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融资规划(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初创公司总是的很快,现在听到的版本和规划已经与年前的不太一样了。  

“是的,徐总。”俞兴承认了这一点,“不仅是想拿,还是想尽快拿,今日资本要是不够痛快,我们会尽快和其它机构机构进行接触。”  

徐欣没有生气。  

如果说先前还在考虑风险,还在考虑这个赛道的备胎,但现在知道了百晓生的领先优势,又知道了俞兴机敏的调整,那就真的不用考虑备胎了。  

她沉吟一会,下定决心,说道:“那就谈谈吧。”  

俞兴精神一振,寻求建议:“我们先前接触的其它机构,徐总,你认为谁比较适合?”  

“今日资本一家就够了。”徐欣有了决定后也展示出决心,“你需要多少钱?”  

“我们希望这一轮能与23家机构达成合作。”俞兴解释道,“下半年的营收开拓如果还行,明年我们还会进行一轮融资,但我们希望那一轮在这一轮就奠定基础。”  

徐欣思索了一会,试探了句:“红杉也挺好看你,你不考虑红杉吗?”  

“红杉和携程的关系是我们不喜欢的。”俞兴仍用上次的理由,“徐总,IDG、九鼎、经纬、启明这四家,你觉得哪两家更适合我们?如果谈不拢,我们再考虑接触新的机构,我相信大家能意识到我们如今用户规模的意义。”  

没有规模的时候,俞兴只能去蹭着找投资,现在有一定规模,那就换过来了。  

“IDG和你们联系的是谁?”徐欣脑海里不断的转着念头,既有关于百晓生现状的,也有今日资本与它们的关系。  

俞兴答道:“是章苏阳。”  

“IDG的七长老之一啊,看来他们的兴趣也挺大。”徐欣笑道,“说起来,IDG当年投资携程就是章苏阳去谈的。”  

俞兴惊讶:“七长老?”  

“有时候这么喊他们,是熊潇鸽当年组建IDG本土化团队的七个合伙人。”徐欣说道,“如果我是你,我肯定愿意多和IDG聊聊,剩下的嘛,启明成立没多久,但也不错,他们就在申城。”  

俞兴不知道这些事情,但一定程度上已经知道徐欣,当机立断的说道:“好,那我们就和IDG、启明一起聊,我希望这一轮能拿到超过1000万美元的资金,用以支撑公司的快速。”  

徐欣心里念叨了一遍这个资金数目,随即问道:“出让多少股份?”  

俞兴答道:“20。”  

徐欣皱了皱眉:“这个估值有点高了,要么在股份上让步,要么…其实可以等一等,真正跑到50万用户,也许资金还能拿更多。”  

她知道百晓生上一轮的估值是1000万美元,但实际上,那是因为百晓生用少量股份把这个数字撑起来了。  

现在,尽管用户数量超出想象的,估值还是要基于现实与未来进行一个平衡。  

“徐总,我们和芬众签了个半年的合同,金额是456万,只要网站不倒闭,这部分的流量就足以支撑我们靠向50万用户的目标。”俞兴认真的说道,“B轮的钱,我们希望能够在未来12月之内把投入的钱翻一番,也就是,这1000万美元起到的效果是剑指300万的用户。”  

投入增加,用户的增长就会加快,同时,越来越多的用户群体与出产的内容也会进一步吸引目标群体的加入,这是滚雪球式的增长。  

俞兴先前确定了的策略主要是线下,现在除了芬众传媒,更多的地铁、公交等场景的还没铺设,这些都很费钱。  

他喊出来的金额是经过计算的,而且,未来12个月还要进行网站开拓营收的自我造血。  

徐欣这次思考的比较久。  

然后,她说道:“谈谈看,你们的转化效果是很出色,但IDG和启明估计很难给出这样的估值,今年募资是比往年要难的,业内的投资都比较紧。”  

“只要徐总愿意我,那我就能安心。”俞兴这时候把话绕了回来,“实在不行,我们就不要IDG和启明了,反正,今日资本也有足够的钱,一家就够了。”  

这是徐欣刚才的话。  

徐欣嗤笑:“钱可以谈,但那得意味着股份也可以谈,都按你说的来,还能怎么谈?”  

“可以谈,可以谈,只是,这些钱确实出于对公司用钱的规划,不是我个人要花钱,我到现在都是骑着电瓶车。”俞兴没有硬顶,“我希望的是公司有钱,到时候是大家一起挣更多的钱,而不是这个时候斤斤计较。”  

“谈谈看吧。”徐欣沉吟道,“你重新写一份意向书,大家一起来聊聊你们的前景。”  

俞兴确定了个时间:“那就下周五,我这边和IDG、启明再说下时间,还在今日资本里聊。”  

徐欣答应下来。  

她没有结束聊天,而是问道:“俞总,我个人建议,你还是有必要做一做公司和形象管理的,如果你愿意,申城这边有个‘农商杯’的青年经济人物评选,你可以试试。”  

“我吗?”俞兴有点惊讶,“农商杯?银行举办的?”  

“是申城农商银行冠名,由市里的青年企业家协会、文汇报、第一财经、申城热线等主办。”徐欣说道,“能评上的话可以去领导面前露个脸,申城这边的领导都很不错。”  

俞兴这时候说道:“徐总,我当然愿意,我还有个想法,你帮我参谋参谋,百晓生的用户积累起来之后是要做招聘业务的,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