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杀手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晋王的眼底闪过一丝幽暗。  

他的侍从去了胡大将军处,须臾折回晋王身侧,低声禀报:“证人不见了。”  

睿王与齐王、陆骐也听到了侍从的禀报。  

陆骐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睿王、齐王的脸色当即变得有些难看。  

齐王咬牙道:“好端端怎么会不见了?胡烈怎么办事的?”  

睿王也颇有些纳闷:“胡大将军向来办事稳妥,为何会出这种岔子?”  

侍从道:“小的也不知。”  

睿王的目光落在等候受封的陆沅身上:“这小子当真邪门儿,咱们布下天罗地网,本以为他不死也会脱层皮,谁曾想他竟然顺利赶来了大典。”  

齐王万分不屑地说道:“他不过是运气好。”  

齐王是几兄弟里性子最急躁的,这句话的声音不免大了些,让对面的陆昭言与大司农等人听见了。  

陆昭言温文尔雅地说道:“四弟,运气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大司农道:“太子殿下言之有理,只有顺应天命之人,才会承蒙上天庇佑,吉星高照,鸿运当头。”  

孟阁老捋了捋胡子:“没错,皇长孙气运加身,恰巧说明他乃天定之人,必能护我大梁神威。”  

子午先生站在陆昭言身后昏昏欲睡,在听到气运加身时,他微微抬了抬眼皮。  

那小子命里坎坷,他早年吃过的苦,换了你们恐怕没一个扛得住。  

哪怕是如今,也不能说那小子有多走运。  

麒麟身份带给他的除了荣耀,也有无尽的麻烦。  

他没死在一波又一波的算计里,绝不是靠着几分运气,而是他从不认命。  

他的运,是他自己赢来的。  

要他说,世上哪儿有走路都能捡金子的人?  

“咦,这是什么?”  

孟芊芊弯身,拾起一个金元宝,“子午先生,是您的吗?”  

子午先生:“…”  

礼部官员呈上为皇长孙量身定制的麒麟典服。  

主掌祭祀典礼之职的祭司大人亲自为陆沅披上麒麟长袍,戴上麒麟头冠。  

陆沅的一身风尘仆仆瞬间褪去,整个人散发出强大的气场与凌厉。  

文武百官不由地看呆了。  

他们见过皇长孙在金銮殿上饱读诗书、笔酣墨饱的状元模样,也见过他在骑射大比上英姿飒爽、与天比高的战将气场。  

本以为已足够惊艳,然而眼前的皇长孙,又让众人看到了他的另一面。  

行止有度、矜贵从容,端的是与生俱来的金枝玉叶、龙血凤髓。  

他连上台阶的步子,都带着帝王贵气的。  

他一步步走上祭坛,走向面容威严的梁帝。  

梁帝一瞬不瞬地看着他,就像是身经百战的龙王,在凝望自家的幼龙。  

陆沅来到梁帝面前,郑重其事地行了一礼:“皇祖父。”  

梁帝颔首。  

他转过身,带着陆沅叩拜了天地与老祖宗的牌位。  

他跪在蒲团上,郑重其事地说道:“黄天在上,列祖列宗在上,今册封陆家第三十七代孙陆临渊为护国麒麟,佑我大梁,太平盛世,千秋万代!”  

陆沅虔诚叩首。  

他的礼仪举止挑不出丝毫差错,若不说他来自民间,任谁都会认为他是自幼在秦王府,被当成继承人培养长大的。  

祭司大人道:“请陛下点香。”  

梁帝起身,接过礼部官员递上的香,点燃后插进了牌位前的香炉中。  

祭司大人看向了陆沅:“请皇长孙点香。”  

陆沅也接过了几柱香。  

然而就在此时,意外发生了。  

他点上的香,刚一插进香炉便熄灭了。  

众人惊讶。  

“香,香灭了?”蒋国公怀疑自己看错了,揉了揉眼,“没点着吧!”  

梁帝神色不变,一脸严肃地看了看祭司大人。  

祭司大人淡定地说道:“请皇长孙点香。”  

陆沅又点了一次。  

然而不出意外,香在他手里好好儿的,一插进香炉,立马灭了。  

晋王的唇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睿王与齐王不约而同地朝自家大哥看了过来,随后彼此心照不宣地移开了目光。  

睿王不动声色地说道:“不愧是大哥,这一招,高啊。”  

齐王幸灾乐祸极了:“谁说不是呢?他的香被祖宗灭了,列祖列宗这是不想承认他呢!”  

“香灭了…是先帝和皇族的列祖列宗显灵了啊…”  

“我就说吧,郡王才是真正的护国麒麟,皇长孙没这个资格!”  

檀儿气坏了,回头瞪着几个嚼舌根子的百姓道:“皇长孙文试、武试都赢了!他才高八斗、武功非凡、有勇有谋,最重要滴是,人还大方!他么得资格,那过小白脸就有资格吗?”  

“哎——你说谁小白脸呢?那可是简郡王!”  

“是啊,文武双全又有何用?老祖宗不承认,他就没资格坐上那个位子!”  

“快下来吧!惹怒了列祖列宗,怕是要招灾啊!”  

“咱们西南年年风调雨顺,偏到了今年便赶上大旱,是不是有灾星啊?”  

此话一出,人群瞬间炸了锅。  

灾星降临,导致大旱,不是没可能啊!  

“灾星!灾星!”  

百姓们对着陆沅痛骂了起来。  

齐王强压住嘴角,却掩不住眼底的快意:“骂得好啊,就是有了这个祸国灾星,才让大梁百姓遭受大旱,民不聊生。”  

陆临渊,我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