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7章 蠕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仙女座星系。  

整体看上去和银河系有些相似,同样是盘状结构的旋涡星系,  

但实际上,仙女座星系的直径,还要比银河系大个一点六倍以上。  

身处其中,自然也很难分清自身位于仙女座星系的哪个方位。  

反正吕言左右扫视了一圈,感觉每个方向看起来都差不多,顶多就是光点远近的问题。  

“继续维持这样的外部全景显示模式吗?”  

圆球的声音传来。  

吕言转头望去,面前这个小巧的玩意,实在是忍不住让他想要捏一捏。  

不知道是不是感觉到了吕言的蠢蠢欲动,圆球默默地后移了一段距离,明智地转移话题道。  

“距离我们要去的地方,还有九十七点六光年,你要先睡一觉吗?”  

虽然依旧很远,但与两百多万光年的遥远距离比起来,九十多光年已经称得上是一段微不足道的路程了。  

况且,这也不是圆球故意偏离的。  

一般来说,星系中,恒星与黑洞的比例,大概在10000:1左右。  

可问题在于,黑洞在星系中的分布,并非是间隔一万颗恒星就会有一个黑洞这么简单。  

以银河系为例,其中的上亿个黑洞,绝大多数都分布在银河系的中心区域。  

而仙女座星系,也同样如此。  

这已经是圆球找到的,距离目的地最近的黑洞了。  

“很快就能到了。”  

圆球宽慰了一下,随后操作载具进入光速航行状态。  

技术发展到大神级文明这种程度,进入光速自然不需要什么前期的准备工作,悄无声息地从静止转为极速。  

甚至于呆在小木舟上的吕言,都没有感觉到什么震动或者重力变化。  

只能通过外部那些产生了空间畸变的画面,才能意识到他们正在以宇宙允许的最高速度移动。  

前方发出蓝光的星团中,不时跳出一颗光点,迅速掠过小木舟,汇入后方红色的星团里。  

这种由蓝变红的多普勒效应,倒不会像之前那样令人烦躁,反而莫名的令人感到安心。  

吕言对天文知识不算太了解,却也清楚这一颗颗掠过的光点,都是沿途的恒星。  

值得一提的是,时间在唯物的宇宙中,其实更像是智慧生命设定出来的一种标准,不是什么具体存在的东西。  

因为时间,需要参照物。  

就比如像现在。  

在小木舟的参照系里,就像是睡了一觉,只过了十几个小时,就抵达了九十多光年外的目的地。  

可对于外界来说,他们这艘小木舟,是实实在在地航行了九十多年。  

圆球注意到吕言没有睡觉的意思,便开口说道。  

“要是无聊的话,你可以尝试着用能质转换装置制作一些小玩意,比如被不少文明称作大眼睛的观测设备。  

顺利的话,你应该可以看到两百多万年前的,来自地球上的画面。  

当然了,你制造的时候,体积尽量弄小一点,小木舟上放不了太大的东西。”  

不得不说,从刚接触到现在,圆球对待吕言的态度都友好得找不到什么疏漏。  

吕言将兜里的“削笔刀”掏出来,但却并没有真的开始制作,只是随意地把玩着。  

他自然不是觉得无聊。  

在希腊神话那个世界的时候,几十上百万年都待过来了。  

区区十来个小时的航程,无论是对他,还是对圆球。  

其实都算不上什么。  

“快到了。”  

圆球冷不丁地说道。  

吕言默默地晃悠地一下手臂。  

可以注意到,一直维持着光速航行的小木舟已经开始减速了。  

前方的蓝色星团和后方的红色星团迅速散开,重新变成了漫天星海。  

多普勒效应导致的红蓝两色也是渐渐消退。  

至于说周围的星球分布…好吧,反正吕言也分辨不出来。  

但他的目光,其实也都没有放在周围的星群上。  

大部分注意力,都被远处那台直径超过百万公里的环形装置给吸引了。  

那是一台不可思议的宏伟装置。  

只是说百万公里的话,或许大部分人都没什么概念。  

这么说吧。  

地球的直径,也就只有一点二万多公里。  

毫不夸张地说,这台环形装置足以轻易地容纳九成九以上的行星通过。  

望着远处那座震撼人心的装置,吕言都默默地从小木舟上站了起来,  

很多时候,当一件物品大到一定程度后,它就是美。  

小木舟朝着这台环形装置移动而去,随着距离的拉近,甚至能够感觉到它的精致。  

是的,就是精致。  

很难想象如此庞大的造物,竟然能够精致得找不到一丝缝隙。  

就在这时,一艘球形的飞船朝着小木舟驶来。  

两艘载具接轨后。  

一条体长大约半米,整体像蠕虫,却长着四肢的生物。  

从球形飞船的驾驶舱里弹出,精准地落到了小木舟上。  

四肢蠕虫摊开双臂,狂热地喊道:“神!您终于回来了!奈伊是您最忠实的仆人!”  

吕言略显诧异地望着这只小家伙,似乎不太理解这种科技水平比人类更高的文明,为什么会崇拜所谓的神。  

“这些可爱的小家伙只是为了讨好我。”  

圆球往前移动了一段距离,坦然地接受着对方的跪拜:“对他们来说,哪怕是得到我手中十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