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马屠夫没安好心,司马懿可为主薄(4/6)
为如何?”
马跃急镇定心神,答道:“司马大人家学渊源,长公子司马朗青年才俊、雅量高致,百官有口皆碑,二公子司马懿想来也是大才。今相府尚缺主薄,若蒙司马大人不弃,本相愿虚位以待,不知司马大人意下如何?”
马跃此举自然是没安好心。
身为未来人,马跃深知司马懿的危险姓绝对不在曹艹之下,这样的危险人物马跃实在是不放心让他在外面瞎蹦达,非得留在身边仔细观察不可,若能用就有限度地使用,若不能用那就找个借口趁早杀掉,免得祸及子孙。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是谁,司马懿的小儿子啊!
不过现在连司马懿都未及弱冠,司马昭自然连影都还没出现,但马跃绝不认为这是杞人忧天,来到这个乱世后他所经历的一切都告诉他一个铁的真理,凡事未雨绸缪,将一切危险都扼杀在萌芽状态,方能安生立命。
司马防显然对马跃芥蒂极深,正欲严辞拒绝时,献帝已经抚掌笑道:“善,如此甚善,朕代司马爱卿允了,呵呵。”
天子既然已经答应,司马防无奈,也只好勉为其难地应道:“如此,多谢丞相抬爱。”
“呵呵。”马跃抚掌大笑道,“如此,就这么说定了。”
……
是曰正午,相府。
司马懿至时,马跃正与贾诩议事。
恰好典韦送上一坛好酒,马跃便提笔在酒坛上竖行写下“一合酒”三个字然后置于案上,司马懿见状一声不吭地上前,大大方方地提起酒坛往嘴里灌了一大口,然后意犹未尽地赞道:“好酒,真是好酒。”
典韦怒道:“这是西域长史班善献给丞相的葡萄美酒,你这贼厮鸟哪来的,竟敢先喝?”
司马懿道:“丞相之命,在下岂敢违抗。”
“你说什么?”典韦愕然道,“丞相之命?丞相何时让你喝酒来着?”
司马懿伸手一指酒坛上的三个字,说道:“将军请看,丞相明明在酒坛上写了‘一人一口酒’五个字,难道有错?”
“啊,这个……”
典韦挠头不知所措。
马跃大笑道:“仲达果然高才,名不虚传哪,典韦你退下吧。”
典韦满脸困惑地下去了,他到底都没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典韦认得酒坛上有字,可酒坛上的字不认识他啊。
司马懿向马跃恭恭敬敬地一揖,朗声道:“小子司马懿,参见丞相。”
“免礼。”马跃肃手道,“丞相主薄一职位卑而劳苦,仲达不会有怨言吧?”
“岂敢。”司马懿应道:“能替丞相效劳,小子喜不自胜又何敢有所怨言。”
“呵呵,如此甚好。”马跃道,“你先下去吧。”
“如此,小子先行告退。”
司马懿长身一揖,转身离去。
司马懿的身影刚刚远去,马跃的脸色便阴沉了下来,问身边一直没有说话的贾诩道:“文和,此子如何?”
贾诩捋了捋颔下曰见稀疏的柳须,凝声答道:“此子鹰视猿顾,有经天纬地之才,不过……”
“不过如何?”马跃道,“文和但说无妨。”
“此子用好了是治世之能臣,用不好就是乱世之歼雄!”贾诩说此一顿,不无忧虑地说道,“司马懿究竟成为能臣?还是变成歼雄?那就要视公子征将来的表现而定了。”
马跃道:“孤明白了。”
贾诩的话再明白不过,意思就是说在马跃有生之年,司马懿能耐再大也翻不了天去,不过马跃死后,马征是否还能镇得住司马懿那就很难说了。如果马征和马跃一样雄才大略那自然是没问题,反之若马征能力平平,那马跃就必须在临死前先将司马懿赐死,以防患于未然。
……
襄阳,刘表官邸。
蔡瑁、张允、刘磐、李严、黄祖、韩玄、邹靖、韩嵩、王威、王粲、赵范、金旋等荆襄文武大臣已经齐聚一堂、共商大事。
随着明间的推移,天下大势正变得越来越明朗,公孙瓒、韩馥、孔融、张济、袁术、陶谦、吕布等割据军阀先后覆灭,袁绍经过官渡之败势力也大不如前,败亡也是早晚之事,西北马跃渐渐有了席卷天下之气象。
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已经摆在了荆襄士族门阀面前,荆州该何去何从?
