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垂直细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样了。  

不过,雷卫明听着听着,发现俞总没有表态,于是趁着讨论渐歇,问了句新老板:“俞总,你看看这里面有什么不足,我们还是得多结合百晓生的发展来开拓。”  

“不不不,你们的想法都很好。”俞兴回过神来,“我只是刚才忽然想起朋友的电商业务,业务细化与差异化竞争,这看来就是咱们做这块业务的法宝了。”  

他短暂思考两秒,总结道:“招聘业务横亘在企业与员工之间,以前,大家是卖给企业铲子,现在,咱们是把大铲子换成小铲子,这个逻辑结合当前市场,一看就是对的。”  

雷卫明半真半假的赞叹道:“俞总这话一针见血,对,咱们现在要卖小铲子了!”  

他率先鼓掌。  

会议室里瞬间响起热烈的掌声。  

俞兴心里有些哭笑不得,等到掌声消失之后笑道:“感觉我好像做了什么提纲挈领的工作,但实际上,最值得刚才这阵掌声的也确实是我做的一项工作。”  

“我把大家招进来了,这就值得庆祝。”  

这次就换成俞兴鼓掌了。  

会议室里再次响起的热烈掌声变为对参会人员的庆祝。  

下午时分,俞兴又专门与雷卫明、吕海颖、钟志凌三人开了个小会,谈论的仍旧是招聘业务的基调。  

不同于去年刚出校门,吕海颖与钟志凌对于垂直细分的战略都迅速理解,也格外的赞同。  

百晓生的发展基于这一战略,但切入点最大化的规避了大公司的直接竞争。  

招聘业务不然,这是一个成熟的市场,这是一个被三大公司占据主要份额的市场,如何擅用垂直细分就会直接决定着百晓生这一块营收的成败。  

百晓生本身的职场平台还在快速发展。  

俞兴希望的是两边能够相互配合,招聘业务没有百晓生的客户群体就不容易发展差异化,百晓生没有招聘业务的营养就很难走长久。  

不管战略再怎么对,执行的不好,那都是白搭。  

吕海颖、钟志凌都是积极表态配合,雷卫明初来乍到,后面还有老上司要来,姿态也很真诚。  

俞兴晚上和小英打电话,提到招聘业务里的细化,打心里称赞了雷卫明这群人的推陈出新。  

“俞老板,我觉得等你们的业务做起来,你以后接受采访的时候就可以聊这个,或者,《非你莫属》的舞台上也可以聊。”刘琬英建议道,“这还有个科班的说法,叫STP战略,Segnting、Targeting、Positioning三个单词的缩写,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  

俞兴只是心里一琢磨就立即明白了意思。  

他笑道:“道理都是相通的,就看摆在这里怎么运用,先把市场的大蛋糕分成几块,找到合适的那一块,再通过可以被接受的定位来吃掉它。”  

“挺好,你以后就这么说。”刘琬英一直觉得俞老板的消化吸收能力很强,而且,思维还很活跃。  

俞兴很自然的探讨道:“你说,毕胜的乐淘网怎么来通过STP战略进行调整?”  

“你对他是真好啊,他都走了,你还想着他。”刘琬英莞尔。  

“因为他回头肯定还会问我的。”俞兴淡定的说道,“我已经有些知道他的性格了,他现在觉得我的话都挺对的。”  

刘琬英斟酌道:“咱们都慎重吧,别瞎指导了,他本来就迷糊,问了你之后不知道还得问谁,到时候乐淘网一倒闭,朋友也没得做了。”  

俞兴并不自负,反而觉得有道理,尽管知道唯品会后来的模式取得了成功,但不同阶段的市场说不定就是刻舟求剑。  

他笑道:“那希望我前面话没让毕胜走火入魔。”  

刘琬英愣了愣,觉得有些难讲。  

倒不是说毕胜没定力,而是…她其实从心里也觉得俞老板说的话有道理,但创业这种事又不是有道理就一定能走到最后。  

俞兴换了话题,又和小英聊了会百晓生内部的业务开拓,最后问了句:“你在家干嘛呢?看盘呢?”  

“没有,嘉汉林业的股价不用看了,现在就是等保尔森的增持就好,我已经找到了他旗下基金会的邮箱,西方人是习惯用邮箱联系的,希望他后面能注意到我们的邮件吧。”刘琬英靠在沙发上,看了眼电视里的广告,“刚才在看《潜伏》呢,孙红雷和姚晨演的,你看过吗?”  

俞兴笑道:“就是余则成嘛,我知道,雪山千古冷,独照峨眉峰。”  

刘琬英对了句台词:“峨眉峰,还踏马独照。”  

俞兴哈哈大笑,脑海里忽然有一丝念头转瞬而过。  

他听着小英的声音,没有抓住灵感的内容。  

等到挂断电话,俞兴琢磨最后和小英聊的话题。  

《潜伏》,难道是版权的念头?  

明星代言,也不像。  

到底是什么呢?  

俞兴琢磨了一会没得到答案,也就没再在意,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自己跳出来了。  

百晓生的招聘团队搭建是未来12个月的重点。  

不同于地推只面向大城市,百晓生想开拓招聘市场就必须以二三线城市为主了,前者是垂直细分的体现,后者亦然。  

俞兴与雷卫明接连沟通了两天,到了周末又正常去录制了一天的《非你莫属》。  

这一天,他正常发挥,顺便还有所斩获,招来了一位行政助理,她的一部分工作内容就是负责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