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解散的信号(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算得了什么?]  

[卧槽,狠狠心动了!为什么总觉得我们年轻人怕累?  

其实我们不怕累,我们怕的是没有机会,没有上升的希望,所以才会摆烂,但如果有机会,我们绝对会狠狠抓住的!]  

[我家村子就有一个卖伞的,他的伞都是手工编织的竹伞,样式古典优雅,比电视剧拍的那种古伞好看多了!  

但只有他一个人在做,子女都不肯学,嫌又累钱又低,他自己往外卖,一把伞才一百块,跟付出的劳动力相比,是没钱赚哇…]  

留言说村子卖伞那个人叫董俊民,听到各位水友支招,还真的起了拜师学艺的心思。  

他还是个大学生,过年放假提前回了老家。  

或许,真的有门路去试试?  

董俊民立刻把想法告诉给了父母,但父母第一想法是不看好。  

父亲的想法是:“如果真有这么好,那庄老头的子女不会帮忙拉一把吗,他们都是年轻人。”  

母亲的想法是:“一把伞卖一百块我都嫌贵了,村里人都是图个好看买回来的,有的人是觉得庄老头可怜,所以补贴他一下,现在村里大家都是水泥房,就他还是个土房呢!”  

董俊民说:“他儿子女儿都三十岁了,想法肯定没有年轻人灵活,他们搞不来直播拍不了视频,但我可以啊!  

爸妈,我真觉得庄伯伯的手艺很好,我就拜师学艺,顺便搞搞直播,拍拍视频。  

反正现在我还在读书,放假闲着也是闲着,就让我折腾一下呗!”  

董俊民的父母一听,又觉得行。  

董俊民学的是什么信息传播学,要学会用各种媒介传播消息,就像是搞新闻那样。  

父亲说:“我跟老庄说一声,你就当做是练练手。”  

董俊民心里一喜,连《悠闲慢生活》都不看了,开始上网搜索如何做个视频主。  

他是真心想要弘扬出这门手艺的,哪怕什么都没改变,但只要在网络上留下一点痕迹,也很好啊!  

另一边,锦梨跟季青莲在学剪纸。  

剪纸需要耐心,很多步骤都已经提前在纸面上描摹出来了,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也别小瞧现代人的偷懒程度。  

锦梨选择剪纸,是因为她发现在这个项目里,她能很快进入“事倍功半”的状态。  

她对春联和做泥塑娃娃都没什么兴趣,既然如此,就选进入状态更容易的。  

要说剪纸有什么好处,可能除了一个制成品美观之外,大家就想不出来了。  

但要说剪纸有什么坏处,可就有的说了。  

比如长时间低头,长时间坐在一处地方,长时间维持一个动作…  

剪纸做得多了,肩膀也会酸痛。  

季青莲大概剪了一个小时,就不得不站起来活动一下。  

在剪纸过程中,她很专心,并没有去看锦梨。  

原本她以为,自己的效率足够快了。  

直到她看见旁边的锦梨已经开始剪第二个图案,而自己第一个图案才只剪了一半时…  

季青莲一阵沉默,不得不思考一件事:原来这剪纸不仅是个技术活,还是个天赋活吗?  

她犹豫了下,问道:“锦梨,你不休息一下吗?”  

锦梨漫不经心地回应:“还好,不累啊!”  

事倍功半,发动!  

谁,也不能阻止她认真干活!  

季青莲无言以对,左思右想,不敢休息太久,重新坐了下去继续剪。  

直播间的网友都哈哈大笑,发送弹幕。  

[这才哪到哪儿啊,你们真的要去看看锦梨的学习直播,她能做完一张试卷,又接着做另外一张试卷,四个小时不间断,中间只是上个厕所!]  

大家都体验了一天,晚上聚在一起聊天。  

每个人都发表了今天的感想,顺便说了下对方的糗事,然后又讨论逐渐到来的年末颁奖典礼。  

季青莲说道:“去年我颗粒无收,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就不参加任何颁奖典礼了。”  

奚梦泽说:“我也没有成绩,不想参加,但经纪人说我能以嘉宾的身份参加,让我去,我想着去玩玩也好,就去了。”  

锦梨:“我刚好有一个提名,只参加那个典礼。”  

三月天的其他人也说道:“是啊,青莲姐,你可以作为嘉宾的身份去啊!”  

季青莲摇头,“但我觉得去了没意思,只能当个花瓶,要么就是给新人颁奖。  

说老实话,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有很多东西不会,取得的成就也不够伟大,无法给新人颁奖,我自己都还是个新人。”  

严星栋不由道:“青莲姐,你太谦虚了。”  

季青莲真挚诚恳地说:“没有,我真是这么想的,时代发展变化太快,我天天忙于跑通告,也没有网上冲浪,面对许多记者的提问,我都不知道他们在问什么。  

都说娱乐圈是网络的弄潮儿,我自己都是个老古板,哪里担得起这个称号,有很多东西都需要学习。”  

[在娱乐圈最顶层的那批明星,都是不停在学习的,别以为光靠脸蛋就能红,三月天都得天天练舞呢,一天都不敢停下来]  

季青莲说的这番话,也对三月天很有启发。  

大家年龄想差都没大过十岁,同样都是人气旺的明星,可季青莲比他们想的更远。  

严星栋也趁此在节目里透露:“有时候我也会感到茫然,每天连轴转的通告是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可能很多人会说我不知足,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