看看地图就会发现荆州的地理位置十分不利,西川刘璋与刘表虽然同为汉室宗亲,可惜早年间刘表曾经支持汉中张鲁而与刘焉交恶,两家结怨已久,东边是江东猛虎孙坚的地盘,孙坚同样与刘表交恶。
北边就不必说了,马屠夫可谓天下公敌,与荆襄士族绝对没有调和的余地,就算马跃拥立了天子,手握大义,也无法改变这一现实,尤其是马屠夫在关中奉行的政策,更是令荆襄士族深恶痛绝。
[马跃在关中奉行的是农商并重、大办私熟、科举取士、广开官路的政策,这些政策可以说是直接针对士族门阀而设,意在削弱士族门阀的势力,压缩士族门阀的生存空间,自然会遭到天下士族的嫉恨,这种情形下,荆襄士族对马跃当然不会有认同感。]
除了更南面的交州,荆州可以说是三面树敌,这样的生存环境可谓恶劣至极。
荆州别驾韩嵩出列说道:“主公,荆州四战之地,情形不容乐观,在下以为当务之急是谴一员大将守住新野,以防止西凉铁骑从宛城南下直逼襄阳,然后设法改善与刘璋、孙坚的关系,以期三家结盟共抗马跃,唯其如此,或可保全荆州。”
刘表蹙眉道:“然则何人可守新野?”
蔡瑁、张允面面相觑,刘磐、黄祖侧首他顾皆不敢正视刘表。
唯有李严
马跃急镇定心神,答道:“司马大人家学渊源,长公子司马朗青年才俊、雅量高致,百官有口皆碑,二公子司马懿想来也是大才。今相府尚缺主薄,若蒙司马大人不弃,本相愿虚位以待,不知司马大人意下如何?”
马跃此举自然是没安好心。
身为未来人,马跃深知司马懿的危险姓绝对不在曹艹之下,这样的危险人物马跃实在是不放心让他在外面瞎蹦达,非得留在身边仔细观察不可,若能用就有限度地使用,若不能用那就找个借口趁早杀掉,免得祸及子孙。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是谁,司马懿的小儿子啊!
不过现在连司马懿都未及弱冠,司马昭自然连影都还没出现,但马跃绝不认为这是杞人忧天,来到这个乱世后他所经历的一切都告诉他一个铁的真理,凡事未雨绸缪,将一切危险都扼杀在萌芽状态,方能安生立命。
司马防显然对马跃芥蒂极深,正欲严辞拒绝时,献帝已经抚掌笑道:“善,如此甚善,朕代司马爱卿允了,呵呵。”
天子既然已经答应,司马防无奈,也只好勉为其难地应道:“如此,多谢丞相抬爱。”
“呵呵。”马跃抚掌大笑道,“如此,就这么说定了。”
……
是曰正午,相府。
司马懿至时,马跃正与贾诩议事。
恰好典韦送上一坛好酒,马跃便提笔在酒坛上竖行写下“一合酒”三个字然后置于案上,司马懿见状一声不吭地上前,大大方方地提起酒坛往嘴里灌了一大口,然后意犹未尽地赞道:“好酒,真是好酒。”
典韦怒道:“这是西域长史班善献给丞相的葡萄美酒,你这贼厮鸟哪来的,竟敢先喝?”
司马懿道:“丞相之命,在下岂敢违抗。”
“你说什么?”典韦愕然道,“丞相之命?丞相何时让你喝酒来着?”
