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内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天未亮。  

奔波了数日的公孙宇,狼狈地回到了千机阁。  

“二、二爷!”  

弟子开门见他的一霎,几乎不敢相认。  

这个蓬头垢面、胡子拉碴、衣衫褴褛的男人真是自家主子?  

公孙宇筋疲力尽,一头栽在了弟子身上。  

弟子忙将他背去了明心堂。  

“阁主!阁主!二爷回来了!”  

公孙炎明正打算去上朝,刚跨出房门,便与二人碰了个正着。  

他眸光深邃,看了看公孙宇,道:“放到床上。”  

“是。”  

弟子将公孙宇放在了干净整洁的床铺上。  

公孙炎明道:“去请尤长老。”  

“是!”  

弟子忙不迭地去了。  

尤长老不必早朝,弟子去叫他时他尚在歇息。  

等他穿戴整齐,匆忙赶到明心堂时,天已经微微亮了。  

“阁主!”  

他拱手,喘息着行了一礼。  

公孙炎明道:“劳烦尤长老为二弟瞧瞧。”  

论资排辈,尤长老是公孙炎明的长辈,公孙炎明对他的态度很是客气。  

尤长老给公孙宇把了脉,检查了伤势,对公孙炎明道:“宇儿是劳累过度导致的昏迷,身上也只是轻微的擦伤,脚底磨出了些血泡,并无性命之忧。”  

对一个习武之人而言,这几乎不能算伤势。  

听到公孙宇的状况,公孙炎明没有露出如释重负之色,反而陷入了沉思。  

尤长老不解地问道:“阁主可是还有别的担忧?”  

“啊,没事。”  

公孙炎明回神,让弟子送尤长老出去。  

他叫来伺候的下人,给公孙宇洗漱一番,换上干爽的衣裳,涂抹了金疮药,又让他含了一片千年参片。  

做完这些,公孙宇总算是悠悠转醒。  

“大哥…”  

他的嗓子火辣辣的,一开口便沙哑得厉害。  

公孙炎明问道:“你这几日发生了何事?”  

公孙宇沙哑着嗓音说道:“我那日…奉大哥之命去了封地…想着无论如何也要查出黑甲军的下落…我跟踪了长公主的一个门客…”  

公孙炎明:“什么样的门客?”  

公孙宇虚弱地说道:“一个…坐轮椅的男人…”  

公孙宇跟踪的人正是段明月。  

自然,段明月身边还有段文良,和几个孔武有力的下人。  

起先公孙宇跟踪得还算顺利。  

并且他躲在暗处听到了几人的谈话声,确定他们也是去找黑甲军的。  

但也不知怎的,那一晚公孙宇浑浑噩噩地睡了过去。  

等醒来时一行人早已没了踪影。  

他尝试着寻找。  

寻找无果后又记起那个坐轮椅的男人说,黑甲军要往东。  

他一直往东找,不多久便迷了路。  

公孙炎明狐疑地蹙了蹙眉:“你在山里,可有遇到危险?”  

公孙宇想了想,摇头:“说来我也是运气好,连一头野狼也不曾碰到。”  

公孙炎明道:“不是你运气好,是有人替你解决了暗中的危险。”  

公孙宇惊讶:“谁?”  

公孙炎明想了想,先把不合理之处分析完:“你跟踪的那个轮椅男人,也早已发现了你的踪迹,你是被下了药,才会浑浑噩噩地睡过去。”  

公孙宇一头雾水:“怎么会这样?难道…是那个坐轮椅的男人在暗中保护我?他为何这么做?”  

“未必是同一个人,但他俩的目的出奇一致,那就是不能让你有事。”  

这其中有个关键之处,他始终没想明白。  

“大哥,那我…”  

“阁主!”  

兄弟二人的谈话被打断。  

公孙炎明对弟弟说道:“你先歇息,这几日先不要见任何人。”  

出了屋子,他问道:“何事?”  

弟子道:“晋王殿下急召阁主去趟王府。”  

当公孙炎明抵达晋王书房时,大将军胡烈也在。  

“殿下,大将军。”  

胡烈看向他的眼神透着一丝探究。  

晋王没像往常那般为他赐座,而是说道:“急召国师前来,是有些事想找国师问个明白。”  

他感受到不同寻常的气氛,神色如常地说道:“殿下请讲。”  

晋王一瞬不瞬地看着他:“本王听闻,国师的弟弟回千机阁了。”  

“是。”  

他坦荡承认。  

“他去做什么了?”  

晋王追问,眼神犀利。  

公孙炎明如实道:“我让他去长公主的封地打探黑甲军的下落,他失败了,今日才狼狈回城。”  

晋王道:“本王适才派了太医去千机阁,让他替国师的弟弟瞧瞧伤势,本王担忧,未曾提前知会国师,国师不会怪本王擅作主张吧?”  

公孙炎明道:“殿下盛宠,臣感激不尽。”  

太医回来的很快,公孙宇的伤情如实禀报。  

晋王冷淡地说道:“只是劳累过度而已,去封地寻黑甲军的人里,似乎只有国师的弟弟全身而退了。药王谷千金下落不明,骐儿又被带进了地宫,依国师所见,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公孙炎明道:“殿下是在怀疑臣的忠心?”  

晋王冷声道:“本王是让你作答,没让你质问!”  

公孙炎明望向胡烈,胡烈的一双眼眸犀利如鹰目。  

不必说,是他教晋王这么问的。  

公孙炎明坦率地说道:“臣与郡王失踪一事,并无瓜葛。”  

晋王不屑嗤道:“是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