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埋伏(2/3)
跟战士们‘交’待了任务,战士们知道不能回去找部队,本来还是一阵沮丧。但一听说褚团长有心把咱们团与人民军比试一番,于是个个都被吊起了兴趣。就恨不得马上上战场了。
昭阳江是一条南北走向的江!其宽口米,水深米,可以徒涉,正好位于南朝鲜两个军团的左边。
显然伪军也意识到了自己左翼的不足,于是就沿着江边布下了地雷、铁丝网,构筑碉堡、大炮等防御工事,企图以昭阳江天险来弥补这个缺陷。
应该说这些布置还是很正确的,我全副武装地趴在昭阳江西岸的泥泞中,借着一点点星光,透过瞄准镜望着江对面的一层层铁丝网和碉堡,也不由对伪军的指挥机构有了一种另眼相看的感觉。
现在虽说已经是五月,但是江水依旧冰冷,徒涉江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何况江对面还有许多铁丝网、地雷和碉堡。如果伪军真是一支敢打敢拼的部队的话,那么依靠这样的工事守住志愿军的进攻并不是件难事,只可惜他们不是,,
所谓工事是死的,人是活的,打仗最重要的还是人,而不是工事。纵使有这样的天险,但志愿军只是开了几炮、喊了几声杀伪军就开始逃跑,那么就算再坚固的工事又能有什么用呢?
据说美军在得到了志愿军突破伪军防线的消息时,并不相信这是真的。因为他们无法相信,地图上的直线距离是旧公里,地面实际距离走出公里,中国人怎么耳能在夜间地形不熟悉的情况下,一夜之间就突破了这么远的路程,这几乎就是中***队一夜行军的距离了。
如果这是真的,合理的解释只有两条:一条是南朝鲜第三军团根本没有抵抗,中国人一冲击他们就让开了路,让中国人大踏步地通过了他们的阻击阵地;再一条就是。中国士兵长了翅膀具备飞翔的本领。
于是此仗过后,美军认为如此无能的军队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南朝鲜第三军团跟着就被解散了。一支本土军队在本土作战中因为一败涂地,被“协助他们作战”的外***队勒令解散了,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世界战争史中最稀奇古怪的事。
这时天空中突然升起了一串串红‘色’的信号弹,志愿军的进攻开始了。
霎时炮声就在我们后方轰鸣起来,一颗接着一颗炮弹在江对岸爆炸开来,闪出的一片片火光摧毁了江对岸的铁丝网和碉堡,引爆了地
。
但是志原军的炮火永远都会受到脆弱的补给线的限制,短短的十几分钟后,炮火开始延伸,天空中再次升起了几颗红‘色’的信号弹。
“杀!”随之响起的是震天的喊杀声,战士们纷纷从埋伏点站起身来,端着枪朝昭阳江冲去。霎时山坡上,田野里,公路上”到处都是战士们的身影,黑暗中也分不清哪些是志愿军哪些是人民军,只感觉人山人海的像‘潮’水一样往前涌。
接着只听一阵扑嗵扑嗵的声音,战士们就像跳进海里的企鹅一样一排排争先恐后地跃入了冰冷的江水中。
我发誓,如果只是我一个人的话,我不可能会笨到在这冰雪还未完全融化的天气里跳进江水。接着任凭着江水浸湿我的棉衣棉辞,接着肿胀得跟一个发酵的馒头一样。
但是看着前前后后那么多人都没有丝毫犹豫地跳进了江水,我也就不好意思做那特别胆小的一个了,我相信这其中不少人都跟我抱着同样的想法。
刺骨的冰冷不断地从下半身传来,我能感觉到流动的江水把我身上的温度一点一点的夺走,过了一会儿我就几乎感觉不到双脚的存在了。
人的行为常常会出现一种跟风现像,当勇敢成为一种常态时,其中相当一部份原本并不勇敢的人也会勇敢起来,就像我们现在一样。
泌挞啮江对面的枪声略了起来,几名志愿军战士到了下去,鲜血很快就染红了他周围的江水,但是战士们对这似乎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依旧迈着坚定的脚步前进。
有经验的志愿军战士一听到懵点零星的枪声都不由松了口毒。因为如果敌人是有组织甩蝴的话,那么枪声应该是一响就是一片,而且在此之前应该先打照明弹,但是现在甚至连炮声都没有。这就足以证明敌人的反抗并不强,或者说敌人已经开始逃跑了。
果然,十几分钟后当我们冲上对岸时,发现在对岸只有几个不知道是真不怕死。还是没发现其它人都已经逃跑的伪军在碉堡里打着机枪,结果让战士们轻松地投进了几颗手榴弹就解决问题了。
伪六师我记得在第一次战役时就被我们团在九龙江打得死伤惨重,现在这么巧的又在这里碰到这个老对手。
说起这伪六师还真是一支奇怪的部队,它原本在伪军的部队里是一支名声最差的烂师,因为在战争还没打响时,就有几个营的部队全建制的跑到北方投降金日成去了。
但偏偏就是这一支烂师,却在朝鲜战争打响第一枪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他们是唯一一支有所准备的军队,他们的抵抗为其它部队的撤退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这支部队因此翻身了,但在志愿军的枪口下还是表现得这么无能。
硝烟还在弥漫,铁丝再、壕沟已凌‘乱’不堪,到处是炮弹坑。几具敌军尸体就在路旁,可以想象,刚才仅仅是十分钟的炮击,就已经彻底地把他们给击溃了。
“跑步前进”前面传来命令。我也来不急找一身干的棉衣,就只好跟着部队往前跑。部队很快就走上了山路,这是在开战之前就制定好的路线,要想尽可能
昭阳江是一条南北走向的江!其宽口米,水深米,可以徒涉,正好位于南朝鲜两个军团的左边。
显然伪军也意识到了自己左翼的不足,于是就沿着江边布下了地雷、铁丝网,构筑碉堡、大炮等防御工事,企图以昭阳江天险来弥补这个缺陷。
应该说这些布置还是很正确的,我全副武装地趴在昭阳江西岸的泥泞中,借着一点点星光,透过瞄准镜望着江对面的一层层铁丝网和碉堡,也不由对伪军的指挥机构有了一种另眼相看的感觉。
现在虽说已经是五月,但是江水依旧冰冷,徒涉江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何况江对面还有许多铁丝网、地雷和碉堡。如果伪军真是一支敢打敢拼的部队的话,那么依靠这样的工事守住志愿军的进攻并不是件难事,只可惜他们不是,,
所谓工事是死的,人是活的,打仗最重要的还是人,而不是工事。纵使有这样的天险,但志愿军只是开了几炮、喊了几声杀伪军就开始逃跑,那么就算再坚固的工事又能有什么用呢?