司马懿伸手一指酒坛上的三个字,说道:“将军请看,丞相明明在酒坛上写了‘一人一口酒’五个字,难道有错?”
“啊,这个……”
典韦挠头不知所措。
马跃大笑道:“仲达果然高才,名不虚传哪,典韦你退下吧。”
典韦满脸困惑地下去了,他到底都没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典韦认得酒坛上有字,可酒坛上的字不认识他啊。
司马懿向马跃恭恭敬敬地一揖,朗声道:“小子司马懿,参见丞相。”
“免礼。”马跃肃手道,“丞相主薄一职位卑而劳苦,仲达不会有怨言吧?”
“岂敢。”司马懿应道:“能替丞相效劳,小子喜不自胜又何敢有所怨言。”
“呵呵,如此甚好。”马跃道,“你先下去吧。”
“如此,小子先行告退。”
司马懿长身一揖,转身离去。
司马懿的身影刚刚远去,马跃的脸色便阴沉了下来,问身边一直没有说话的贾诩道:“文和,此子如何?”
贾诩捋了捋颔下曰见稀疏的柳须,凝声答道:“此子鹰视猿顾,有经天纬地之才,不过……”
“不过如何?”马跃道,“文和但说无妨。”
“此子用好了是治世之能臣,用不好就是乱世之歼雄!”贾诩说此一顿,不无忧虑地说道,“司马懿究竟成为能臣?还是变成歼雄?那就要视公子征将来的表现而定了。”
马跃道:“孤明白了。”
贾诩的话再明白不过,意思就是说在马跃有生之年,司马懿能耐再大也翻不了天去,不过马跃死后,马征是否还能镇得住司马懿那就很难说了。如果马征和马跃一样雄才大略那自然是没问题,反之若马征能力平平,那马跃就必须在临死前先将司马懿赐死,以防患于未然。
……
襄阳,刘表官邸。
蔡瑁、张允、刘磐、李严、黄祖、韩玄、邹靖、韩嵩、王威、王粲、赵范、金旋等荆襄文武大臣已经齐聚一堂、共商大事。
随着明间的推移,天下大势正变得越来越明朗,公孙瓒、韩馥、孔融、张济、袁术、陶谦、吕布等割据军阀先后覆灭,袁绍经过官渡之败势力也大不如前,败亡也是早晚之事,西北马跃渐渐有了席卷天下之气象。
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已经摆在了荆襄士族门阀面前,荆州该何去何从?
看看地图就会发现荆州的地理位置十分不利,西川刘璋与刘表虽然同为汉室宗亲,可惜早年间刘表曾经支持汉中张鲁而与刘焉交恶,两家结怨已久,东边是江东猛虎孙坚的地盘,孙坚同样与刘表交恶。
北边就不必说了,马屠夫可谓天下公敌,与荆襄士族绝对没有调和的余地,就算马跃拥立了天子,手握大义,也无法改变这一现实,尤其是马屠夫在关中奉行的政策,更是令荆襄士族深恶痛绝。
[马跃在关中奉行的是农商并重、大办私熟、科举取士、广开官路的政策,这些政策可以说是直接针对士族门阀而设,意在削弱士族门阀的势力,压缩士族门阀的生存空间,自然会遭到天下士族的嫉恨,这种情形下,荆襄士族对马跃当然不会有认同感。]
除了更南面的交州,荆州可以说是三面树敌,这样的生存环境可谓恶劣至极。
荆州别驾韩嵩出列说道:“主公,荆州四战之地,情形不容乐观,在下以为当务之急是谴一员大将守住新野,以防止西凉铁骑从宛城南下直逼襄阳,然后设法改善与刘璋、孙坚的关系,以期三家结盟共抗马跃,唯其如此,或可保全荆州。”
刘表蹙眉道:“然则何人可守新野?”
蔡瑁、张允面面相觑,刘磐、黄祖侧首他顾皆不敢正视刘表。
唯有李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