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武侠7(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宋青画怀中揣着装黑玉断续膏的盒子,看了一眼身边的兄长。  

事情之所以能这么顺利,全靠他这个哥哥。  

这是一抬手就灭了整个金刚门的狠人。  

想到那些仿佛睡着了一样露出安详表情的死人,宋青画打了个冷颤。  

这手段…  

防不胜防啊!  

幸亏这是自己的哥哥,不是敌人。  

“怎么了?”柳柊歪头问自家蠢弟弟。  

“没什么。”宋青画猛力摇头。  

这是自家哥哥,不会伤害自己的。  

说服了自己,宋青画换回了原本的心态。  

他开口问道:“哥,我们要回武当山了吗?”  

柳柊:“不回,武功秘籍还没有找到。我们还没有学会高深的武功,不回去。”  

“那黑玉断续膏要怎么送回武当?三叔还等着黑玉断续膏呢。”  

柳柊:“找一家信誉好的镖局,让他们将黑玉断续膏送回武当。反正我们现在不差钱。”  

他们从金刚门可是顺走了不少金银。  

宋青画连连点头,这是个好办法。  

反正他们不说,镖局的人都不知道他们送的是什么东西,只以为是寻常的书信货物。  

两个人第二天一早便离开了金刚门所在的城市,没有看到那个城市的普通人们兴高采烈放鞭炮庆祝的一幕。  

每个人都在为金刚门的覆灭而开心。  

两人到了下一城市,找到了一家信誉很好的镖局。  

两人将黑玉断续膏和书信交给镖局的人,让他们送到武当人。  

装黑玉断续膏的盒子轻飘飘的,让人以为里面装的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  

于是,黑玉断续膏顺利地松回了武当山。  

武当众人知道是柳柊和宋青画的来信后,非常重视,全都聚在一起,看宋远桥打开包裹。  

包裹一打开,先是一封信出现在众人眼前。  

宋远桥抽出信纸,看到上面的内容,眼睛霍地睁大。  

“大哥,怎么可?是不是青书和青画出事了?”张松溪急忙问道。  

“不是,他们没事。是三弟,三弟有救了。”宋远桥颤声道。  

“什么?”其他人惊呼出声。  

宋远桥将信纸递给张松溪,张松溪看过之后递给俞莲舟…  

众人看信后的表现跟宋远桥一样。  

“原来是金刚门吗?”张松溪道,“倒是我们冤枉了少林寺。”  

“金刚门已经投靠了朝廷。”俞莲舟道,“这件事情必须得跟少林寺的人说一声。”  

宋远桥点头:“我这就书写一封信,让弟子送到少林寺。”  

张松溪道:“我去找师傅。”  

俞莲舟:“我去抓两只野兔,试试黑玉断续膏的功效。”  

三个人立刻分开行动。  

张三丰虽然大部分精力在张无忌身上,但对于弟子还是十分关心的。  

听到柳柊和宋青画让人送回了黑玉断续膏,张三丰又高兴又叹息。  

“这是两个好孩子。”  

张松溪和俞莲舟点头附和。  

张三丰又道:“让梨亭和声谷回来吧。两个孩子很有主见,不需要找他们回来。他们想回来的时候自然会回来。”  

宋远桥应下。  

黑玉断续膏的效果惊人,两只野兔的断腿恢复如初。  

武当众人惊喜无比,开始给俞岱岩治疗断腿。  

俞岱岩绝望的心情被希望取代,他想起两个少年离开前来见自己的那一面,嘴角勾起微笑。  

这是两个聪明透彻的好孩子!  

三个月后,俞岱岩能够拄着拐杖下地走路了。  

半年后,俞岱岩开始缓慢地练习武功。  

一年后,俞岱岩的武功恢复了三成。  

五年后,俞岱岩的武功全部恢复,内力还是一众师兄弟中最高的。  

他躺在床上的那些日子什么都不能做,只能修炼内力打发时间。  

因此,内力成为武当二代之中最高的一个。  

柳柊和宋青画依旧没有回武当,期间只给武当又送来一封信,说他们找到某个门派的遗址,在那里找到了绝世武功秘籍,要在哪里修炼,等学成之后再回武当。  

对此,宋远桥又发了一顿脾气。  

但两人没有留下遗址所在的地址,宋远桥也不知道去哪里将两人逮回来,只能无能狂怒。  

师弟们安慰宋远桥,两个孩子平安就好,他们有分寸。  

有分寸才怪。  

他们可是武当第三代,以后要继承武当派的,竟然转投他派,宋远桥如何不生气。  

张三丰笑眯眯:“没关系,咱们武当包容兼济。他们就算学了别派的武功,也是武当派的人。”  

莫声谷笑道:“还有无忌呢。”  

听到张无忌的名字,众人的笑容一收。  

张松溪道:“胡青牛大夫的医术高明无比,一定能够治好无忌的。”  

其他人都点头,给自己信心。  

再说柳柊和宋青画这边。  

两个人将黑玉断续膏委托给镖局后,便一路朝着天山而来,目标明确。  

柳柊糊弄宋青画,一些隐世门派喜欢将门派基地建立在名山的深处。  

就比如曾经显赫一时的重阳宫,他们的遗址就在终南山。  

“我估计,像天山、昆仑山这些大山之中便有隐世门派的遗址。只不过昆仑山那里有昆仑派,还有明教的势力,就算有遗址,也被发现了。倒是天山,似乎没有什么势力。说不得有隐世门派在其中。”  

宋青画被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