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 身怀利器(1/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定战略,明策略,建团队,提预算。  

百晓生在俞兴没有回申城之前就评估了每月支出,大致在9万。  

但随着他主持工作,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过预期。  

俞兴只圈定了5个城市来做地推,这相当克制,每个城市又预估组建5人小团队,这也相当克制,而单论这一项便是25名新员工。  

按照税前4000的工资标准,这就是每个月增加了10万的成本,实际上,公司在缴纳五险一金后的用人成本还得多出4万左右的支出。  

针对市场进行的相当克制的计划,单单这一条就额外增加14万的预算。  

再加上其它部门的员工增长、多出来的补贴等一系列费用,百晓生每个月的支出将会飙升至30万左右。  

对于商业领域来说,一个月30万仍然不起眼,但对于一个草创公司,这种预算的增长相当让人有压力。  

俞兴很容易就能算清这笔帐。  

原先是一睁眼就没了3000块钱,很快就会是一睁眼就没了10000块钱。  

睁眼,一万,又睁眼,又一万,还睁眼,还一万…  

大城市,居不易。  

创业也不易。  

俞兴比其他人更能清晰感受到这种压力。  

算上刘琬英的钱,百晓生的运营周期也就是6个月时间。  

队伍拉扯起来不容易,手上没钱,心里就慌。  

6个月时间就一定能融到钱,一定能拿到好条件吗?  

俞兴想来想去,还是得主动出击,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次日早晨,当他再次过目数据并检查之后,关于分众的全国数据统计就发到刘琬英的邮箱里,顺带给对方发了条短信。  

俞兴这天没有参加地推活动,钟志凌依旧带着昨天的五个人前往张江高科技园区,一是拜访新的互联网公司,二是考虑扩展一番携程的成绩,它因为在申城是总部,员工数量远远多于其它互联网公司。  

上午九点钟,俞兴接到了刘琬英的电话,他拍了拍员工的肩膀,结束了网站页面风格的交流,转身走进办公室。  

片刻之后,考虑到办公室的隔音问题,俞兴又拿着手机下了楼,他决定明天就找人在会议室安装隔音材料,反正一睁眼就是一万,也不在乎再多这点了。  

“俞老板,想和你打个电话真不容易啊。”刘琬英开了个玩笑。  

俞兴严肃的说道:“只要有心,我上楼下楼的都得打这通电话。”  

刘琬英调侃道:“只要有想赚钱的心,是吧。”  

俞兴不屑道:“你想听我说明白吧,刘琬英,这是一颗…”  

“分众的这个水分是不少的。”刘琬英强行切入正题,怂了一波。  

俞兴很自然的顺畅接上:“是啊,它宣称的屏幕数量是12万,实际只有8万左右,这出现了3成多的水分,而且,一线城市的实际占比只有17,远低于它自己说的28。”  

这是两项很核心的数据。  

此外,商业与住宅的比例也不吻合,后者的价值要低于前者。  

分众表示,它大多数的屏幕都布置在商业地段,实际上,一线城市的商业分布占比仅为45,二线城市更是只有30。  

如此一来,不论是数量还是效果,分众的数据都被掺了水。  

核心的基础数据存在问题,财报自然也就存在问题。  

“单单这个,已经足以过山峰质疑它了。”刘琬英先给了这样一个结论,随后说道,“关于它的财报问题,我已经梳理了一遍,我定稿之后就发给你,还有一个有趣的事,分众在2006年有一笔关联交易,它收购了一家手机服务商的公司,名字叫凯威点告,金额是3000万美元。”  

“凯威点告的老板是徐茂洞,他转手收购了另一家相同业务的公司百分通联,而这家公司的一个股东就是分众的员工。”  

“分众还把自己旗下的另外一家子公司转移给了百分通联。”  

“最终,分众在财报里把交易资产减损了2680万美元。”  

“百分通联现在正在寻求融资。”  

俞兴仔细捋了捋,A收购了B,B的老板收购了C,而C的股东是A的员工,A还把旗下公司转移给C,同时,在A的财报里,交易资产进行了大幅减损。  

哦,C现在正想融钱。  

他捋清之后问道:“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掩盖公司真实的经营情况吗?”  

“有很大的可能。”刘琬英解释道,“财报数据存在问题,高于实际水平,那很可能就是在通过资产交易减损的方式来让两者相互吻合。”  

“分众这两年频频减损,操作动机就能对上了。”  

基础数据有问题,延伸出的报表数据就必须与之符合,但实际没有那么多钱,怎么办?  

说好听点,盈余管理。  

说难听点,利润操纵。  

刘琬英继续说道:“俞老板,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俞兴缓缓说道:“意味着我们可以干他们了?”  

“意味着,你想方设法的规避股权穿透是极其有道理的。”刘琬英笑道,“不然,你这要得罪一大帮人啊,不光是分众的股价,这事要是曝光出来,百分通联的融资恐怕也要泡汤了。”  

俞兴沉吟:“嗯…”  

他忽然觉得百分通联的这个老板名字有些耳熟,徐茂洞,徐茂洞…  

这种耳熟不是什么好事啊。  

刘琬英没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