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江湖五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宏看向身旁之人,问道,“接下来去哪?是要下各州县吗?他们那里有些知县和知州应该也是大周的人。”  

吕渭纶回头看向布政司,“不用。”  

“布政使没了有布政司副使在,知府没了还有知府同知;对那些一直被压了许久的官员来说,此次也是他们晋升的一个大好机会。”  

“且这里的消息马上就会传出去,巡抚神志不清,布政使投敌叛国,知府已经伏法…”  

“这些消息一出去,三司中的提刑按察使立马就会代替布政使暂管政事,主持大局,故这些文官上的事其实不用我们操心。”  

张宏点了点头,称赞道,“不愧是状元郎,看的长远。”  

“公公谬赞了,接下来我们还是要去都司,将大周的事情告诉都指挥使,另外公公需要派人去通知三边总督。”  

“三边总督节制河西巡抚、河东巡抚、陕西巡抚以及甘、凉、肃、西、宁夏、延绥、神道岭、兴安、固原的九总兵。”  

“算起来,这位总督大人手里也是有十几万兵马的,只要他出手,这几千个大周叛军根本就不是问题!”  

听了他的话,张宏也意识到现在的当务之急的确是去固原城通知三边总督,那才是这整个西北最大的官,当之无愧的封疆大吏!  

别说什么陕西布政使和都指挥使,在那位面前都显得不够看了。  

他严肃道,“你说的不错!可若是去固原城请总督必须要快,此去六百多里地,时间紧迫,那只能我亲自去一趟固原城了!”  

张宏随即将蓝衣卫在此地集结,他准备带四十人去固原城,而将剩下的人留给吕渭纶。  

毕竟去报信没必要带那么多人,但关键是张宏手中握有大内金令,最能让三边总督信服从而调兵。  

陕西的兵士又忙着对抗北元人,且他们速度也没有蓝衣卫快,其实算起来,张宏的确是最适合去报信的人选。  

“吕修撰,那这些蓝衣卫就交给你了,咱家去了!”  

话音落下,张宏挥起马鞭很快就消失于街巷之中。  

近六十个蓝衣卫跟在吕渭纶身后,虽然他们都没说话,可这让他突然觉得安全感爆棚。  

一个蓝衣卫牵了一匹马过来,将马鞍放好,躬身道,“大人,您请上马!”  

待他刚上了马,街道上出现几个兵士,带头的人走上前来,震惊道,“吕主考!您怎么在这里?”  

吕渭纶,看了看眼前这人,就是看守贡院的百户,便坦言道,“你还是回去看守贡院去。”  

“主考大人…”那百户再开口。  

吕渭纶骑着高头大马,看着百户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西安出事了,等事情结束我自然会回贡院去;另外,你来此是想找布政使的吧?”  

“布政使投敌卖国,已经被扣押了,回去吧。”  

说完,吕渭纶骑马离开此处,那百户还没缓过神来,等他进了布政司见到布政司副使在处理政事,得到了副使的亲口回应,他才愿意相信是真的。  

西安城南三十里外。  

数千军马整装待发,大刀、长枪、弓弩、盾牌、火统、攻城大炮、爬城梯、投石机等等装备一应俱全。  

灰尘扬起数里。  

“国师。现在应该可以赶去攻城了吧?”  

开口说话的人是这次出兵的大将,统领几千兵马。  

国师穿了一身金黄色锦缎,后面还披着雪白羊皮,看起来懒洋洋的,手里拿着一奇形怪状的杖,远看似是禅杖,近看却又不是,令人捉摸不透。  

低沉厚重的声音响起,“大将军,你太急了。有些人或许会晚到一会儿,但他们永远不会缺席。”  

一个武者从远处御轻功而来,听后不免大笑,“哈哈哈,国师说的是我吗?”  

这武者落在这几千兵马的正前方不远处,看起来并不像是和他们一伙的。  

那武者身后还跟了数十人,接着他自报家门,抚须笑道,“丐帮青龙左使先行抵达!你们其他门派嘴上说的好听,实际行动可是慢了许多啊!”  

接着一众白袍道士从远处丛林中缓慢走来。  

为首之人笑道,“青龙,你想多了。半个时辰之前,我就赶到了,已是等候多时了!”  

那国师身旁走出一人,若是吕渭纶在此地,定能将他认出来,这就是之前那北元高手——秃头恶人。  

他这次不再是空着手,而是手拿两个斧头,叫喊道,“长兴子!上次我们没分出胜负,是因为我没有带斧头,这次你还不怪怪投降?”  

远处传来声音,“阿弥陀佛!”  

“我少林寺庙本是佛门净地,不干预世事,奈何大周欲挑起叛乱,引得生灵涂炭,今日我空玄来此,劝诫诸位还是放下屠刀!”  

见到来人,丐帮的青龙左使和全真的长兴子都给其让路。  

“空玄大师!”  

“两位施主有礼了!”  

国师眯了眯眼,“都是些晚辈,峨嵋和神教,也都出来吧!”  

话音刚落,这几千兵士的头上忽然生出一股浓香,这种香味是梅花香!  

国师有九位弟子,也是各有其长,那秃头恶人也不过是排在第七。  

见到这种花粉,有一弟子腾空而起,拿起扇子运送真气,将花粉尽数推开。  

一道身影落下,是位带着粉色面纱的女子。  

她捂嘴偷笑了一声,“今日峨嵋来的可不止我一个哦!看看你扇子上是否沾染了菊花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