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捆鬼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孔义龙是在赌,赌李宅没有看错,赌这段时间性情大变的邹荀老爷真有问题。  

因为他曾听马屿、侯三等人说过,邹老爷在一个月前还不是这样的。  

当时的捕头赵四健在,县令邹老爷和夫人也经常出门与百姓接触,可自从赵四突然暴毙以来,他们就再也没有见到过夫人。  

而邹老爷也很少升堂问案,加之城内接连出现几起蹊跷的命案,他们更是被当做了老爷的出气筒。  

“你,你敢对我不敬,来人,拿下他们!”  

“这~”  

见孔捕头突然动手擒下了师爷,侯三等几个衙差面面相觑,倒是没有人真的动手对付孔义龙和李宅。  

李宅冲孔义龙笑了笑,将糕点也丢给侯三,迈步穿过大堂向县衙后院行去。  

“走吧,一起去看看。”  

孔义龙押着师爷邹平,招呼那些不知该如何抉择的衙差跟上。  

与他走的较近的侯三则将糕点丢在大堂的桌案上,也握着佩刀跟上去。  

县衙后院摆放着一些花盆,里面养着各种花草,这时节天气渐热,正是百花盛开之际。  

但花盆内却杂草丛生,让人一看就知道应是长时间没有打理的缘故。  

“怎会这样?夫人和巧儿呢?”  

侯三以前来过这里,当时的花花草草都井井有条,乃是喜欢清雅的县令夫人和贴身丫鬟巧儿的功劳。  

没想到一个月未见,这里竟荒废如此,他不禁失声道。  

“说,到底怎么回事?”  

孔义龙挥刀逼问邹平,就在此时,内宅正厅的门突然打开,县令邹老爷迈步走出,他脸色冷冽的道:“大胆,还反了你们的。”  

“妖孽,别装了,有本道爷在,今天你无所遁形。”  

自从进入后院,便一直盯着此处厅堂的李宅呵呵一笑,他伸手从储物袋内取出一沓符箓,鼓荡浩然正气击打向对方。  

真火符,虽对这已经夺舍邹荀,与他肉身融合的妖鬼作用有限,但七八张一起激发,也足够让他露出马脚了。  

符箓快速飞至,化作炽热的白色阳火向他身体冲来。  

上面散发的真阳之力与浩然正气让其心头狂跳,加上这是白天,自身能力本就被压制,邹荀可不敢真被火焰打中。  

他挥动大袖,鼓荡出一片黑气迎向真阳之火,身体一阵旋转就退到房间内。  

轰轰轰,符箓所化的白色火焰与黑气碰撞,彼此消融。  

七八张真火符一起发出,竟没有讨到任何便宜。  

李宅暗自庆幸,还好这是白天,要是昨晚对方真的停下与他硬拼,孰强孰弱还真不一定。  

“小道士,你敢坏我好事,我要你死!”  

邹荀也不太好受,他那看似随意发出的黑气,可都是本源魂力。  

关键自从倒霉的失去肉身,不得已找凡人夺舍后,他的实力就大打折扣。  

加上这制造恐慌,培养怨灵的计划才刚刚开始,他不想提前暴露功亏一篑,否则昨晚也不会避让。  

只是没想到,孔义龙还未被赶走,李宅就主动找上门来。  

眼下已经暴露,他再隐藏也没有必要。  

说话间,邹荀周身黑气扩散,双眸变得通红,他化作一阵黑风冲向李宅。  

“真的是他。”  

看着身体被黑雾笼罩,脸色狰狞的邹荀,不光孔义龙瞳孔一缩,就是侯三等人也都抽出了佩刀。  

这已经很明显了,面前的邹大人肯定不是原来的县令大老爷。  

“妖孽,你害死邹老爷,伪装成他到处行凶害人,本道爷今日必将替天行道。”  

李宅呵呵一笑,轻拍储物袋,将桃木剑取出的同时,手中也再次多出几张符箓。  

他擎着桃木剑,手捏黄符,迎向从屋中冲出的邹荀。  

铛,真火符被击飞的刹那,李宅的桃木剑也已经杀到,邹荀抬手格挡,发出精铁交鸣声。  

“小道士,去死!”  

左手架住桃木剑的刹那,邹荀右手浮现出一柄血煞黑气形成的匕首,狠狠捅向李宅的心脏。  

李宅侧身躲闪,然后再次取出几张符纸拍向邹荀。  

嗡,被真火符打在右手臂上,白色火焰腾起,那柄血煞黑气匕首快速融化虚淡。  

然而邹荀却张嘴一吐,几缕黑雾凝化成骷髅头。  

骷髅磨动森森獠牙,张开黑雾大口,向着李宅吞噬而去。  

李宅再退,抬手从头顶接引下阳灯之火加持在桃木剑上。  

咻,桃木剑斩落,骷髅头一分两半,化作黑气再次被邹荀吸入口中。  

只不过被覆盖真阳之火的桃木剑劈斩,那些黑气明显减弱了一些。  

“一起出手,拿下他,替邹老爷报仇!”  

就在此时,孔义龙将邹平交给侯三羁押,他大声招呼,第一个挥动佩刀冲上来帮忙。  

其他衙差也没有迟疑,纷纷抽出武器围拢上来。  

“小道士,我早晚要将你抽魂炼魄!”  

还是那句话,这是白天,上午的阳光炽烈,他的能力被大大的压制。  

邹荀见拿不下李宅,孔义龙等人又冲了上来,立刻心生退意。  

他撂下一句狠话,就直接飘身而起准备遁走。  

“哪里走!”  

孔义龙刚好赶至,他大吼着蹬踏地面跃起,双手擎着佩刀对邹荀当头斩落。  

“不知死活的东西!”  

邹荀冷哼,左手一抚,黑气滚滚,孔义龙连同大刀一起倒飞。  

就是这短暂的耽搁,李宅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