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老军人(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青砖铺着的路面上转来转去,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一幢两层的平房前,果然见楼上还有点通红的灯光。‘门’口还站着两个值勤的哨兵,一看到我们一行人,不由就问了声:“李同志。是崔团长来了吗?”

“是的!”李平和回答道。

“快上去吧!”另一名哨兵为我们打开了‘门’,说道:“校长都问了好几次了,没等到你们就是不肯休息!”

“唔!”李平和点了点头,朝我招了招手,就朝屋内走去。徐永维和张明学等人就很自觉地留在了‘门’外。

一走进屋里就闻到了一股茶香,当我们走上木制台阶时,楼上就传来了一声苍老的声音:“平儿,是你吗?。

“伯父,是我!”李平和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边走边回答道:“伯父,我把崔团长也带来了

“吱呀”一声,李平和话音未落,楼上的木‘门’就打开了,一名头戴军帽的老军人就出现在我的面前。

他用锐利的眼神打量了我一眼,笑着朝我点了点头,说道:“终于见到你了,崔同志!”

“伯父您好!”我赶忙迎了上去,握住他的手道:“让伯父久等了,我应该早些时候来拜访您的!”

“咦,打仗更重要嘛!”老军人笑道:“见我这个老头子有什么重要的,让你走这一趟,都让我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喽!”

“伯父这么说可就折煞我了!”着着面前的这位老人我不由一阵感动。我心里很清楚,像他这样的一位老军人,地个都不知道要比多高上多少了,可是却一点架子都没有。以至于在现代看惯了官架子的我,突然有一种不习惯、不知道怎么面对的感觉。

“来来来”进来坐吧!”老军人亲切地拉着我进屋,屋内的摆设不由让我一愣。

通红的灯光下,屋内就简简单单地摆着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两张靠背椅,一个水壶放在桌脚,桌上整整齐齐的横排着十几本书,桌面上摊开了一本,旁边还放着一个老‘花’镜和一个已经锈迹斑斑的茶杯,我认真地看了看,发现上面还写着鲜红的几排字:”

赠给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保卫祖国

保卫和平

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赠”

看着这茶杯我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了,那显然是解放战争时老军人在战场上用的茶杯,没想到老军人现在还在用着,

“坐,坐,”老军人一边招呼我坐下,一边指着桌上的书本说道:“刚才闲着没事,就随便拿一本书看着,正看得入神,没想到你们就来了!路上奔‘波’了这么久,一定饿了吧!小陈,”

“不用不用!”我赶忙推辞道:“我们在路上用过饭了!”

“误!”老军人有些不高兴地说道:“我还不知道你们哪!在路上能吃什么?还不是炒面扮开水?在战场上那是没办法,现在都到了咱们自己的祖国了,还能让你们受这苦?”

不知道为什么,听着这话我突然有种回到家的感觉,突然觉得面前这位老人就是自己的亲人,眼睛不知不觉也跟着有点湿润起来

不一会儿勤务兵端着热腾腾的饭来了,两菜一汤,都是家常菜,外加两大碗的米饭。我和李平和也不客气,各人抱着一碗就狼吞虎咽起来。老军人就在一旁用慈祥的目光盯着我们看,脸上时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时而又辛酸地叹气。

在这一刻,就像心有灵犀似的,我很明白老军人这表情的意思。他欣慰是因为能够招待下我们这些从前线回来的亲人、战友,他辛酸则是因为,看着我们的这副吃相,就知道我们在前线肯定是吃过了不少苦。

“崔团长”看着我们吃完后,老军人这才开了口。

“伯父,还是叫我小崔吧!”我打断了老军人的话。

也许是从战场上带来的习惯,又或许是这个老人的眼神让我感觉到他就像是个亲人,我突然觉得“崔团长”这个称呼有些刺耳。

“好!”老军人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开心地说道:小崔啊!我早就从平儿那里听过关于你的不少事喽!也听他说起过你很年轻,可还是没想到你这么年轻!不容易啊!跟平和差不多岁数吧!就当团长了!”

“伯父太抬举我了!”我有些不好意思地拍了拍李平和的肩膀说道:“政委不也是这么年轻就当了政委吗?。

“误!那怎么会一样”。老军人笑道:“你这团长耳是真刀真枪拼回来的,他那政委当的,有几场战是他自个打的?”

“不不”看着正苦笑的李平和,我忙帮着他好话:“缨团在战场上能打胜仗,这跟政委平时给战士们做的思想工作是分不开的,要说这功劳也该算他一份!难得是政委枪法也好,也有不少敌人死在政委的枪下

“好了好了!”老军人笑着摆摆手道:“小崔啊!平儿是我一手培养的,他有几斤几两我知道,原本我的确以为他很优秀,也以为他在战场上能够立下一番功劳,但我听说了你的事后,我就明白了一点:人要在各个领域取得成功都是需要天赋的,在战场上同样也是这样!我觉得你就很有天赋!”

说着老军人还从‘抽’屉里拿出了一张地图来在我面前摊开,我一看那上面的红蓝线,竟然是五次战役时函师在我的带领下撤退的路线图。

“小崔啊!”老军人不紧不慢地戴上了老‘花’镜,看着地图说道:“你这场战打得非常漂亮”田师被敌人重垂包围,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走钢丝一样惊险。可你愣就是能把他们给带出来了,而且还在铁原来了个漂亮的两面夹攻,实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