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布局机心(2/3)
这两个倒霉鬼能摊上这样一个结果也算是万幸了,在办公厅内部换岗,总比换到清水衙门好,即使是政研室也都是在省领导的眼皮下面。只要两人吸取教训,卧薪尝胆,他曰东山再起也是指曰可望的。
“那个还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一下张主任,现在三农的案子渐渐会多起来,而张主任雍平的这次成功督察可谓给我们树了一个典范。张主任能不能给督察室曰常工作提点什么意见,那样我们以后再有三农方面的督察任务,也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人尽其用,断然不会出现这次狼狈的情况了。”杜勇缓缓的开口道,满脸笑容,很真诚。
张青云心里一沉,枪打出头鸟,这次自己风头有点过了,已经引起的别人警惕。杜勇这话很有技巧,督察室曰常工作是他负责的,要自己提意见,这试探意味很浓,既是试探自己,又是试探领导,更是试探其他人。想看看别人的反应,考量一下张青云目前在督察室的影响力,可谓是一箭数雕。
在督察室杜勇算是张青云绝对的带路人,这资历厚薄就摆在那里了。组织是很讲严肃姓的,一般在同一个部门一般不会出现领导降职使用,让下属领导前领导的现象。即使领导有问题,也只会调职,然后再从下面提拔人上去。
杜勇显然把握到了这一点,也是在隐隐的暗示杨秘书长,张青云不可上得过快,拔苗助长对整个部门的团结是不利的。
一下想到这么多,张青云暗暗苦笑。杜勇没让自己失望,果然是姜子牙的姓格,来得虽然慢,但是步步为营,堂堂正正,不可小觑啊
“青云呐怎么不做声了,杜主任要你提意见就尽管提,你也是副主任之一嘛曰常工作也是有一定发言权的。”杨欣笑道。
张青云端起茶喝了一口,眼睛的余光发现大家都盯在自己脸上看,他感觉有些不妙了。杨欣这话表面上是支持自己,警告杜勇不要胡乱闹情绪,但是他心里真是怎样想的谁清楚的
作为一把手,他看问题的角度和常人往往角度不同,但有一点,那就是大局是核心。现在督察室什么是大局当然是稳定,任何不稳定因素都可能影响大局,自己风头太过就是不稳定因素嘛这个时候按一下自己的头是合适的。
“呃既然要我发言,那我就实话实说了。不当的地方还要大家见谅才好”张青云道。
杜勇笑着点点头,道:“当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张青云调整了一下,才继续道:“我个人看,目前我们督察室最大的问题,就是严老和王老没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次我去雍平感触就很深,感觉自己身上担子有些重了,晚上睡觉都受影响。
所以我建议,严老和王老也要参与到各分管工作中来,不能把他们当救火队员用。就说雍平案吧如果我们一早就派得力的督察员过去,是断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所以说要救火往往意味着事情已经闹大了,事情大发了,再让高级督察员参与,一来仓促,二来他们肩上的担子也重,必然要影响工作效率,大家看呢”
杜勇和唐国辉的瞳孔猛然一收,张青云这是引狼入室高级督察员来分管任务了,谁才是分管领导那还要副主任干什么
杨欣也是大吃一惊,脸上虽然在笑,但也在摸索张青云的用意。当初省委派高级督察员,杨欣当时就是头痛的,认为这是不利于督察室团结的重要因素,一直没想到如何安排严峻和王伯周才合适,没想到张青云竟然提出了这个问题,一念及此,他便道:“怎么个分管法,你说说看”
张青云心里长吁了一口气,放下手中的钢笔道:“我们副主任现在是横向分管,我负责涉传媒、涉蓉城市、涉农村的督察任务,唐主任负责其他。
我认为严老和王老可以纵向分管,严老主导一科、二科的工作,王老主导三科和民情监督科的工作。这样既可以充实我们督察科的实力,又可以让我们年轻的督察员尽快的成长。毕竟有老督察员带着他们工作,这比他们独自摸索成长要快很多”
张青云侃侃而谈,说得有理有据,严峻和王伯周对望一眼,两人眼中都露出了一丝惊喜,心中已经笃定,这个事应该可以定了,因为即使是杨秘书也很难反驳张青云的这一提议。
听张青云讲完,杨欣沉吟不语,只是不住的喝茶,显然是在斟酌张青云这种提法的可能姓。他以前也想过这种安排方法,但是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一个具体的督察任务,谁才是真正的主导的问题。究竟是分管领导,还是高级督察员
按照道理应该是分管领导一锤定音,但是严峻和王伯周两人级别都是副厅,保不住他们会耍老资格,出幺蛾子,那样到最后就是一笔烂账。
张青云说完后就不做声,拿着笔低着头写写划划。今天会议的情形是他早就预料到的,机关就是这样,谁的头高一点,领导就会要压一压,因为团结压倒一切。
而刚才这个提议也是张青云深思熟虑过的。机关永远有两种人,一种是猫,一种是狗。猫是供领导把玩的,狗才是真正干事的人。
一切平安无事,猫的头就会抬得高点。一旦事情来了,有了风波,狗就要受到重用,很少有人能逃过这种规律。
现在就以督察室来说,经历了雍平这次督察任务,自己显然已经进入了狗的阵营,现在是顺风满帆,一旦风过了,事情是怎样就难说了。
而张青云提议让严峻和王伯周进游戏圈子,实际就是要让督察室多一些变数,现在涉农、涉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