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二章 四两五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阮芸的催促下,苏御没有等到申时三刻,便早早的前往今晚宴会举办的正殿。  

他带着阮芸交给他的靖安王府侍卫腰牌,一路畅通无阻。  

眼下的大殿中,茫茫多的丫鬟奴仆正在做最后的准备,摆放好每一方蒲团,擦干净每一张长几,为所有的灯盏添满灯油,将一挂挂巨大的长帏收拢起来。  

整个大殿,拢共有八根殿柱,苏御就占了一根。  

他的位置就在东侧角落里那根铜柱后面,视线不好不说,离得梁上的挂灯还有些远,光线昏暗,非常的不起眼。  

苏御进了大殿后,那些丫鬟奴仆还以为来了什么大人物,纷纷朝着苏御行礼,  

虽然他们看的出,少年穿着的是寻常的武士服,但对方的气质实在太过出彩,给人一种“此子绝对不凡”的感觉。  

实际上放在往常,这些丫鬟奴仆姿态绝不会如此卑微,毕竟宰相门前七品官,公主脚下黄衣奴。  

但今晚不同,来的客人都是五大王朝的勋贵,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事关长公主的颜面,所以绝不敢怠慢。  

不一会,一位面庞白皙的公公进来,拍了拍手掌,一应奴仆流水般退下,只余下一些姿容出众的侍女静立一侧,负责侍奉客人。  

这位公公扫了一眼孤零零坐在角落里的苏御,略一皱眉,也没多说什么,转身出去待客了。  

整个大殿中,除了侍女,就剩下苏御了,时不时便有好奇的小姐姐朝他这里看过来,报以浅浅的笑,苏御也毫不吝啬的一一回应。  

大概一刻钟后,只见原先那位面白无须的公公在前带路,领着两男两女进入大殿。  

这四人进来之后,目光在殿内四处打量,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神识在苏御身上扫过,确认对方只不过是一位平平无奇的六境炼气士之后,才在离苏御不远的地方坐了下来。  

殿内东西两侧,各有八排座位,这四人坐在倒数第二排,显然地位也不怎么样。  

当然,比坐在倒数第一排的苏御,要强上那么一点。  

四人坐下后,神情倨傲的同时瞥了一眼苏御,显然是在觉得,今夜的场合,怎么还能有六境炼气士能混进来?  

随着酉时逐渐临近,一拨一拨的客人开始进入大殿,不出意外的是,这些人的位置大多都比较靠后,而且进来之后都会以神识探查周围,神情非常警惕。  

看样子,他们和苏御都是一个性质。  

“有劳胡公公了。”  

随着门外传来的一声朗笑,一位锦衣中年在满脸笑容的胡公公带领下步入大殿,  

在他进来之后,苏御不远处那四人同时站起,朝着中年人躬身行礼。  

此人坐在了第一排,身份可想而知,  

他刚一坐下,立时便有两名曼妙侍女,乖巧的来至此人左右两侧,跪坐于地,今夜,她们只需服侍好这位大人即可。  

苏御是来看长公主的,不是来看这些人的,无聊之下,取出一坛子神仙娘,自斟自饮起来。  

角落里一名侍女见状,连忙走过来,小声道:  

“大人,现在还不宜饮酒,贵客未至,有失礼数。”  

苏御低声笑道:“谢谢小姐姐好心提醒,那我待会再喝。”  

侍女甜甜一笑,轻轻退下。  

既然酒也不能喝,苏御干脆取出十一页书,神情专注的翻阅着记载有今夜到场那五大王朝的风闻轶事。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  

当他合起书,抬起头来的时候,整个大殿已经坐满。  

当一声悦耳的钟鸣响起之后,酉时到了。  

一名身着深青色翟衣礼服,金泥缝,上锈凤尾孔雀,结宫髻的少女,在两名婢女的陪同下,由大殿一侧登上主位台阶。  

她一进来,所有人纷纷起身,朝着少女请安问好。  

“长公主万安。”  

苏御也装模作样的起身,  

“今夜是私宴,诸位远来是客,不必拘谨,请坐。”  

声音如涓涓细流,婉转动听。  

“谢长公主殿下。”  

苏御很遗憾,因为他坐在的位置,和长公主之间,正好隔着一根铜柱,完全看不到对方的真容。  

没办法,他只好将目光穿透铜柱,看向坐在大殿主位那扇多宝屏风前的少女。  

确实漂亮!  

清纯动人,眸如皎月,端庄典雅,秀色可餐。  

尤其是此女抿嘴的动作,当真是美不胜收。  

按照苏御、白李、何飞扬他们的划分标准,此女姿色,应该在四两五钱左右。  

这一套评判美女的标准,是何飞扬提出来的,最高者为七两二钱,超过四两便是绝色,  

天玑林那帮老色胚聚在一起的时候,经常会将自己曾经见过的美人罗列出来,一较高下,  

然后消息最广的甲子院那边会做出验证,输者喝酒。  

何飞扬和南岳正神卓秋输的最多,苏御次之,白李最强。  

苏御手里有两张硬牌,六两八钱的江清惠,六两四钱的卢东珠。  

白李则是靠着閟府洲观照宗列出的,独揽天下风华,高居正榜第一位的裴渔,通杀苏御三人。  

眼前这位大赵王朝长公主,姿色极为不俗,加之其雍容典雅的气质加持,算的上是非常少见的美人了。  

苏御觉得自己今晚没白来,以后和白李他们斗酒的时候,手里又多了一张四两五钱的好牌。  

这时候,一道心声传入苏御脑海,  

“苏兄究竟是何境界?可否告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