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回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孟芊芊有些讪讪。  

小家伙究竟是来找宝姝的,还是来找自己标记过的龙靴的?  

傍晚时分,一行人抵达了京城。  

陆沅与孟芊芊先将宗政曦送回皇宫。  

下车时,小狼崽死死咬住他的龙靴。  

宗政曦又不能同一个小狼崽计较,只能黑着脸把龙靴赐给了它。  

没错,就是他赐给小狼崽的。  

绝不是被小狼崽打劫的。  

一行人回了都督府。  

宝姝疯玩了好几日,上了马车倒头就睡,一直到下马车也没醒。  

李嬷嬷给陆沅请完安后,忙看了看孟芊芊与她怀中的宝姝,难掩激动地说道:“累坏了吧,是不是又睡了一路?给我吧。”  

孟芊芊弯了弯唇角:“嬷嬷,她如今可重了,仔细疼手。”  

李嬷嬷好几日没见小家伙,想得紧,满心欢喜地把熟睡的宝姝接了过来,对宝姝说道:“让嬷嬷抱抱,哪里就重了?哎呦喂——还真是重了不少…”  

“李嬷嬷,我来吧。”  

清霜说道。  

“我抱得动…”  

李嬷嬷才抱几步便累得气喘吁吁,加上京城刚下过雨,地上湿滑,她怕一个不慎摔坏了宝姝,无奈将宝姝递给了清霜。  

“唉,老了,不中用了。”  

孟芊芊笑了笑:“嬷嬷年轻着呢,半夏也抱不了多久的。”  

与檀儿一道跟在后头的半夏闻言,赶紧点头:“是啊,我抱一会儿就不行了。”  

檀儿举起食指,绘声绘色地说道:“额可以抱一整天!”  

半夏道:“谁和你比?你怎么不说你吃也能吃整一天?”  

檀儿两眼望天:“有本事你也吃嘛!又不是吃不起!”  

半夏:是吃不起的问题吗?是她吃不进啊!  

像檀儿那么能吃的丫鬟,整个都督府也找不出第二个了。  

吃的是真多,力气也是真大。  

这么一算,倒也没浪费粮食。  

李嬷嬷从前觉着两个小丫鬟爱拌嘴,叽叽喳喳吵得她脑瓜子疼,可这几日当真听不着了,又觉着怪不习惯的。  

“你们一走,京城便开始下雨,下了好几日,下午才停,围场没下雨吧?”  

孟芊芊道:“也下了。”  

“哟,那可怎么打猎?没淋着吧?”  

李嬷嬷脸色一变,拉过了孟芊芊的手,摸了摸,又去探她额头,发现不烫才稍稍放下心来。  

孟芊芊笑着道:“也不是一直下,下一阵停一阵的。”  

孟芊芊没讲淋雨的事,她的身子早好了,淋点儿也不妨事,可李嬷嬷会担心。  

想到什么,李嬷嬷问道:“对了,怎不见表小姐?”  

孟芊芊道:“跟外公和婆婆入宫了,表弟也去了。”  

李嬷嬷惊讶:“苗王与夫人还有表少爷已经从裕安城回了吗?”  

孟芊芊道:“早回了,在围场待了几日,方才进宫去了。”  

苗王是太上皇召见,柳倾云则是去看看自己的好妹妹,顺便也带上了白玉薇与白轻尘。  

李嬷嬷忙道:“那我让府上备些宵夜。”  

“应该不用。”  

苗王一定会在太上皇宫里蹭饭,至于柳倾云与白轻尘、白玉薇,相信太上贵妃也会盛情款待的。  

二人说着话,进了主院。  

陆沅从书房出来,披了件紫色斗篷。  

“我出去一趟。”  

陆沅说。  

孟芊芊古怪地问道:“刚回来就出去吗?”  

陆沅道:“去去就回。”  

孟芊芊:“哦,带把伞吧,一会儿又得下雨。”  

“好。”  

陆沅没有拒绝。  

孟芊芊暗暗嘀咕:“大晚上的,出去干嘛?”  

李嬷嬷随孟芊芊进了屋,解下孟芊芊身上的披风,折了折搭在手臂上:“小姐,有件事。”  

孟芊芊问道:“什么事?”  

李嬷嬷琢磨道:“刑部的人来过了,问辰龙在不在都督府,奴婢说不在,又问奴婢他这几日可回来过?奴婢说不曾。刑部的侍卫还搜了辰龙的院子,若不是岑管事拦着,只怕他要连整座都督府也要搜。小姐,辰龙是犯什么事了吗?还有刑大人不是和咱们关系不错吗?怎的如此不近人情?”  

邢尚书为人刚正不阿,不会因为她与邢夫人的交情而对都督府有所偏颇。  

真正让孟芊芊在意的,辰龙竟然逃监了,逃的还是刑部。  

辰龙羁押在刑部,只是有嫌疑,因为他是相国义子,一旦尘埃落定,他自会无罪释放。  

如今这么一逃,没罪也变得有罪了。  

他究竟为何这么做?  

孟芊芊拿起被李嬷嬷挂在手臂上的披风:“嬷嬷,我出去一下。”  

李嬷嬷担忧地问道:“这么晚了,去哪儿啊?”  

“刑部。”  

“小姐——”  

李嬷嬷掀了帘子追出屋子,孟芊芊却早已不见了人影。  

檀儿端着一盘桂花糕,出了灶屋。  

李嬷嬷道:“檀儿,快别吃了,小姐要去刑部,你跟去瞧瞧!”  

“好嘞!”  

檀儿把盘子往李嬷嬷怀里一塞,嘴里呼哧呼哧塞了两大块,手里各拿了一块,飞快地去了。  

“还有伞——”  

李嬷嬷拿了把伞出来,人都不知上哪儿了。  

李嬷嬷又气又心疼:“姑爷出门,你倒记得让他带伞,自个儿是一点儿不顾。”  

孟芊芊与檀儿刚骑着马儿出了都督府,便与门口的巳蛇不期而遇。  

“姬篱在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