敬的意思。”忤逆案尘埃落定后,她也曾问过裴行俭,是否早就知道那龌龊事情,裴行俭并未否认,只是他当初派人私下调查时,见孔大郎已发觉此事,决心退租搬家,想的不过是略助他一臂之力,却没料到后头会闹成这样。
康氏听到“不会故意不敬”几个字,脸色略松,叹了口气,“大娘你还不知晓,那大佛寺的铜佛,今日又滴泪流汗了”
琉璃“啊”了一声,当真是有些难以置信:这佛像还真有所感,又显灵了只是康氏特意走这一遭的缘由么,“阿嫂是要将此事告知守约”
康氏脸上犹豫之色更浓,“大娘,你是有所不知,按说佛像显圣,是极难得的圣迹,若是往年,大佛寺早被踏破了门槛,可此次不知怎么的,今日从早间到如今,竟是并无太多信徒上门。我与安家几位婶子出了寺门才听说,不少人都在传,往日佛像显灵,是因为慈悲子民,可今日显灵,只怕是怒于大佛寺僧人无德。又有人说,那位被活活打死的僧人,毕竟是大佛寺的大僧,裴长史和麴世子竟未知会大佛寺一声,便下令让僧人与妇人同棺而葬,可见对大佛寺不满到了何等地步,若是大伙儿还去大佛寺捐献功德,只怕不但是误会了佛祖,还是得罪了官府。”
琉璃恍然点了点头,大佛寺如今门前冷清,她自然是早有耳闻,原来西州人不但是失望于大佛寺的僧人品德,也是害怕得罪了麴崇裕和裴行俭,只是这种事情却不是自己能够插手的,她总不能劝裴行俭亲自出面发话,以消除忤逆案的负面影响吧
她为难的看了看康氏,“阿嫂的意思我知道了,待守约一回来,我便将此事告知他。”
康氏不由略有些失望,琉璃的意思明显是不会相劝了,心里到底有些不甘心,想了想道,“我也知长史他不信释教,只是佛像显圣,兹事体大,大佛寺原本家大业大,偶然
白三懒洋洋的瞟了他一眼,“你既然是有本事的人,难道不想多帮几个人看病治伤,没人帮你宣扬宣扬,别人又如何知晓你的手段再说,此事原是安家三郎吩咐某做的,你当白某闲得无事,偏偏要来帮你”
韩四原本便不长于言辞,被这一呛,顿时接不上话来,只得又低下头去,从案几下拿出一本极旧的医书,默默翻阅。
这一日,白三郎在松柏堂里足足打发了三四个想占便宜的闲汉,也不知是不是闲汉们四处散播的消息起了作用,没过两日,到这松柏堂来看病抓药之人竟多了起来。那盗牛的韩四治得一手好跌打,药膏也比别家便宜,渐渐成了西州众人皆知的事情。到了端午这一日,来药店里买雄黄等物的西州人更是络绎不绝,喜得安三郎连连搓手。
过了端午,西州便算是进入了盛夏时节,太阳明晃晃的照在西州城的土墙之上,到了正午前后,便是市坊门口也变得人迹罕见,只有城内的中心大道上偶然有行人经过,却都溜到了墙根的阴影里。
对于这种干热天气,琉璃倒还颇为怡然,裴行俭端午前便重新去了府衙办公,这几日她也去过工坊两回,让黎大匠试着做的棉线拨车已被做了出来,这原是把纱线接长的简易工具,对于眼下的工坊来说正是得用,有些断的细纱线也能接长用于织布,只是这细纱纺起来到底还是费工费时,琉璃头疼了数日,也是无计可施。
让琉璃颇有些难解的第二桩事却是麴崇裕。第二次去工坊时,琉璃恰恰遇到了这位世子,他的孔雀模样并无变化,待琉璃的态度竟是来了个大变,见她对纱线易断之事想不出法子来,竟是丝毫未冷嘲热讽,而是彬彬有礼间带着几分疏远,十足是贵公子的做派。
