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都指挥使(1/2)
陕西都司的衙门不同与其他,里面许多地方都架设有比武台,有些兵士在上训练。
张宏准确的找到都指挥使居住的地方,带着吕渭纶从房顶稳稳的落下。
可刚一落地,就有数百兵士围了上来,看来他们已经盯了许久了。
有一人从后面走出来,“你们两个是何人,敢擅闯都司?哦,其中一个还是文官?”
吕渭纶穿着官服,坦言道,“别啰嗦,你们都指挥使呢?”
“呵呵,我没认错的话,这是六品官服吧?指挥使大人也是你想见就能见的?”
张宏见状有些不耐烦,但他也不想暴露身份,于是右手凝聚内力,一掌拍过去。
那人似乎也是个小统领,脸色瞬变,大叫,“不好!”
可张宏出手,他根本就没机会躲开。
一掌下去,那人直接被打退至五米之外,狠狠地撞到院墙之上。
再看之时,那家伙已经连爬都爬不起来了,受了很重的伤。
其他兵士感觉到情况不妙,立马有人从后方再围一层,他们手持火统和弓弩,目光不善的看着两人。
若是那些人开枪,他们两个必然会命丧当场。
屋里面的人似乎是听到了动静,有脚步声缓缓响起,出来两人皆身着绯袍,上面绣有狮子,看来这两位都是二品大员,都指挥使必然在其中了!
吕渭纶掏出主考之印,“京城翰林修撰吕渭纶,现被派任为陕西主考,情况紧急,请两位大人借一步说话。”
接着下面有兵士提醒道,“两位指挥使大人,那蒙面人武功极高,一掌就将佥书官拍成这般模样了!”
他的话,那两位大人似乎并不在意,他们可是二品的武将,想必也是武功高强,其中一人淡淡道,“翰林…进来说吧。”
吕渭纶和张宏迫不及待的进了屋内,发现的确就他们两个。
于是张宏才放心的将面纱取下,他再次掏出那个所谓的大内金令,脸上有怒气,“司礼监张宏,奉陛下旨意来陕西,你二人可知罪?”
他们两个并不像吕渭纶那般不识货,看到那金令后,眼神中由原本填充的黯淡无光突变为惊恐,当下就抬服跪地。
一人慌道,“公公何出此言?陕西何患之有?”
吕渭纶从旁边开口,“无需说这些没用的了,两位大人还是速速派兵抵御西安府北部的北元人吧!”
“北元人?你这话什么意思?”
这两人听了之后一脸懵。
张宏冷哼一声,“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当上的二品大员!”
“北元人都杀都府门前了,两个指挥使还在这里全然不知!”
张宏将令牌收起,眼神尖锐,盯着那两人,“西安府北部的州、县,尽现上千北元人,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派兵去?”
一人慌忙起身,破门而出,在院子里大吼一声,“来人!出兵!”
等他出去后,剩下那人站起身来,“我是陕西都司的都指挥使万古,实在不知有北元人这事,陛下已经知道了?”
张宏看总算有人出去派兵,心里静下来许多,“若不是吕修撰派人去京师报信,恐怕你这个指挥使明日就要被北元人砍了头!”
“就算你侥幸从北元人手里逃过一劫,西安城门被破,陛下也定会杀了你!”
万古看着吕渭纶愣了愣,叹道,“原来是吕主考救了本官一命啊!”
吕渭纶称道不敢,问起,“大人,您在西安北部分派的卫所呢,就没有一点消息传来?”
指挥使接下来说的话却让人大跌眼镜。
“西安府北部的卫所,全部撤了。”
“一个多月以前,延绥巡抚向陕西巡抚借兵,说最近北元人频繁骚扰边境,问这边要点人。”
延绥巡抚是天顺二年(1458年)所设,当时的意思是让他巡抚延安和绥德,简称延绥巡抚。
事实上就是管辖延安府、庆阳府,以及榆林卫,这些都是靠近明朝边境接壤鞑靼的地区,那边经常受北元骚扰,要说借兵倒也正常。
万古双手负后,叹了一口气,“我也没想到会出这种事,北边的卫所调走后,我就没有补上。”
“西安毕竟是在陕西南部,我想就算出事也肯定是从延安府开始,为何北元人会突然降临西安?我这边也没收到关于陕北的任何军情的汇报。”
——————————
(蒙古人自元朝溃败后退居漠北,自称为北元,长期霸占那里,从蒙古史可以得出他们那里从1368年元顺帝到1634年林丹汗去世的266年间一直称自己为北元。)
(而明史前中期开始就称他们为鞑靼,因此事实上,无论文中的北元或者鞑靼,都是对成吉思汗嫡系及蒙古东部草原部落的统称。)
——————————
听了万古的话,吕渭纶和张宏都觉得这其中的事情更复杂了。
吕渭纶开口问道,“你最近可见过陕西巡抚?”
指挥使摇了摇头,“自那次借兵后,就再没见过巡抚。”
这个情况与上次那个全真教道士说的倒是相差无几,陕西巡抚真的月余没露过面了。
“看来是陕西内部有人暗通北元,将卫所调动的消息告诉了他们,这种兵部调动之事,应该只有一少部分人知道!”
