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全歼敌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山顶上的明军将士,发现在山下的兄弟们,并没有发动对他们进行解救的进攻。  

饥渴的将士们就有些心浮气躁,纷纷对着山下嘶吼,骂这些将士们胆小怯懦。  

赵兴站得高看得远,他看到了那一匹骏马奔过来,又看他跑回去。  

他认为事情一定是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什么样的变化呢?  

转眼他就明白了,王尽忠的大队人马赶到了战场。  

王大壮一定是有了什么新的决定。  

于是他就安慰着自己的属下:“大家不要着急,我们的又一股援军到了。对面的兄弟一定是在等着援军到达阵地,然后才对敌人发动有把握的进攻。”  

为了证明赵兴的猜测一样。  

王大壮的阵型开始变动。  

他们将所有的一窝蜂火枪兵,全部排在了阵前,很明显,他是准备打阻击战了。  

阵型调整过后,王大壮带着一百嗓门大的兄弟,开始整齐的对山上呼喊。  

“山上的兄弟们,赵大人,稍等片刻。我们的王进忠将军的援军到啦。两万步兵,将加入我的战队,还有2万骑兵,已经在王进忠将军的率领下,突袭松林堡,截断敌人退路去了。”  

整齐的呼喊,传到了山顶,让山顶的将士们立刻欢声雷动。  

整齐的呼喊,听在阿济格将士的耳中,他们一阵惊慌失措,一个个心在不住的往下沉。  

自己还剩六千将士,就要面对两万六千敌人。  

若是放在以往,大明的军队增援的再多,在这六千八旗的眼中,也不过是土鸡瓦狗,送人头送装备来了。  

但现在却不同了,现在的大明军队,不但火器犀利,而且战意昂扬。  

面对这么多的敌人,他们就没有了取胜的希望。  

而这时候还有2万敌人的骑兵,抄了自己的后路,转眼就能冲进战场。  

自己已经被彻底的包围了,留给自己的就将是灭亡。  

阿济格的瞳孔收缩了一下,猛然抽出弯刀,斜指着山顶:“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我们即将战死在这里。但即便战死了,我们也要对大清有价值。我们要用全军覆没的代价,杀了赵兴。”  

所有的将士们,立刻都血红了眼睛,握紧了弓箭钢刀。  

“胡日格,你带领一千兄弟,给我坚决的挡住前面的敌人,不许后撤半步。剩下的兄弟们,跟我向山顶冲锋,不杀死赵兴绝不罢休。”  

随着他的安排,四千八旗兵,亡命的跟着他们的主帅,向山顶的赵兴残军发动了进攻。  

这是绝死的进攻,所有的人都知道,他们已经没有退路。只有冲上山顶,杀了赵兴,他们的死才有价值。  

无数的战马冲向了山坡。  

冲锋的过程中,一匹又一匹战马,被那些碗口大小的陷马坑折了马蹄,悲嘶着扑倒。  

但后面的敌人,依旧毫不犹豫的越过同伴倒地的马匹,不顾撞飞那些幸存的同伴,依旧义无反顾的向山顶冲锋。  

敌人如波浪一样一批一批倒下,但后面的浪涛,依旧一排一排的涌上,悍不畏死。  

即便是失去战马的八旗兵,只要没被同伴践踏而死,他们就挥舞着大刀,跟随着队伍,当做步兵,依旧冲锋。  

山顶上的枪声响起来了,但这枪声并不能阻挡住敌人前进的脚步。  

精疲力尽的将士们,站起来了,拿起了他们的武器,准备迎接敌人的冲击。  

赵兴跳上了他的战马,抽出了他的绣春刀。  

这是决战,面对蜂拥而至,亡命的敌人,他必须亲自参加战斗了。  

朱刚死死的抓住了他的马的缰绳:“大人,敌人已经疯了,我们在这里战斗,大人您赶紧,在缇骑兄弟的保护下,趁隙突围。”  

赵兴摇头:“我说过,请不要动摇我的信念。”  

“大人,这都到了什么时候了,援军就在对面,我们绝对不能功亏一篑。你必须走。”  

赵兴坚决摇头。  

朱刚这次真的急了,他突然飞身跃起,将赵兴扑下了战马。  

这样的举动,让保护赵兴的缇骑大惊失色,纷纷抽出绣春刀:“朱刚,你要做什么?你要造反吗?”  

朱刚将赵兴铺下战马,对着身边的兄弟大吼:“赶紧将大人捆起来,扶到马背上去。缇骑兄弟们,保护着大人冲出去。”  

这时候大家才明白朱刚的良苦用心。  

于是身边的几个兄弟七手八脚,将摔摔的七荤八素的赵兴捆了起来,然后再将他横搭在战马上。  

朱刚满意的一笑,对着缇骑兄弟们道:“大人的安危就交给你们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大人再有一点损伤,我朱刚和剩下的这五六百兄弟,做鬼也饶不了你们。  

然后毫不犹豫的转身,对着山上所有的步兵大声的呼吼:“兄弟们,为了给大人突围争取时间,我们就全部战死在这里吧。”  

然后高唱大明军队传承三百年的军歌:  

风从龙,云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才罢手.  

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  

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  

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全部呐喊着,  

以血肉之躯扑向了蜂拥而至的敌人。  

阿济格的战马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