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城南混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西安南城墙上,守城军已经时刻准备着。  

吕渭纶和都指挥使站在高处的瞭望台。  

“刚刚前军卫来报,距此处三十里外的一处密林中,有几千人,武器精良,应该就是你说的大周。”  

“三十里!”  

吕渭纶惊道,“那他们不是很快就到了?可张公公才刚刚启程去固原城向三边总督求救。”  

“莫慌。你听我说完,报信的军卫说,江湖五大门派的高手现在正在那里尝试拦截他们,分别是峨嵋派,少林,圆神教,丐帮和全真教。”  

“哦…他们来了多少人?”  

“大概四百人。”  

“他们疯了吧?大周的部队就算没有六千,怕也是有五千了!四百人如何能挡得住?”  

指挥使拍了拍木板,笑道,“你应该是对他们这些江湖门派不太了解。”  

“虽然他们人数少,但那些门派里的确有些高手,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圆神教,长期盘踞京城,他们教中有七龙卫。”  

“在隆庆协议之前,北元频繁对京师北部发起偷袭;有一次,朝廷派出去的驻守北部的将士由于实在忍无可忍,追出城去,想要将来骚扰的北元兵马给一窝端了。”  

“结果他们两千多人追出去,中了对方五千人的埋伏,当时那些追出去的兵士在知道中了埋伏以后,已经是心存绝望,只能拼了,换一个是一个。”  

“这时,远处杀出一支红甲兵,谁也不知道这是哪冒出来的,但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冲击北元人的防线。”  

“几百红甲兵,每冲击一次,北元人的防线就会出现巨大的漏洞,他们就这样冲击了三次,两千守军也抓住机会成功突围。”  

“事后,众人才知道这是一个叫圆神教的帮派,可以说是一战成名,据说那次他们几百个人去,只回来了几十个人,朝廷为此要给他们赏赐,封官加爵之类的,却被拒绝了。”  

听完之后,吕渭纶瞬间对他们有了改观。  

指挥使看着他那认真的表情,抚须笑道,“我告诉你这些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让你知道,江湖门派里的也是明朝人。”  

“他们也有民族大义,在危难时刻,明朝男儿有一个算一个都应该别刀上阵!”  

吕渭纶看向远处,目光里多了些柔和,“大人,您不打算去帮帮他们?”  

指挥使沉默了一会儿,仿佛看透了一切,淡淡道,“我是指挥使,必须在城里,不过我去不了,但已经有人要去了。”  

西安城南三十里外。  

国师身边一个弟子将他的羊毛披往上拉了拉,“师父,那我就带师弟他们去了。”  

这是国师的大弟子,巴特克,虽然是北元人,但他的衣着打扮却更有汉人的风味,穿了一身古风味颇浓的青色长袍。  

待他骑上一匹骏马,身后八个师弟紧跟其后,保持距离,都对这个大师兄有足够的尊重。  

“师兄!一会你就不用出手了,我和七安答就能轻松将他们搞定!”  

安答是北元人对兄弟的称呼。  

有一个年纪最小的拍了拍胸脯,自信道,“五安答,七安答?不用你们出手!交给我就行。”  

几个师兄弟一听,指着最小的师弟,大笑起来。  

巴特克骑马缓行,听到身后几人的笑声,觉得他们有点太看不起中原门派了,于是提醒道,“你们都别自以为是了,这次来的可以说都是明朝最厉害的门派了。”  

“少林的空玄,精通七十二绝技,是八大金刚之一。”  

“全真教共十六真人,这次来了四位真人,数长生子最为强劲。”  

“丐帮的青龙,白虎二使,皆会打狗棒法和玉阳神功,这次只来了青龙,但也不可小觑。”  

“峨嵋的梅兰竹菊,一下子就来了两位,这才是今天最难对付的,她们身法极好,又擅长将毒匿于花香之中,跟她们对上,一定要谨慎。”  

“至于那圆神教的七龙卫,很少见他们出过手,不过据说他们配合很默契,杀伐果断,若是有能一击必杀的机会绝不会放过。”  

“听完这些,你们还觉得他们很弱吗?若是他们真的不堪一击,师父就不会把我们全部喊来了!”  

身后有人回复道。  

“大安答!你怎么净长他们的威风,若是你出手,他们之中哪有有人能对的过?”  

“再说了,那全真教的长生子,我也是跟他交过手的,他并不能从我这里讨得一分的便宜!”  

随即其他师弟也表示,会全力以赴,不给师父丢脸。  

但巴特克心里还是有些拿不稳,师父给他的任务其实是让他们拖住那些中原门派,只要拖住两个时辰就行了。  

因为国师才不会那么笨,在原地看他们打架,他们要绕路去进攻西安城,只要他们九个师兄弟拖住这些江湖门派的高手,防止他们捣乱就是完成任务了。  

可巴特尔还是觉得,凭他们这九个人,要拖住这几百人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等他们停下来时,距离那五大门派就只有不到百米的距离。  

丐帮的青龙左使看着他们笑道,“怎么,你们只派九个人,就想拦住我们?”  

巴特克双手重合,从马身上借力而起,一个侧踏,身影极速夺掠,先是赶到丐帮众人一旁,双掌轰下,两名丐帮弟子应声倒地。  

随即又放出几片飞刀,快速准确的刮擦到几个丐帮弟子的脖颈血脉,瞬时,又死了几个。  

再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