据说美军在得到了志愿军突破伪军防线的消息时,并不相信这是真的。因为他们无法相信,地图上的直线距离是旧公里,地面实际距离走出公里,中国人怎么耳能在夜间地形不熟悉的情况下,一夜之间就突破了这么远的路程,这几乎就是中***队一夜行军的距离了。
如果这是真的,合理的解释只有两条:一条是南朝鲜第三军团根本没有抵抗,中国人一冲击他们就让开了路,让中国人大踏步地通过了他们的阻击阵地;再一条就是。中国士兵长了翅膀具备飞翔的本领。
于是此仗过后,美军认为如此无能的军队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南朝鲜第三军团跟着就被解散了。一支本土军队在本土作战中因为一败涂地,被“协助他们作战”的外***队勒令解散了,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世界战争史中最稀奇古怪的事。
这时天空中突然升起了一串串红‘色’的信号弹,志愿军的进攻开始了。
霎时炮声就在我们后方轰鸣起来,一颗接着一颗炮弹在江对岸爆炸开来,闪出的一片片火光摧毁了江对岸的铁丝网和碉堡,引爆了地
。
但是志原军的炮火永远都会受到脆弱的补给线的限制,短短的十几分钟后,炮火开始延伸,天空中再次升起了几颗红‘色’的信号弹。
“杀!”随之响起的是震天的喊杀声,战士们纷纷从埋伏点站起身来,端着枪朝昭阳江冲去。霎时山坡上,田野里,公路上”到处都是战士们的身影,黑暗中也分不清哪些是志愿军哪些是人民军,只感觉人山人海的像‘潮’水一样往前涌。
接着只听一阵扑嗵扑嗵的声音,战士们就像跳进海里的企鹅一样一排排争先恐后地跃入了冰冷的江水中。
我发誓,如果只是我一个人的话,我不可能会笨到在这冰雪还未完全融化的天气里跳进江水。接着任凭着江水浸湿我的棉衣棉辞,接着肿胀得跟一个发酵的馒头一样。
但是看着前前后后那么多人都没有丝毫犹豫地跳进了江水,我也就不好意思做那特别胆小的一个了,我相信这其中不少人都跟我抱着同样的想法。
刺骨的冰冷不断地从下半身传来,我能感觉到流动的江水把我身上的温度一点一点的夺走,过了一会儿我就几乎感觉不到双脚的存在了。
人的行为常常会出现一种跟风现像,当勇敢成为一种常态时,其中相当一部份原本并不勇敢的人也会勇敢起来,就像我们现在一样。
泌挞啮江对面的枪声略了起来,几名志愿军战士到了下去,鲜血很快就染红了他周围的江水,但是战士们对这似乎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依旧迈着坚定的脚步前进。
有经验的志愿军战士一听到懵点零星的枪声都不由松了口毒。因为如果敌人是有组织甩蝴的话,那么枪声应该是一响就是一片,而且在此之前应该先打照明弹,但是现在甚至连炮声都没有。这就足以证明敌人的反抗并不强,或者说敌人已经开始逃跑了。
果然,十几分钟后当我们冲上对岸时,发现在对岸只有几个不知道是真不怕死。还是没发现其它人都已经逃跑的伪军在碉堡里打着机枪,结果让战士们轻松地投进了几颗手榴弹就解决问题了。
伪六师我记得在第一次战役时就被我们团在九龙江打得死伤惨重,现在这么巧的又在这里碰到这个老对手。
说起这伪六师还真是一支奇怪的部队,它原本在伪军的部队里是一支名声最差的烂师,因为在战争还没打响时,就有几个营的部队全建制的跑到北方投降金日成去了。
但偏偏就是这一支烂师,却在朝鲜战争打响第一枪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他们是唯一一支有所准备的军队,他们的抵抗为其它部队的撤退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这支部队因此翻身了,但在志愿军的枪口下还是表现得这么无能。
硝烟还在弥漫,铁丝再、壕沟已凌‘乱’不堪,到处是炮弹坑。几具敌军尸体就在路旁,可以想象,刚才仅仅是十分钟的炮击,就已经彻底地把他们给击溃了。
“跑步前进”前面传来命令。我也来不急找一身干的棉衣,就只好跟着部队往前跑。部队很快就走上了山路,这是在开战之前就制定好的路线,要想尽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