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六章 八品大宗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今天是除夕夜,一年之中,临辉殿人聚的最全的一次。  

无论你在外面有多么显赫的身份,在这里,与一个寻常老百姓没有任何区别。  

一洲山河,上的了台面的山水正神,一个个仙气飘飘,衣妆华贵,却宛如走街窜巷的小贩,挨家挨户的为孩子们派发新年利是,  

他们见了谁都是礼貌有加。  

没办法,山水神祇中早有流传,天玑林河里的一只癞蛤蟆,辈分都要比外面的高。  

这些山神水神们所送出的东西,放在外面,只怕都是人们争破头都想要抢夺的宝贝,但在天玑林,不过只是为了讨孩子们欢喜的小物件而已。  

坐镇云雾峰的卓秋,既是临辉殿巡狩使之一,也是整个太平洲的南岳正神,神位极高。  

山水神祇之中,地位最高者,便是一洲山河的五岳山君,辖境之内山川河流尽数归其制约掌管。  

接下来才是大江大河的水府正神,以及那些广泛分布的山神庙、龙王庙、火神庙、城隍庙、娘娘庙等等。  

卓秋原本是魔宫不动城中的一座雄峰孕育出来的山魁,真身比较狰狞,好在他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在修成人形之后,成了一名风度翩翩,儒雅英俊的中年儒生。  

其好色程度,与何飞扬不相上下,区别在于,一个是喜欢人,一个是喜欢精魅,一个是过过嘴瘾,一个是真下手。  

在临辉殿,其实分成了几拨志同道合的小山头。  

比如以苏御、白李、商秀秀、孙二娘夫妇为首的酗酒派。  

以苏御、何飞扬、卓秋为首的风流好色派,  

以剑崖李老头、背弯人杨元广、铸剑庄苏老大、陈家沟陈氏家主陈坚为首的烟鬼派。  

以师秀秀、聂无惧为首的少年派。  

以苍龙岭阿婆、明镜湖红姨、师秀秀为首的美食派。  

......  

卓秋这些年来掌管着包括大商王朝、大楚王朝、大赵王朝大部分国境内的山水正神,家底十分雄厚,在今晚,他特意拿出了一份准备许久的礼物。  

一挂悬空长河。  

碧蓝的河水仿若一条蓝色的丝带,在天玑林上空蜿蜒流过,各类水中灵物游走其中。  

孩童们兴奋的抬头仰视着,兴致高昂。  

就是这种新奇古怪的事物,往往才最能吸引到他们。  

河水湛蓝而清莹,肥硕的金色龙须鲤游拽其中,  

雪白晶莹的蚌壳打开着,里面是害羞的袖珍女童,  

身穿绿衣的河童,手里拿着一柄荷叶做伞,不时的朝着下面的孩子们做鬼脸。  

双脚直立行走的乌龟,跑的比兔子还快,嘴里还“嘟嘟嘟”的吹着海螺,  

卓秋这是把辖境内所有江河溪涧中,开了灵智的小精怪们都找来了,  

“年,是给孩子们过的。”  

这句话,是苏御说的,所以天玑林的新年,新意十足,充满童趣。  

此刻,在太平洲遥远的某处地方,即将上演一场只有在天玑林才能看到的大战。  

巅峰武道榜,副榜第七的马英龙,以及副榜第九的周海润,将在一座平顶峰上,一较高下。  

两人都是武夫,八品大宗师境,  

至于为何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会选择在今天大打出手。  

这都要归功于何飞扬,  

其实何飞扬所用的手段很简单,  

男人对什么最不能忍?  

绿帽子。  

何飞扬极善伪装,他扮做周海润的模样,勾搭人家马英龙的情妇,还故意让马英龙撞见。  

做为一个八境龙门境炼气士,何飞扬是干不过八品武夫的,于是被撞破的一瞬间,甩下一句狠话就开溜了:  

“本人周海润,除夕夜,一决胜负,谁嬴了,兰儿是谁的。”  

非常非常拙劣的手段,简直卑鄙无耻,  

但关键是,男人几乎都吃这一套,尤其是武夫。  

反过来,何飞扬又扮做马英龙,找到周海润,撂下一句:  

“贱种,除夕夜亥时,平顶山,老子打不死你。”  

于是,自尊心比较强的周海润就来赴约了。  

情敌见面,分外眼红的马英龙二话不说,直接开打。  

被人骂成贱种,还扬言要干死自己的周海润,也是憋了一肚子气,全力出手。  

一时间,拳罡阵阵,风云失色。  

这两人,放在天下任何一处地方,都是开山立派的绝对强者,就算放到魔教和岁山宫这样的庞然大物中,也是妥妥的顶层核心。  

结果现在,两人将合力为陈家沟的后辈们,上演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  

大赏园中最大的一幅山河大幕中,这两位八品大宗师拳拳到肉,打的风生水起。  

此时的何飞扬,已经酒醒了,正在大赏园某处角落,观看着这场大战。  

“等你们俩打完,自然会有人为你们解释误会。”  

“两位老哥可别怪我啊,要怪就怪你俩都是打拳的。”  

临辉殿的陈家沟,三千多人,不分男女老少,清一色走的是拳道武夫的路子。  

最后的这场助兴节目,其实就是给陈家沟准备的。  

原因是,过完年,陈家沟年轻一代的后辈中,将会有二十七人离开天玑林,出去闯荡江湖历练。  

这些孩子都是顶好的武夫苗子,但打小就没离开过天玑林,平常除了彼此间搭搭手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实战经验。  

何飞扬挑选马英龙和周海润两位八品大宗师境的拳道大佬问拳,就是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