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诱饵(2/3)
么作用。我想,就算那些美军狙击手有耐心在高地上潜伏着继续等着我们,但范弗里特却不会有那个耐心。
范弗里特不是一名狙击手,现在的他只能算得上是一名输急的赌徒。输急的赌徒,通常会输得越厉害就越是痛下血本,结果就会输得越惨
于是我就带着胡祖弟的冷战部队在敌人发起进攻前就偷偷的进入了阵地潜伏。当然,在敌机的轰炸下人数显然不宜过多,所以这次只出动一个班,包括我在内只有十四人。要在反斜面上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我们只需让观察哨确定下山顶阵地有没有美军侦察兵在偷偷地观察着我们就可以了。
经过慎重的考虑,我选择了距离山顶阵地有大约四百米的位置潜伏。不仅仅是因为这个距离是战士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更因为美军的战斗机不会注意到这个地方,他们总是把炸弹和机枪子弹倾泻到胡彪所带领的那些战士们身上。
所以,我们的另一个痛苦,就是必须眼睁睁地看着前方的战士在敌人飞机的轰炸和扫‘射’下牺牲受伤,而不能有丝毫的动作。甚至是敌人一队队的冲上了山顶阵地,在前沿架起了机枪朝我军疯狂的扫‘射’并把手雷一个个往下投掷,我们也必段装作没看见
我们本可以把他们一个个‘射’杀的,但我们却不能这么做。因为我们等的不是他们,我们的目标也不是他们
于是,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交’战双方在眼前打得如火如荼、难分难解。
从地势和装备上来说,志愿军是处在下风的。毕竟敌人居高临下,而且拥有许多先进的现代化装备。但现在的地势与山顶阵地上被敌人上下两面夹攻的情形比起来,又好得太多了。再加上战士们的反斜面战术又趋向成熟,与防守棱线的战士远近配合、进退有据,也和美军打得难分难解。
可恨的是那些像苍蝇一样在我们头顶上盘旋的敌机,它们总是在发现我军的机枪火力点或是密集人群之后,就一阵呼啸着俯冲下来,要么就是打出几窜长龙似的子弹,要么就是投下几颗炸弹
很明显,敌人拥有的这种制空权不只是会给我军带来伤亡,更会给战士们造成一种强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它给战士们的感觉,就是只要打机枪、打迫击炮,敌人飞机的子弹或是炮弹很快就会落下来了。
几名机枪手从战场中脱离了出来,架起了机枪就朝头顶上呼啸的飞机扫‘射’出一排排子弹。就像电影里拍的那样,副‘射’手肩膀上架着机枪脚架高高地站着,‘射’手在背后瞄准‘射’击……这样做或许会对敌机构成一定的威胁,毕竟野马和海盗式战斗机飞行的速度还不算很快。但无奈的是,这样做无疑会把自己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之下,山顶阵地上的敌人很快就组织起了火力朝这些战士们‘射’击。不一会儿,这些英勇的战士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我们还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相对于胡祖弟他们来说,我所承受的痛苦和压力更多一些,因为眼前的这些战士都是我的部下,都是我538团的‘精’锐,每一名战士的牺牲都像是在我身上割下了一块‘肉’……
很显然,天空中那些对我军阵地几乎是不间断的轰炸、扫‘射’的战斗机,就是范弗里特这个赌徒为这场战斗下的血本。
以往战斗中不是没有出现过战斗力空地配合,但从没有这么多,也没有这么持久。文登里的位置处于朝鲜半岛的中部,战斗机要从航母上飞到这里要有一段时间。在油量有限的情况下,它们之所以可以保持持续的轰炸,是因为范弗里特把飞机分成几个批次轮番使用,就像是用战斗机打车轮战似的。
不过好在志愿军战士们在这种完全没有制空权的情形打仗也打惯了,所以并没有被敌人这种阵势给吓倒。
事实上,志愿军的战术从入朝尹始就一直朝避免美军先进的现代化装备发展,就像上甘岭战役中所使用的“添油战术”,还有尽量与敌人绞在一块的“绞杀战术”,都是在美军的飞机大炮下发展起来的。
现在538团防御的方式也不例外,同样是上甘岭上的“添油战术”,也就是反斜面阵地上的兵力并不多,而是牺牲一个就从坑道中补充一个。这样做虽说对战场上的战士有些惨忍,但却可以有效的避免敌人飞机、大炮对我军部队的大面积杀伤。
再加上538团的战士是全军的‘精’锐,所以不但没有后退半步反而越战越勇。一名战士倒下了,很快就有另一名战士从坑道里补充上来,我几乎就没有看到有哪个战士因为受伤而退回坑道的,他们即使是被炸弹炸断了‘腿’、被子弹打中了‘胸’膛、被弹片伤着了眼睛,或是被燃烧弹点燃了棉袄,还是不停地朝山顶阵地上的敌人‘射’击,直至战斗到最后一刻。敌人始终被阻拦在山顶阵地上无法前进一步
直到……一批端着步枪的美国大兵进入了阵地
终于等到他们了
他们身上的军装和其它美国大兵一样,而且脸上也没有涂油彩,乍一看上去他们就跟普通的美国大兵没有什么区别。但我就是能把他们认出来,不只是因为他们手中的步枪。事实在,在四百多米的距离上,即使我在瞄准镜中也无法分辩出他们手里拿的是M1C还是普通的M1步枪。
那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我只从他们的动作上就可以看出他们不是普通的大兵。所谓“貌由心生”,说的就是一个人平常保持着怎样的心态,时日一久,就会反