万古点了点头,沉声道,“我也是这样想的,若是西安府北部只有千余北元人,那应该很快就能将他们
张宏准确的找到都指挥使居住的地方,带着吕渭纶从房顶稳稳的落下。
可刚一落地,就有数百兵士围了上来,看来他们已经盯了许久了。
有一人从后面走出来,“你们两个是何人,敢擅闯都司?哦,其中一个还是文官?”
吕渭纶穿着官服,坦言道,“别啰嗦,你们都指挥使呢?”
“呵呵,我没认错的话,这是六品官服吧?指挥使大人也是你想见就能见的?”
张宏见状有些不耐烦,但他也不想暴露身份,于是右手凝聚内力,一掌拍过去。
那人似乎也是个小统领,脸色瞬变,大叫,“不好!”
可张宏出手,他根本就没机会躲开。
一掌下去,那人直接被打退至五米之外,狠狠地撞到院墙之上。
再看之时,那家伙已经连爬都爬不起来了,受了很重的伤。
其他兵士感觉到情况不妙,立马有人从后方再围一层,他们手持火统和弓弩,目光不善的看着两人。
若是那些人开枪,他们两个必然会命丧当场。
屋里面的人似乎是听到了动静,有脚步声缓缓响起,出来两人皆身着绯袍,上面绣有狮子,看来这两位都是二品大员,都指挥使必然在其中了!
吕渭纶掏出主考之印,“京城翰林修撰吕渭纶,现被派任为陕西主考,情况紧急,请两位大人借一步说话。”
接着下面有兵士提醒道,“两位指挥使大人,那蒙面人武功极高,一掌就将佥书官拍成这般模样了!”
他的话,那两位大人似乎并不在意,他们可是二品的武将,想必也是武功高强,其中一人淡淡道,“翰林…进来说吧。”
吕渭纶和张宏迫不及待的进了屋内,发现的确就他们两个。
于是张宏才放心的将面纱取下,他再次掏出那个所谓的大内金令,脸上有怒气,“司礼监张宏,奉陛下旨意来陕西,你二人可知罪?”
他们两个并不像吕渭纶那般不识货,看到那金令后,眼神中由原本填充的黯淡无光突变为惊恐,当下就抬服跪地。
一人慌道,“公公何出此言?陕西何患之有?”
吕渭纶从旁边开口,“无需说这些没用的了,两位大人还是速速派兵抵御西安府北部的北元人吧!”
“北元人?你这话什么意思?”
这两人听了之后一脸懵。
张宏冷哼一声,“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当上的二品大员!”
“北元人都杀都府门前了,两个指挥使还在这里全然不知!”
张宏将令牌收起,眼神尖锐,盯着那两人,“西安府北部的州、县,尽现上千北元人,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派兵去?”
一人慌忙起身,破门而出,在院子里大吼一声,“来人!出兵!”
等他出去后,剩下那人站起身来,“我是陕西都司的都指挥使万古,实在不知有北元人这事,陛下已经知道了?”
张宏看总算有人出去派兵,心里静下来许多,“若不是吕修撰派人去京师报信,恐怕你这个指挥使明日就要被北元人砍了头!”
“就算你侥幸从北元人手里逃过一劫,西安城门被破,陛下也定会杀了你!”
万古看着吕渭纶愣了愣,叹道,“原来是吕主考救了本官一命啊!”
吕渭纶称道不敢,问起,“大人,您在西安北部分派的卫所呢,就没有一点消息传来?”
指挥使接下来说的话却让人大跌眼镜。
“西安府北部的卫所,全部撤了。”
“一个多月以前,延绥巡抚向陕西巡抚借兵,说最近北元人频繁骚扰边境,问这边要点人。”
延绥巡抚是天顺二年(1458年)所设,当时的意思是让他巡抚延安和绥德,简称延绥巡抚。
事实上就是管辖延安府、庆阳府,以及榆林卫,这些都是靠近明朝边境接壤鞑靼的地区,那边经常受北元骚扰,要说借兵倒也正常。
万古双手负后,叹了一口气,“我也没想到会出这种事,北边的卫所调走后,我就没有补上。”
“西安毕竟是在陕西南部,我想就算出事也肯定是从延安府开始,为何北元人会突然降临西安?我这边也没收到关于陕北的任何军情的汇报。”
——————————
(蒙古人自元朝溃败后退居漠北,自称为北元,长期霸占那里,从蒙古史可以得出他们那里从1368年元顺帝到1634年林丹汗去世的266年间一直称自己为北元。)
(而明史前中期开始就称他们为鞑靼,因此事实上,无论文中的北元或者鞑靼,都是对成吉思汗嫡系及蒙古东部草原部落的统称。)
——————————
听了万古的话,吕渭纶和张宏都觉得这其中的事情更复杂了。
吕渭纶开口问道,“你最近可见过陕西巡抚?”
指挥使摇了摇头,“自那次借兵后,就再没见过巡抚。”
这个情况与上次那个全真教道士说的倒是相差无几,陕西巡抚真的月余没露过面了。
“看来是陕西内部有人暗通北元,将卫所调动的消息告诉了他们,这种兵部调动之事,应该只有一少部分人知道!”
万古点了点头,沉声道,“我也是这样想的,若是西安府北部只有千余北元人,那应该很快就能将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