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闯县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宅暗自记下这片区域,他打算向孔义龙说一声,然后回去休息。  

折腾了大半夜,就算要抓凶手也需要养精蓄锐不是?  

北城大街上,李宅见到了急匆匆而来的孔义龙、马屿等人。  

“李兄,发生了何事?”孔义龙开口问道。  

先前他见李宅向这个方向飞檐走壁而去,想是有重要的事情发生,特带人过来支援。  

李宅也没有隐瞒,将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什么,有一个黑影人抹除了柳玉年的魂魄,钱宗豪也可能是他弄死的?”  

孔义龙听李宅说了情况,顿时眼前一亮,但随即又充满了失望。  

对方太难对付了,还有可能不是人类,李宅如此强大的伸手都没能抓住,他又凭什么缉拿?  

“孔兄,时间不早了,先回去休息吧,有什么事情明天再接着处理不迟。”  

李宅没有说出心中的想法。  

因为他怕打草惊蛇,不是信不过马屿、侯三几人,毕竟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他们和伪装身份的凶手是什么关系?  

“也好,李道兄,咱们明天见!”  

此刻已经到了后半夜,是该休息的时候了,孔义龙点头。  

彼此分开后,李宅回到云来客栈后面的听雨轩小院。  

客栈掌柜承诺让他们免费居住半个月,付雨荷沈柔母女已经回了沈家,偌大的庭院内只有他一人。  

李宅进入自己的房间,将八卦道袍、八卦帽、拂尘、桃木剑等都收进储物袋内,然后倒头便睡。  

再睁眼时,已是次日上午。  

李宅起床洗把脸,换回那套蓝色公子长衫,将道士发髻也略作打理的他走出院落,刚好遇到迎面而来的孔义龙。  

“孔兄,你这是有烦心事,不妨与我说说。”  

李宅见孔义龙愁眉不展,忍不住开口问道。  

“哎~,别提了,县令邹老爷今天又大发雷霆。  

对我一阵劈头盖脸的臭骂,说什么我名不副实,酒囊饭袋,明天要是还不能破案,就滚回东流镇去......”  

孔义龙叹息一声,无奈的道。  

“这怎么能怪孔兄?你也不过刚刚来上任两天而已......”  

李宅安慰孔义龙。  

说话间,两人离开云来客栈的后院,行到一个街边都是买卖铺面的十字路口处。  

李宅一眼见到远处的县衙正门,心中就不由一动。  

他昨晚应该就是在这里和孔义龙、马屿等人碰面的,而当时他刚刚离开那片黑影隐藏消失的区域不久。  

算起来,县衙的内宅也在黑影有可能藏匿的范围内,只是因为先入为主,这才没有去县太爷邹荀和夫人居住的内宅中探查。  

这长坪县的父母官,县令邹老爷会不会有问题?  

否则他干嘛对孔义龙如此苛刻,难道真只是破案心切?  

“孔兄,你还没有吃早餐吧,走,先填饱肚子,一会儿说不定就能有线索呢?”  

李宅笑着拍了拍孔义龙的肩头,拉着他走向街边一处售卖豆花、包子、油条的摊铺。  

也是,自己再发愁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孔义龙很快就想通了,吃完早餐后更是抢着付钱。  

毕竟,前两天他还说李宅帮了他的大忙,等再见时请喝酒呢?  

结果反倒是昨晚蹭了他一顿饭,实在有些过意不去。  

“孔兄,我一会儿去拜会县令邹老爷,你看带点什么礼物好呢?”  

离开售卖早餐的摊铺,李宅笑着冲孔义龙道。  

“李兄怎会突然想到要去见那邹荀,你有事?”孔义龙疑惑,毕竟,他不久前还被对方训斥,可不想再去触霉头。  

“也没有太大的事情,就是想问问旺财与潘仁的案子啥时候宣判,毕竟受人之托、总要忠人之事嘛。”  

李宅随口解释,其实,什么问案情都是说辞,他去见邹荀最终的目的还是看看对方有没有问题。  

“这个?要不李兄带上一些糕点吧。”  

说到送礼物,礼品太贵的话有贿赂的嫌疑,孔义龙可不想知法犯法,略作沉吟后便如此说道。  

“行啊。”  

李宅点头,在路边购买了几包桂花糕、凤梨酥啥的,与孔义龙一起拎着糕点盒子向县衙走去。  

县衙前门,有孔义龙这个捕头,进入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县大老爷没有案件升堂的话,一般都在后院内宅,李宅想要见他,就必须等丫鬟或师爷通报,就连孔义龙都没有直闯内宅的权利。  

在孔义龙引领下,李宅见到了留着三缕山羊胡,看上去四十多岁,身材略瘦的师爷邹平。  

据说,邹平原本是邹荀年轻时的伴读书童,后来邹荀考取功名当上县令,就将他升为了师爷。  

“孔义龙,你不去调查命案缉拿凶手,怎么带着外人到县衙里来了?”  

邹平翻着小眼,语气并不是太友善。  

“哦,是这样的,我这位朋友有事求见县令邹大人,麻烦师爷您给通报一下。”  

孔义龙挤出笑容,将手中的糕点递给对方。  

“咦,与那钱宗豪体内一模一样的阴邪之气,难道这县太爷真有问题?”  

孔义龙与邹平说话之际,李宅趁机展开灵目神通,他立刻在邹平身上发现了一些淡淡的熟悉气息。  

这应该是他经常接近真凶,才沾染在身上的,并不是自身产生。  

邹平与邹荀关系很近,经常在一起,若他不是?那很有可能就是县令邹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