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章 送你四句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声凄厉的惨叫响彻渡口,  

只见一名佩剑折断的修士,整个身躯仿若融化的蜡烛一般,身上皮肉骨髓飞速消融,不过眨眼功夫便化成了一摊血水。  

接着,第二个,第三个.......  

一连串惨叫过后,足足二十一人凄惨死去,化为血水。  

究竟怎么回事?人们不知道,但他们看的出,死掉的这些人,都是刚才冲在最前面的。  

映雪宗的人也懵了......金铃玉牌的威力如此之大?  

曲柔清一脸惊骇的站在原地,望着这一恐怖情景,死去的这些人,大多都是生面孔,但其中有些境界不算低,这样一个死法,确实有点骇人听闻了。  

魔宫不动城,十二正殿殿主的玉牌,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是一座比墨家更大更硬的靠山,仿佛遥不可及的天上宫阙。  

如果自己猜的不错,那位行事乖张的少年仙师,就算不是小魔皇本尊,也多半与其有着莫大的关系。  

可是话说回来?人家为什么要帮自己呢?渡口的这点收入,魔宫的人应该看不上吧?  

难道.......  

曲柔清侧头看向自己的宝贝徒弟,眼光柔和,目露赞赏,  

不错,宁儿现在发育的越发亭亭玉立了,那滚圆的臀儿,连自己都忍不住想要摸上一模,况且天赋又是极好,早前不知有多少仙家登门想要将宁儿许给门内的优秀弟子,都被她婉拒了。  

毕竟宁儿的破境速度实在太快,她不想耽误弟子的修行大道,婚嫁一事,根本不着急,就算百年之后也无妨。  

那位仙师......多半是看上宁儿了.......  

躲在远处的徐明,脸上一阵抽搐,身边的蓝、麻二人也是一脸茫然。  

小魔皇的大名,他们三个可是都听说过的,  

三人都曾在中土神洲的讲武堂待过,而半年前小魔皇在中土神洲的海外岛屿,一剑斩杀儒家大剑仙萧纶的事迹,直到如今仍在流传。  

那可是萧纶啊,十二境的大剑仙,正统出身,寒桥书院的下一任山主。  

“映雪宗怎么可能有小魔皇的雄镇牌?这不可能啊?”  

“不管她们怎么得来的牌子,但牌子确实是货真价实的,而且映雪宗绝对没胆子乱挂魔宫的雄镇牌,我只是奇怪,小魔皇的玉牌怎么会出现在广厦洲?怪不得我先前去找曲柔清谈判,对方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敢情是有这么大一座靠山。”  

“现在回想起来,幸好师兄在酒楼招惹了那位少年仙师,使得我们眼下没有轻举妄动。”  

听着身边二人的小声议论,徐明不耐烦的骂道:  

“你们俩是傻子吗?事到如今还看不出来?就你这脑子,亏你还是三军统帅。”  

蓝羿愤然道:“难道师兄看出什么了?那你倒是跟我们说说呀?”  

徐明冷哼一声:“那小子.......哦不对,那一位,多半就是小魔皇了,雄镇牌是魔皇亲赐,不是殿主本尊的话,怎敢随意赠予他人?现在回想起来,能与小魔皇一战,不算丢人。”  

说完,他脸上露出了释怀的笑容,崩碎的自尊心正逐步恢复圆满。  

蓝、麻两人对视一眼,心里腹诽,真敢往自己脸上贴金啊?你这也叫跟人家对战?  

“当关将徐明,惜败小魔皇,传回中土,也算是一段佳话了.......”徐明容光焕发,嘴角勾起。  

蓝羿脸都黑了.......我真替你害臊。  

春寒馆内,墨小叶、墨衣赊刀人,以及青篱宗宗主赵无忌一干人,已然消失的无影无踪,他们在听到镇雄牌来历的第一时间,就已经跑路了。  

.......  

临近中午,渡口的骚乱渐渐平静下来,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来此乘坐渡船远游者,自身本来就都是有私事要处理的,热闹看过就罢,只要对映雪宗没有敌意,进出六角楼完全无碍。  

无论是谁,无论他们出身如何,如今在面对映雪宗时,天然多了一分敬畏之意。  

背靠大树好乘凉。  

人们心里清楚,不出意外的话,映雪宗得魔宫庇佑,不出百年,必定会成为广厦洲一流的山上宗门。  

六角楼这边,曲柔清自知少年仙师不一定会见她,于是嘱咐姜沛宁,让帮着转告仙师,映雪宗上下感激不尽。  

姜沛宁走后,映雪宗一干首脑返回六角楼开始议事。  

钟楼上,邋遢老头闭目靠墙,嘴里呼着白气,一脸醉醺醺的。  

突然间,只见他探手一抓,一大包用黄油纸包裹着的物件被他抓在手中,  

肉香弥漫,打开一看,是一大段烤肋骨肉。  

“嘿嘿,好香啊,这是老肥烤的地牛肋骨吧?啧啧,映雪宗的小丫头倒是挺识货,上来吧......”  

老头将烤肉放在地上,双手齐下,撕下一块香嫩多汁的肉来,塞进嘴里嚼着,  

姜沛宁跃上钟楼,在老头对面蹲下,脸上不见任何表情,看上去似乎有些呆滞。  

“吃人的嘴软,无端端送我烤肉,丫头有什么问题只管问吧。”  

姜沛宁双手抱膝,淡淡道:  

“前辈,我想知道一些关于小魔皇嬴兖的事情。”  

老头吃的满嘴流油,挑眉看向少女,笑道:  

“姑娘,雄镇牌是你拿回来的,这些问题,你应该去问给你牌子的人才对啊?”  

洪天烈看热闹的时候,偷听了映雪宗众人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