范弗里特不是一名狙击手,现在的他只能算得上是一名输急的赌徒。输急的赌徒,通常会输得越厉害就越是痛下血本,结果就会输得越惨
于是我就带着胡祖弟的冷战部队在敌人发起进攻前就偷偷的进入了阵地潜伏。当然,在敌机的轰炸下人数显然不宜过多,所以这次只出动一个班,包括我在内只有十四人。要在反斜面上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我们只需让观察哨确定下山顶阵地有没有美军侦察兵在偷偷地观察着我们就可以了。
经过慎重的考虑,我选择了距离山顶阵地有大约四百米的位置潜伏。不仅仅是因为这个距离是战士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更因为美军的战斗机不会注意到这个地方,他们总是把炸弹和机枪子弹倾泻到胡彪所带领的那些战士们身上。
所以,我们的另一个痛苦,就是必须眼睁睁地看着前方的战士在敌人飞机的轰炸和扫‘射’下牺牲受伤,而不能有丝毫的动作。甚至是敌人一队队的冲上了山顶阵地,在前沿架起了机枪朝我军疯狂的扫‘射’并把手雷一个个往下投掷,我们也必段装作没看见
我们本可以把他们一个个‘射’杀的,但我们却不能这么做。因为我们等的不是他们,我们的目标也不是他们
于是,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交’战双方在眼前打得如火如荼、难分难解。
从地势和装备上来说,志愿军是处在下风的。毕竟敌人居高临下,而且拥有许多先进的现代化装备。但现在的地势与山顶阵地上被敌人上下两面夹攻的情形比起来,又好得太多了。再加上战士们的反斜面战术又趋向成熟,与防守棱线的战士远近配合、进退有据,也和美军打得难分难解。
可恨的是那些像苍蝇一样在我们头顶上盘旋的敌机,它们总是在发现我军的机枪火力点或是密集人群之后,就一阵呼啸着俯冲下来,要么就是打出几窜长龙似的子弹,要么就是投下几颗炸弹
很明显,敌人拥有的这种制空权不只是会给我军带来伤亡,更会给战士们造成一种强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它给战士们的感觉,就是只要打机枪、打迫击炮,敌人飞机的子弹或是炮弹很快就会落下来了。
几名机枪手从战场中脱离了出来,架起了机枪就朝头顶上呼啸的飞机扫‘射’出一排排子弹。就像电影里拍的那样,副‘射’手肩膀上架着机枪脚架高高地站着,‘射’手在背后瞄准‘射’击……这样做或许会对敌机构成一定的威胁,毕竟野马和海盗式战斗机飞行的速度还不算很快。但无奈的是,这样做无疑会把自己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之下,山顶阵地上的敌人很快就组织起了火力朝这些战士们‘射’击。不一会儿,这些英勇的战士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我们还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相对于胡祖弟他们来说,我所承受的痛苦和压力更多一些,因为眼前的这些战士都是我的部下,都是我538团的‘精’锐,每一名战士的牺牲都像是在我身上割下了一块‘肉’……
很显然,天空中那些对我军阵地几乎是不间断的轰炸、扫‘射’的战斗机,就是范弗里特这个赌徒为这场战斗下的血本。
以往战斗中不是没有出现过战斗力空地配合,但从没有这么多,也没有这么持久。文登里的位置处于朝鲜半岛的中部,战斗机要从航母上飞到这里要有一段时间。在油量有限的情况下,它们之所以可以保持持续的轰炸,是因为范弗里特把飞机分成几个批次轮番使用,就像是用战斗机打车轮战似的。
不过好在志愿军战士们在这种完全没有制空权的情形打仗也打惯了,所以并没有被敌人这种阵势给吓倒。
事实上,志愿军的战术从入朝尹始就一直朝避免美军先进的现代化装备发展,就像上甘岭战役中所使用的“添油战术”,还有尽量与敌人绞在一块的“绞杀战术”,都是在美军的飞机大炮下发展起来的。
现在538团防御的方式也不例外,同样是上甘岭上的“添油战术”,也就是反斜面阵地上的兵力并不多,而是牺牲一个就从坑道中补充一个。这样做虽说对战场上的战士有些惨忍,但却可以有效的避免敌人飞机、大炮对我军部队的大面积杀伤。
再加上538团的战士是全军的‘精’锐,所以不但没有后退半步反而越战越勇。一名战士倒下了,很快就有另一名战士从坑道里补充上来,我几乎就没有看到有哪个战士因为受伤而退回坑道的,他们即使是被炸弹炸断了‘腿’、被子弹打中了‘胸’膛、被弹片伤着了眼睛,或是被燃烧弹点燃了棉袄,还是不停地朝山顶阵地上的敌人‘射’击,直至战斗到最后一刻。敌人始终被阻拦在山顶阵地上无法前进一步
直到……一批端着步枪的美国大兵进入了阵地
终于等到他们了
他们身上的军装和其它美国大兵一样,而且脸上也没有涂油彩,乍一看上去他们就跟普通的美国大兵没有什么区别。但我就是能把他们认出来,不只是因为他们手中的步枪。事实在,在四百多米的距离上,即使我在瞄准镜中也无法分辩出他们手里拿的是M1C还是普通的M1步枪。
那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我只从他们的动作上就可以看出他们不是普通的大兵。所谓“貌由心生”,说的就是一个人平常保持着怎样的心态,时日一久,就会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