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皇帝早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天蒙蒙亮,路上没什么人,两人就这样在京城里走着。  

“赵大哥,你既说你会武功,那你会的是?”  

“这个啊,我自幼在少林学过一些拳脚,后来是参加武举一步步才爬到卫指挥使的位置。”  

吕渭纶点了点头,“那大哥你可听过江湖上流传的武功秘籍?”  

“武功秘籍?这个有点印象,前两年,京城有一件事闹得沸沸扬扬,据说是江湖失传已久的六脉神剑重新出现。”  

“因此不少人都趋之若鹜,想要一看究竟,几方最后为了争夺便大打出手,在当时造成了不小的震动。”  

“哦?竟有此事,我还是第一次听闻。那后来呢?”  

“后来那几天,锦衣卫频繁出现在京城,紧接着,这事情就不了了之了,皇家插手,那结局就不用想了。”  

随后,吕渭纶不再去问,只是心里多了些打算。  

......  

不久后,两人已经是步行至皇宫外。  

“大哥,我便先进去了。”  

“去吧。”  

赵坚是个重情义之人,也是懂得感恩之人,昨天回到家中,他已经跟家里人说了,这后半生就要跟着吕渭纶了,不为别的,只为他救了自己一命。  

而他的母亲也同意了他的做法。  

望着吕渭纶远去的背影,赵坚罕见的笑了。  

......  

到了午门外面,吕渭纶发现,这里已经有数百名官员了,有文官,也有武官,一左一右,各自排队站立。  

他看到了顾宪成便走了过去。  

“你怎么来这么晚?莫非是贪图床上的春光?”  

顾宪成一张嘴就没好话。  

“翰林院又无事,何须来那么早,不像你马上要去吏部任职了,必然是要慎重些。”  

这时,萧良有也过来了。  

“是啊,宪成你这虽是二甲,却能先一步任实职,我看我这探花还不如不要嘞!”  

“不错,我这状元也不如你这二甲。”  

“你们......”  

顾宪成正欲批判他二人的言行,突然正牌的督言官来了,便是六科给事中。  

给事中丝毫不留情面的斥责了三人,称他们在午门外玩笑嬉戏,一会定然要禀告圣上。  

吕渭纶不痛不痒的笑了,“看那边,张相公子,他也在大笑,您怎么不管管?”  

张相公子指的自然就是张懋修。  

“哼,你如何能跟张相公子比?”  

“那你这给事中又有何用?只能监督寒门子弟,权势大的官家子弟就不管了?”  

萧良有拉住了吕渭纶,低声道,“今日刚来,还是不要惹事。”  

给事中冷哼了一声儿,又瞪了三人一眼,便拂袖而去。  

顾宪成笑道,“这种人,你理他干嘛,据我所知,他经常在朝堂上乱喷,喷皇帝,喷六部,跟御史对喷,但他唯一就是不喷张首辅。”  

他脸上表情很微妙,吕渭纶和萧良有则是对视一笑,原来如此。  

过了不久,有太监张鲸,高淮自午门而出,看来皇帝已经起身。  

鸣鞭之后,午门大开,众官才得以进。  

金銮殿外站着许多侍卫,更有大臣按位置站立,而像吕渭纶之类还未授予官职,就站在最后,根本就看不见殿内的情况。  

等到神宗坐上龙椅,早朝才算是正式开始。  

他今日神采奕奕,率先开口,“昨日发生的进士遇刺事件,锦衣卫已查清,是一帮自称为大周的乱臣贼子,誓要推翻我大明,众卿有何看法啊?”  

下面的众臣议论纷纷,是兵部尚书先侧身站出来。  

“陛下,微臣以为,当派兵剿灭,否则长此以往,京城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且其实力恐怕会逐步壮大。”  

朝堂里一阵喧闹。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多数大臣都赞同兵部尚书的看法,可几个内阁大臣基本都没表态。  

户部尚书向前一步,“打不得!”  

兵部尚书一看他出来就来气,“你还好意思出来?今春给兵部的拨款还没到齐!”  

“呵呵,我户部实在是手头紧,又不是刻意克扣你们的!”  

说完,他低头道,“陛下,这批人自称为大周,臣之前略有耳闻,他们皆是闽南人,紧临云南土司,背靠缅甸。”  

“如今的缅王是莽应龙,他野心勃勃,对我大明亦有想法,怕是已经和这大周勾结了!”  

兵部尚书有些不满,“你有话就直说。”  

“陛下,云南战线过长,若要打必然是巨额军费开支,此时的大明消耗不起啊!”  

说白了,他就是想说没钱。  

他不开口还好,经他这一说,刚才支持兵部尚书的人调头喷起户部来。  

你一句,他一句,朝堂上的早朝像一个菜市场一般。  

......  

“众卿肃静!”  

朱翊钧有些头疼,他只是随便一问,没想到大臣们又争起来了。  

老规矩,他又将事情扔给了宰辅。  

“张先生,此事何解?”  

张居正身体吃的壮实,说话也气足,更添几分可信度。  

“陛下,臣以为,无须出兵远行去云南征战,但也不能放任他们不管。”  

“让云南土司进入战备状态,调广西土司的狼兵前往,同时调广东的铁炮营前往,如此一来,即使不出手,这所谓大周和缅王也不敢轻易冒犯云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