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广告三连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顿顿不落地进入直播间。  

手机屏幕无声地放在一旁,感觉累了困了,就来瞄几眼。  

上次看锦梨的直播,他获得了去调查棕色脂肪的灵感。  

而这次,光能对棕色脂肪的影响报告已经出来了。  

研究发现,光能的确能显著压抑棕色脂肪组织的温度,进一步通过阻断交感神经对棕色脂肪组织的投射、以及利用热中性环境温度,压抑棕色脂肪组织活性的手段。  

这个研究,确定了光降低血糖耐受性,是通过压抑脂肪组织消耗血糖的产热所导致的。  

这个实验结论,对“光感知调控血糖代谢”这一课题,有很重大的推进作用!  

这意味着,他们已经找对了方向,不必再进行神经环路敲除实验,只需要重点把方向放在棕色脂肪上。  

通过用不同的光照射,摸索出一些条件。  

只是到了这一步,薛昊就已经能判断出这个课题的重要性了。  

在生活当中,人们要多多重视人造光源对人体带来的危害性。  

夜间长期暴露于人造光下,或许会增加血糖紊乱及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薛昊深呼吸了几口气,在心底里暗暗跟自己说不要着急。  

快了!  

已经很接近了!  

他想到了一件有趣的事,忽然咧嘴一笑。  

嘿嘿,下次老邹来找他,他也可以好好跟他说说这个研究了,而不是任由老邹在那口若悬河。  

同一时刻。  

芳菲给锦梨拍摄出的时尚大片,终于出来了!  

公布的先是硬照。  

硬照中,锦梨作为模特,脸部棱角非常柔和,这是为了配合突出芳菲的旗袍。  

她给芳菲拍了二十套旗袍,十套非旗袍的服装,都在同一天挂在了各大门店上!  

国际门店也做到了同步上新宣传硬照。  

又是过了一天。  

锦梨拍摄的芳菲广告登录各大线上线下,芳菲直接斥巨资做了五千万的线上宣传,一千五百万的线下宣传!  

网友抱着兴奋期待的心情,点进去观看广告。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这是一个讲述绣娘传承的广告。  

小小的女孩坐在母亲旁边,看着母亲一针一线地缝衣服,母亲教她念口诀。  

逐渐的,女孩渐渐长大了,她仍然是穿着旗袍,但周围的人穿的衣服款式却越来越多。  

她家里世代传承下来的绣坊,也被迫关门倒闭。  

这个时候出境,就是锦梨,扮演的是一个15岁的小姑娘,面容稚嫩,让人一看就觉得是15岁的锦梨。  

她搀扶着母亲走出绣坊,深深地看了眼被转卖的门店。  

时间一晃而过,锦梨长大成人,成为了社会精英,可当她看见一个人穿旗袍走过时。  

她忽然驻足了。  

内心深处仿佛有某种东西在发芽。  

锦梨辞掉了工作,穿上了旗袍,租了间小小的绣坊,从不到10平米的店铺,埋头缝线。  

场景在这时不断变化。  

变成了20平米、50平米、100平米…  

工作地越来越大,周围的景象也不断改变,锦梨手中的绣服,色彩与款式也不停在变,但唯有锦梨一直坐在那儿。  

不分昼夜寒暑,她永远在埋头做衣服。  

——总有那么一种东西,值得你一生去追寻。  

广告的最后,出现的是芳菲历代对旗袍的改动与设计。  

出现的每一件旗袍,都是芳菲的得意之作,而最后一件衣服,则是一件半成品。  

代表着芳菲仍在奋斗,不断往旗袍路上精进的原因。  

“匠人精神”,就是人们看见芳菲这条广告后的第一印象。  

通过这条广告,网友这才意识到,芳菲从诞生到现在,已经陪伴居然有100年了!  

芳菲的底蕴,是所有华国奢侈品牌最老的。  

十月份这一个月。  

已经毋庸置疑成为锦梨的广告月。  

三条广告出现,一条比一条的宣传力度大,经过层层造势,在芳菲广告出现后,来到了巅峰。  

还难能可贵地形成了连锁反应!  

人们一看见锦梨的照片,就会说:“咦,这不就是锦梨吗,她是某某某品牌的代言人,也是某某代言人,又是某某某代言人。”  

哆咪彩妆在这一波造势中,完全站在了风口上,飞了起来。  

它们线下的高端礼盒,再次卖爆了,比自己投放广告宣传的效果还要好!  

南总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终于没在犹豫,答应了隋玲芳的分红要求,让锦梨能获得一部分高端礼盒的分成。  

当然,拥有锦梨签名照与海报的高端礼盒,也会比寻常礼盒贵上20块。  

从构思到制造再到售卖,这多出来的20块是完全能覆盖成本的,同时也能让哆咪的高层看看,锦梨的影响力到底如何。  

究竟是浮于表面上的数据。  

还是货真价实的扛鼎王者。  

轻兰是第二受益人,主要受益的是国际市场。  

轻兰的国际门店没有芳菲开设的多。  

但得益于芳菲对锦梨这位代言人投入大量宣传,在国际上的也有,让一些人知道了锦梨还另外代言轻兰,前来门店购物。  

至于芳菲。  

她们的广告推出去之后,反而不看物品销量,更看中高级客户的民意度。  

经过种种调查,高级客户对锦梨的代言并不反感,还觉得挺适合的。  

“上次在秀场时,我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