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与子偕行 (大结局)(3/4)
的事。
成丽华考虑许久,觉得顾远东还是不能留,打算让他跟李云素成亲。羞辱齐意欣之后,就派人做掉顾远东。
可是还没等成丽华对李绍林开口,李绍林已经铁青着脸,拿着一份《新闻报》走进来,劈头甩在成丽华脸上,道:“你这一阵子到底有什么瞒着我的?——你看看,顾远东什么时候回的江东?!你这是放虎归山啊!”
成丽华大吃一惊,忙拿起报纸一目十行的看起来,一边看,一边嚷道:“不可能!——他不可能离开京城!”
“什么不可能?!”李绍林大怒,“你别告诉我,是你把顾远东藏起来了!”
这话虽不中,也不远矣。
成丽华匆匆看完报纸,脸色和李绍林一样铁青,咬牙切齿地道:“不等了。我马上把成家军主力派出去,重点进攻江东!”
可是已经晚了。
顾远东一回到江东,就公开露面,发表“护国讨李成”宣言,正式向京城的伪帝伪后宣战,同时和齐意欣一起,亲自带着顾家军,越过江东和京城接壤的地带,往京城出发。
海上顾家军的舰队,也在和外洋军舰交战中。
《新闻报》上披露了成丽华和李绍林勾结外敌,打击新朝国民的事实,将外洋军舰的照片大幅登载,就如同火上加油一样,更加触动新朝人敏感的神经。
顾远东的“护国讨李成”宣言,得到了江南督军夏扶民的响应。他们两人达成协议,一起出兵,一个从东往西,一个从南向北,往京城逼近。
顾家军和夏家军是新朝的三大正规军之一。他们一出兵,形势对成家军来说,就急转直下。
先前还苦苦胶着的义军立刻受到鼓舞,纷纷就近加入顾家军或者成家军。
同时安郡王也在各地继续演讲宣传动员,号召大家一起团结起来,争取最后的胜利!
力图要将所有能动员的人都动员起来,能团结的人,也都团结起来。
只有众志成城,才能创造奇迹!
顾远东和齐意欣一起带着顾家军四个军团,势如破竹,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就打入京城近郊,和夏扶民的夏家军胜利会师。
两大军事力量囤兵在京城近郊,就让京城里面人心惶惶。
这一次的围城,唤醒了大家早已遗忘的记忆。
十年前。京城也被围攻过,而且是被夷人围攻。后来城破,外族入城,烧杀抢掠。致使生灵涂炭。
不过那一次,当时的大齐皇族范氏,打开了南面的城门。让京城的普通民众逃难出去。
可是这一次,京城的洪宪皇帝和皇后,却紧闭四面城门,又派重兵把守在城门四周,不许任何人出城。
顾远东和夏扶民带着军队,天天在京城的四个城门处喊话,鼓励城里的民众行动起来。里应外合,一起推翻城里的伪帝伪后,还京城一个清静和公道!
成丽华和李绍林当然不许人反抗他们,在城内的杀戮也更加血腥和残暴,企图用暴力让民众屈服。
他们的举动。无疑是更大程度的火上浇油。
到了顾、夏围城的第442章被成丽华和李绍林解散的政府和国会人员重新上岗。
新朝的中央政府很快重新组建起来。
上官辉依然是政务总长,齐意正也重新做回财务总长。夏扶民见京城的治安已定,就提前告辞,带着夏家军回江南,继续做自己的江南督军。
顾远东被任命为陆军总长,总管天下兵马。
安郡王则被隆重地迎回了京城。
国会议员和许多大齐朝的遗老遗少都站了出来,恭请安郡王登基,为大齐真正的皇帝。
安郡王站在国会大厦的讲台之上,看着台下或激动,或惶恐的面容,感慨万千,对着所有的国会议员,还有政府高官首脑,诚恳地道:“皇朝政治的时代已经结束。如今是共和时期,新朝从此再无皇帝。我不做皇帝,以后也没有任何人一个人能做皇帝。——这片土地,属于千千万万生于兹,长于兹的普通百姓,属于每个为这片土地流血流汗,付出努力的普通人!”
安郡王的讲话既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又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
台下静谧片刻,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共和万岁!老百姓万岁!”
欢呼声中,突然爆发出一声枪响,往台上射去。安郡王在台上愣了愣,便用手捂着左胸,缓缓倒下。
齐意欣和顾远东一左一右,站在安郡王斜后方。当听见枪响的时候。她和顾远东同时举枪,往台下的某个方向开枪打过去。
他们俩如此愤怒,一直不停扣动扳机,直到他们手枪里的子弹全部打光为止。
台下的人乱成一团。
被顾远东和齐意欣一起开枪打死的。是一个穿着黑色礼服,头戴帽子的年轻人,躺在血泊之中。不断抽搐。
他旁边的国会议长面如土色,全身发软,瘫倒在地上。
“赶紧送安郡王去顾家!——宋大夫在那里候着,要让宋大夫赶紧手术!”齐意欣顾不上凶手这边,对顾远东使一个眼色,自己亲自带着人将安郡王送回顾家,找宋大夫救治。
顾远东走下讲台。来到台下那个凶手旁边,单膝着地,伸手将那人头上的礼帽揭开。——原来是个女人,正是成丽华。
“这是怎么回事?!——不是今天进来的人都要搜身的?这个人是怎么能带枪进来的?谁搜的她的身?谁把她带进来的?!”顾远东怒吼道。
上官辉走过来瞧了瞧,冷静地道:“这是国会议长带来的人。说是他的子侄辈。”
国会议长瘫坐在地上,不断哆嗦,脸上涕泪交加,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带
成丽华考虑许久,觉得顾远东还是不能留,打算让他跟李云素成亲。羞辱齐意欣之后,就派人做掉顾远东。
可是还没等成丽华对李绍林开口,李绍林已经铁青着脸,拿着一份《新闻报》走进来,劈头甩在成丽华脸上,道:“你这一阵子到底有什么瞒着我的?——你看看,顾远东什么时候回的江东?!你这是放虎归山啊!”
