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拥抱(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没错,这种短距离的传送法坛,就是用二品左右妖尊的妖晶作为动力。  

且妖晶的品质越高,可以使用的时间就越长。  

按照万卷风水阵上的介绍,李宅知道,一品妖晶可以让法坛满负荷运转十次。  

也就是说,这种每次最多传送十二人的法坛,传送一百二十人后,就需要消耗掉六颗妖晶,否则没有动力来源,法坛就等同于废物。  

这也就是晋国无法独立布置传送法坛的重要原因之一。  

兴建法坛的材料还是其次,没有大量的妖晶,成为制约这种传送法坛普及的绝对条件。  

当然,二品妖晶使用的次数会更多,要是有三品、四品的妖晶就更好了。  

“云师姐,各位,我要去东南边塞,还请开启法坛。”  

李宅收回目光,冲云玲珑几人道。  

“没问...”  

“等等,按照天符前辈、白奇等前辈的吩咐,没有重要的事情,不能随便动用传送法坛,还是请这位道兄多劳累一些,自行飞遁过去好了......”  

云玲珑刚想说没问题,就有一个白衣男子开口制止道。  

此人修为也不过人级十七品,但或许他背景强大,并没有将李宅这地级境一品放在心上。  

“你是?”  

李宅不认识对方,他眉头微蹙的问道。  

“师兄他叫薛平,乃是赵国大国师薛朝云前辈的独子......”云玲珑传音解释。  

在云玲珑传音之际,薛平旁边的一个少女道:“你连我薛平大哥的名字都没有听过,还想使用传送法坛?”  

这女子看上去十岁,瓜子脸,柳叶眉,模样倒是很漂亮,就是眼角眉梢带着一丝冷傲与刻薄。  

当然,以她和云若水一样的十五品修为,绝不会像表面看上去那般年轻。  

应该是修炼过驻颜有术的功法,或服用过驻颜丹之类的丹药。  

薛朝云,赵国大国师,修为与甄武德差不多,都是地级境十品,乃如今四国大国师中排在第三号的强者。  

李宅在返回湘潭府的途中,已经听云玲珑简单提过。  

他淡淡一笑道:“我是晋国的国师,这传送法坛布置在我晋国国土上,我都没有资格使用的话,那谁还有资格?”  

“哼,你少拿这些冠冕堂皇的大话来压我,妖晶珍贵,没有重大事情不准动用传送法坛,乃是天符前辈和白奇前辈的吩咐,谁都不能破坏规矩......”  

“不错,现在四国同气连枝,为了对付妖鬼我们殚心竭虑,你还没有资格行使特权......”  

那少女冷哼,薛平也摆出一副大公无私的姿态。  

这让想要说话的云若水、与另一个魏国的国师都张了张嘴,剩余两个秦国的国师则一副看好戏的表情。  

李宅心头火起,这些外来的家伙简直有鸠占鹊巢的意思。  

虽然现在妖鬼势大,人族需要团结,可对方拿着鸡毛当令箭,连他这地级境都不放在眼中,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他要是一开始没有来湘潭府,直接飞遁前往东南边塞也就算啦,现在骑虎难下,要是就这么走了,必然要成为笑柄。  

云玲珑都快哭了,她也没想到薛平会故意找事。  

总感觉是自己害了李宅,云玲珑脸上满是愧疚。  

“不妨事,云师姐你放心吧。”  

李宅传音让云玲珑稍安勿躁,他则呵呵一笑看向那少女道:“这位师妹怎么称呼?”  

“冷函月,”少女依旧在不屑撇嘴。  

“冷师妹,你刚才说妖晶很珍贵,传送法坛不能随便开启,我要是能拿出妖晶,就没有问题了吧。”  

获取妖晶,对别人来说或许千难万难,但李宅先后灭杀了二十多个妖尊,还能缺少这玩意。  

说话间,他伸手一拍储物袋,将一块鸡蛋大的妖晶拖在掌中。  

“这,这难道是三品妖晶,不会吧?”  

身为看守传送法坛的捉妖师,薛平等人都对妖晶有过了解,而且法坛柱子上就镶嵌有五块一品妖晶。  

看着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菱形晶体,云玲珑、云若水姐妹捂住了小嘴,薛平惊愕的睁大了双眼,先前一副看笑话的秦国捉妖师则忍不住失声惊呼。  

李宅将妖晶抛给他,淡淡道:“没错,这就是三品妖晶,现在我有资格使用传送法坛了吧。”  

“当然,当然,道兄您请。”  

那秦国的捉妖师伸手接住三品妖晶,立刻眉开眼笑的道。  

这次,薛平、冷函月都没有理由阻止,只得眼神复杂的看着李宅登上了传送法坛。  

“云师姐,咱们下次再见。”  

传送开始之前,李宅冲云玲珑、云若水摆手笑道,随即,他被一层强烈的光芒包裹,从法坛上消失的无影无踪。  

“三品妖晶啊,要是有五块就能传送上百次,这位道兄是谁?他竟然拥有这种品质的妖晶?”  

秦国的捉妖师抚摸着三品妖晶,冲云若水问道。  

“他就是我晋国的副国师李修,那个传言已经死在辰玉山的天才少年......”  

“不会吧,是他,他竟然还活着。”  

周围之人一阵惊呼,薛平、冷函月的表情更加复杂。  

传送开始,李宅感觉神情有些恍惚,他发现自己出现在另一个汉白玉法坛上,周围同样有一些修士看守。  

“他是谁?怎么独自一人从湘潭府传送过来了?”  

“不清楚啊,等等,我好像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