琉璃心里纳闷,回头便问裴行俭,此人的心情怎么又空前的好起来了裴行俭只笑道,他也不知具体如何,大约是从前的闷气出了些许。琉璃摇了摇头,便把这事情抛到了脑后。
这一日天气越发炎热,不到午时,小檀便嚷着要喝两碗西州的解暑酸粥。琉璃让她去厨房吩咐厨娘,自己拿出从工坊带回来的一端细白叠,打算给裴行俭做两身夏日的中衣。只是还未开剪,便听阿燕来报,康氏来了。
琉璃忙放下剪刀迎了出去,就见康氏快步走进内院,脸色红扑扑的,满额都是汗水。琉璃不由吃了一惊,忙让小檀去打水过来,又让阿燕去取用井水浸着的酪浆。
康氏忙摆手道,“莫忙莫忙,不知九郎可在家中。”
琉璃笑道,“他已去了府衙,阿嫂若有急事,我这便遣人去府衙寻他,若事情不急,明日便是休沐。”
康氏脸上顿时露出了踌躇的神色,半晌才道,“若说急,倒也不是十分着急”说着拉住琉璃的手低声道,“大娘,此事我也只能问你,不知九郎他对大佛寺那边是不是有些观感不佳”
琉璃没料到她会突然有此一问,怔了怔才道,“守约平日不言怪力乱神之事,只跟我提过大佛寺倒壁画颇为可观。”
康氏皱眉不语,安三郎与她说过,裴行俭不喜她成日拉着琉璃去佛寺,近来这两桩案子又都是经他之手,虽然不说格外严厉,却也没有半点法外施恩的意思,可见这位长史心里对信佛多半是不以为然的,更莫说是连连出事的大佛寺。
琉璃见康氏神色沉重,也多少明白她心里的顾虑,忙笑道,“阿嫂也莫多想,守约的性子便是如此,对大佛寺虽无特别推崇,想来也不会有故意不敬的意思。”忤逆案尘埃落定后,她也曾问过裴行俭,是否早就知道那龌龊事情,裴行俭并未否认,只是他当初派人私下调查时,见孔大郎已发觉此事,决心退租搬家,想的不过是略助他一臂之力,却没料到后头会闹成这样。
康氏听到“不会故意不敬”几个字,脸色略松,叹了口气,“大娘你还不知晓,那大佛寺的铜佛,今日又滴泪流汗了”
琉璃“啊”了一声,当真是有些难以置信:这佛像还真有所感,又显灵了只是康氏特意走这一遭的缘由么,“阿嫂是要将此事告知守约”
康氏脸上犹豫之色更浓,“大娘,你是有所不知,按说佛像显圣,是极难得的圣迹,若是往年,大佛寺早被踏破了门槛,可此次不知怎么的,今日从早间到如今,竟是并无太多信徒上门。我与安家几位婶子出了寺门才听说,不少人都在传,往日佛像显灵,是因为慈悲子民,可今日显灵,只怕是怒于大佛寺僧人无德。又有人说,那位被活活打死的僧人,毕竟是大佛寺的大僧,裴长史和麴世子竟未知会大佛寺一声,便下令让僧人与妇人同棺而葬,可见对大佛寺不满到了何等地步,若是大伙儿还去大佛寺捐献功德,只怕不但是误会了佛祖,还是得罪了官府。”
琉璃恍然点了点头,大佛寺如今门前冷清,她自然是早有耳闻,原来西州人不但是失望于大佛寺的僧人品德,也是害怕得罪了麴崇裕和裴行俭,只是这种事情却不是自己能够插手的,她总不能劝裴行俭亲自出面发话,以消除忤逆案的负面影响吧
她为难的看了看康氏,“阿嫂的意思我知道了,待守约一回来,我便将此事告知他。”
康氏不由略有些失望,琉璃的意思明显是不会相劝了,心里到底有些不甘心,想了想道,“我也知长史他不信释教,只是佛像显圣,兹事体大,大佛寺原本家大业大,偶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