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老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漫长的岁月当中,到底有多少大帝、皇者选择了自斩一刀,入主生命禁区?  

这个问题,没有人能说清。  

或许有的老至尊因为苟延残喘的时间太久,甚至都来不及发动黑暗动乱就神魂瓦解,化作了历史的尘埃。  

但即便是在众多大帝、皇者之中,石皇都属于最顶尖的那一批。  

天地孕育,石中的无上皇,没有等到成仙路开启,就这样被斩杀。  

这是何等惊人的事件,简直震撼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可惜的是,由于不死山凶名赫赫,无人敢踏足,所以也只有那些至尊级别的人物才知道这件事。  

像现在已经抵达不死山外的圣主们,对此还是一无所知。  

在他们眼中,就是不死山中爆发了难以想象的恐怖神战。  

顶多能够猜测到对战双方是吕言和不死山中的至尊,至于具体的人物和战斗结果,他们还没有知道的资格。  

即便没有踏入不死山,他们也能看到不死山深处那帝道法则弥漫的画面,眼看着大半不死山都化作了空白,诸位圣主皆是心惊不已。  

严格说起来,不死山来历神秘,不入轮回,不死为基,只有这个地方才能养活悟道古茶树。  

与须弥山、昆仑山一样,为宇宙本源神山。  

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片连绵的山脉,但实际却是一个整体,想要取走一座山峰,就必须连带着将整片不死山都一起带走。  

可就是这样一座神山,此时竟然有一部分永久的消失了。  

“不死山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姬家圣主连语气都有些轻微的颤抖。  

摇光圣主内心同样无法保持冷静,道:“是那位前辈吗?”  

吕言进入不死山没多久,不死山就出现了这样的变故。  

这是最合理的猜测。  

但,也太过令人震撼。  

他们知道吕言来历不简单,实力强大,却也怎么都想不到竟然能强大到这种程度。  

这可是生命禁区啊。  

这些顶级的大势力对生命禁区都有记载。  

所以他们比平常的修士更清楚生命禁区里到底有什么东西存在。  

如果吕言连那些存在都能击败的话,已经算是仙了吧?  

让他们踏入不死山,又没人敢。  

不死山外围聚集的修士越来越多,都想要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不断有人提出自己的猜测,有人反驳,修士们三三俩俩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想来,只要等到吕言出来,那么大概就能弄清楚不死山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可惜的是。  

一连三天过去,不死山内都是一片死寂。  

更没有见到有人走出来。  

这样的情况,一种说法不胫而走。  

那就是吕言虽然实力盖世,和不死山中的禁忌存在爆发了神战。  

不过作为连大帝都无法荡平的生命禁区,底蕴深厚到难以想象,吕言最终还是陨落在了不死山中。  

毕竟这也不是没有先例。  

没看那些年迈的老圣主寿元将近的时候,选择进入生命禁区搏一线生机,最终也是再也没有走出来过嘛。  

再多一个吕言,大概也不是什么无法接受的情况。  

这种说法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绝大多数修士都离开了此地。  

那些个圣主也不可能一直待在不死山外围枯等。  

大部分都是留下一两个看守的人员,然后各回各家。  

深受瞩目的吕言,此时正在一片广袤的原始森林中游荡。  

他并不知道在不死山外很多人在等他出现。  

当时他取走了石皇的遗物,和不死山里剩余的至尊们交易完之后,就转身准备离开不死山。  

谁知道在即将走出不死山的时候,一脚踏错,被直接传送到了一处陌生的地域。  

这其实是个意外,不死山外围的大帝阵纹虽多,但随着岁月的摧残,早已变得残缺,传送效果很不稳定,没人敢确定会被传送到哪里。  

吕言伸了个懒腰,放眼望去全是一片生机勃勃,古树和原始山脉和谐相处,如龙蛇并立,非常安宁。  

他唯一能确定,就是他已经离开了不死山,至于这里具体是什么地方,他也不确定。  

还是得先找人问问。  

一片干枯的落叶被吕言踩碎,他停下了脚步。  

因为他看到,在他前方不远处,出现了一间简陋的茅草屋。  

看起来年久失修,墙面上破破烂烂,让人怀疑这间茅草屋是不是连遮雨的功能都没有。  

“可恶,住在这种奇奇怪怪的地方,为什么还是有傻子敢跑过来?”  

一道听起来年迈的声线从茅草屋里传出。  

“喂,就是你,外面那个背着石碑的奇怪小子,我这里什么都没有,你要是迷路了就趁着天还没黑赶紧离开。”  

听着这个有气无力,仿佛下一秒就会死掉的年迈声音,吕言挑了挑眉。  

自顾自地朝着茅草屋走去,伸出手将破旧的房门推倒。  

是的,就是推倒。  

说是房门,实际上就是一个搭在门口的木板,根本没有开合的功能,一碰就倒。  

吕言歪着脑袋往屋子里看去。  

一个身穿兽皮大衣的老人瘫坐在床板上,整个看上去就是一副奄奄一息的样子。  

“你这屋子不行。”  

吕言随手拍了拍门梁上抖落的灰尘,笑呵呵地询问道:“这是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