成丽华大吃一惊,忙拿起报纸一目十行的看起来,一边看,一边嚷道:“不可能!——他不可能离开京城!”
“什么不可能?!”李绍林大怒,“你别告诉我,是你把顾远东藏起来了!”
这话虽不中,也不远矣。
成丽华匆匆看完报纸,脸色和李绍林一样铁青,咬牙切齿地道:“不等了。我马上把成家军主力派出去,重点进攻江东!”
可是已经晚了。
顾远东一回到江东,就公开露面,发表“护国讨李成”宣言,正式向京城的伪帝伪后宣战,同时和齐意欣一起,亲自带着顾家军,越过江东和京城接壤的地带,往京城出发。
海上顾家军的舰队,也在和外洋军舰交战中。
《新闻报》上披露了成丽华和李绍林勾结外敌,打击新朝国民的事实,将外洋军舰的照片大幅登载,就如同火上加油一样,更加触动新朝人敏感的神经。
顾远东的“护国讨李成”宣言,得到了江南督军夏扶民的响应。他们两人达成协议,一起出兵,一个从东往西,一个从南向北,往京城逼近。
顾家军和夏家军是新朝的三大正规军之一。他们一出兵,形势对成家军来说,就急转直下。
先前还苦苦胶着的义军立刻受到鼓舞,纷纷就近加入顾家军或者成家军。
同时安郡王也在各地继续演讲宣传动员,号召大家一起团结起来,争取最后的胜利!
力图要将所有能动员的人都动员起来,能团结的人,也都团结起来。
只有众志成城,才能创造奇迹!
顾远东和齐意欣一起带着顾家军四个军团,势如破竹,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就打入京城近郊,和夏扶民的夏家军胜利会师。
两大军事力量囤兵在京城近郊,就让京城里面人心惶惶。
这一次的围城,唤醒了大家早已遗忘的记忆。
十年前。京城也被围攻过,而且是被夷人围攻。后来城破,外族入城,烧杀抢掠。致使生灵涂炭。
不过那一次,当时的大齐皇族范氏,打开了南面的城门。让京城的普通民众逃难出去。
可是这一次,京城的洪宪皇帝和皇后,却紧闭四面城门,又派重兵把守在城门四周,不许任何人出城。
顾远东和夏扶民带着军队,天天在京城的四个城门处喊话,鼓励城里的民众行动起来。里应外合,一起推翻城里的伪帝伪后,还京城一个清静和公道!
成丽华和李绍林当然不许人反抗他们,在城内的杀戮也更加血腥和残暴,企图用暴力让民众屈服。
他们的举动。无疑是更大程度的火上浇油。
到了顾、夏围城的第442章被成丽华和李绍林解散的政府和国会人员重新上岗。
新朝的中央政府很快重新组建起来。
上官辉依然是政务总长,齐意正也重新做回财务总长。夏扶民见京城的治安已定,就提前告辞,带着夏家军回江南,继续做自己的江南督军。
顾远东被任命为陆军总长,总管天下兵马。
安郡王则被隆重地迎回了京城。
国会议员和许多大齐朝的遗老遗少都站了出来,恭请安郡王登基,为大齐真正的皇帝。
安郡王站在国会大厦的讲台之上,看着台下或激动,或惶恐的面容,感慨万千,对着所有的国会议员,还有政府高官首脑,诚恳地道:“皇朝政治的时代已经结束。如今是共和时期,新朝从此再无皇帝。我不做皇帝,以后也没有任何人一个人能做皇帝。——这片土地,属于千千万万生于兹,长于兹的普通百姓,属于每个为这片土地流血流汗,付出努力的普通人!”
安郡王的讲话既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又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
台下静谧片刻,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共和万岁!老百姓万岁!”
欢呼声中,突然爆发出一声枪响,往台上射去。安郡王在台上愣了愣,便用手捂着左胸,缓缓倒下。
齐意欣和顾远东一左一右,站在安郡王斜后方。当听见枪响的时候。她和顾远东同时举枪,往台下的某个方向开枪打过去。
他们俩如此愤怒,一直不停扣动扳机,直到他们手枪里的子弹全部打光为止。
台下的人乱成一团。
被顾远东和齐意欣一起开枪打死的。是一个穿着黑色礼服,头戴帽子的年轻人,躺在血泊之中。不断抽搐。
他旁边的国会议长面如土色,全身发软,瘫倒在地上。
“赶紧送安郡王去顾家!——宋大夫在那里候着,要让宋大夫赶紧手术!”齐意欣顾不上凶手这边,对顾远东使一个眼色,自己亲自带着人将安郡王送回顾家,找宋大夫救治。
顾远东走下讲台。来到台下那个凶手旁边,单膝着地,伸手将那人头上的礼帽揭开。——原来是个女人,正是成丽华。
“这是怎么回事?!——不是今天进来的人都要搜身的?这个人是怎么能带枪进来的?谁搜的她的身?谁把她带进来的?!”顾远东怒吼道。
上官辉走过来瞧了瞧,冷静地道:“这是国会议长带来的人。说是他的子侄辈。”
国会议长瘫坐在地上,不断哆嗦,脸上涕泪交加,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