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倒是该让汴京诸公听听,什么是真正的惊雷(2/3)
的消息一样也会被当做这一次的决策被散播出去,反正朝廷这个锅肯定要背下来的。
这对苏学会很重要。
若是朝廷背了这个锅,将会大大影响边民和军队的士气,而西北防御体系亦会出现漏洞。
如此一来,苏学会只要以守卫国土的名义举事,便可以顺势将绥德军军队以及百姓一起争取过来,甚至可以让整个西北的人心也偏向苏学会!
实际上,旧党执政之后,立即废除新法后,原用于西北军事的财政支持被切断,原本已经导致驻军粮饷不足、装备老化,士兵士气进一步低落。
而大宋在河湟地区所推行的屯田、市易等政策,本是边民依托军寨形成稳定的农牧经济,新法废弃之后,这些经济链条早就断裂,边民生计无着,出现“流民四散,田舍荒废”的惨状。
现在若还传出朝廷要放弃绥德军以及河湟地区的消息,那就相当于将神宗时期将领王韶、种谔、苏允等人浴血奋战的结果直接废弃。
旧党弃地政策相当于直接否定了前线将士的牺牲,这不仅将引发百姓的强烈不满,甚至连西军内部,也会爆发出强烈的不满!
而在战略上,河湟、米脂等地是北宋西北边防的屏障,归还西夏后,原宋境边民失去保护,将会直接暴露在西夏军事威胁下。
到时候西夏便可以频繁袭扰边境,边民将被迫逃亡或遭受掠夺,生活陷入动荡。
而失去河湟地区、横山防线的关键据点后,宋军将失去地理优势,被迫退守更脆弱的后方。
士兵面对“无险可守”的局面,作战信心受挫,也将出现“畏战避战”的情绪!
这个时候,苏学会若是振臂一呼,定然有无数愤怒的士兵、愤怒的百姓自愿加入静塞军,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家园!
如此一来,苏学会便会获得大义,不仅不是反贼,还是保家卫国的勇士!
汴京。
崇政殿。
吕公著、范纯仁等人正在与高太后汇报今日要事,当此时,外面有急促惊慌的声音响起。
“报——!八百里加急!西夏梁乙逋联合吐蕃阿里骨,铁鹞子已抵无定河!“
传令官踉跄着摔在青砖上,怀中染血的军报滚出三丈远,堪堪停在吕大防的笏板前。
范纯仁的冠缨剧烈颤抖:“怎会来得这般快.上月不是说西夏还在闹饥荒“
“范相糊涂!“吕大防一脚踩住军报,“自王韶开边、五路伐夏,后那苏允叛贼屠戮西夏诸城,党项人何曾忘过断指之仇!这一次他们是来复仇来了!“
高太后腕间的翡翠念珠突然绷断,碧玉珠子溅在御案奏章间。
她望着阶下匍匐的枢密院承旨:“种谔旧部何在?西军还剩多少粮草?“
“回禀娘娘,前日回报,鄜延路半数军寨已经不足半月粮秣…“
承旨的额头抵着冰凉的砖缝,“…前些时日绥德城士兵闹了一番,昨日米脂寨还杀了不少闹事的士兵…“
高太后顿时心惊,道:“从鄜延路至汴京甚远,岂不是说现在已经断粮数日了?
若是如此,怎么能够抵挡住那如狼似虎的党项人吐蕃人?这下子该如何是好啊!”
她透过珠帘看向阶下诸公,却见诸公皆露出为难之色,顿时心下凉了一大截。
她忽而想起了那个什么时候都淡定自若的年轻人,若是他在的话,恐怕不会这般吧?
此时吕大防忽而道:“依臣看,这些地方就不该强自守着,那本来便是西夏人的土地,元丰年间为争这几个寨子,饿殍何止十万!现在西夏人想要,拿去便是,何必跟他们再打生打死!”
吕公著突然暴起,三品紫袍撞翻了青铜雁鱼灯:“祖宗疆土,岂可尺寸与人!
当年司马公迫于形势归还葭芦寨,至今陇右父老犹唱《遗民泪》!“
他拾起染血的军报,指节几乎掐破黄麻纸,“这上面写着西夏要的是米脂、浮图、安疆等寨!这些可都是战略要地啊,失去了这数寨连起来的区域,横山战略节点尽失,大宋危矣!“
“吕相莫要危言耸听!“范纯仁的笏板重重敲在蟠龙柱上,“那几个寨子元丰之前还是属于党项人的,也不见我大宋怎么着了,怎么这会儿党项人要拿回去,大宋就危了?“
吕公著怒目圆睁道:“这怎么能比…”
“啪!“
高太后的护甲拍在神宗御批的《熙河舆图》上,惊得鎏金烛台里的蜡泪泼进兰州地界。
她盯着吕公著袍角沾染的蜡渍:“吕相是要学苏允造反,还是想学王安石祸国?“
吕大防的嘴角微微抽动。
他瞥见范纯仁、吕大防尽皆瞄着自己,神色似笑非笑,他还没有反应过来,吕大防突然撩袍跪倒:“臣请效法富郑公当年澶渊故事,暂弃诸寨以全大局!“
“吕晦叔!“吕公著猛地扯断腰间玉带,三梁进贤冠歪斜着露出鬓角白发,“当年你我在先帝榻前立过血誓!“
他颤抖的手指戳向舆图某处,那里正是苏允当年大破西夏的银州城。
范纯仁突然幽幽开口:“《贞观政要》有载,魏征谏太宗弃灵州“
“准奏。“高太后闭眼捻动不存在的念珠,“吕公著年老昏聩,着罢同平章事,即日出知扬州。“
吕公著愕然不语,随后走出崇政殿,出了殿外,摘下官帽掷向御阶。
天下飘起鹅毛大雪,冠顶的银丝
这对苏学会很重要。
若是朝廷背了这个锅,将会大大影响边民和军队的士气,而西北防御体系亦会出现漏洞。
如此一来,苏学会只要以守卫国土的名义举事,便可以顺势将绥德军军队以及百姓一起争取过来,甚至可以让整个西北的人心也偏向苏学会!
实际上,旧党执政之后,立即废除新法后,原用于西北军事的财政支持被切断,原本已经导致驻军粮饷不足、装备老化,士兵士气进一步低落。
而大宋在河湟地区所推行的屯田、市易等政策,本是边民依托军寨形成稳定的农牧经济,新法废弃之后,这些经济链条早就断裂,边民生计无着,出现“流民四散,田舍荒废”的惨状。
现在若还传出朝廷要放弃绥德军以及河湟地区的消息,那就相当于将神宗时期将领王韶、种谔、苏允等人浴血奋战的结果直接废弃。
旧党弃地政策相当于直接否定了前线将士的牺牲,这不仅将引发百姓的强烈不满,甚至连西军内部,也会爆发出强烈的不满!
而在战略上,河湟、米脂等地是北宋西北边防的屏障,归还西夏后,原宋境边民失去保护,将会直接暴露在西夏军事威胁下。
到时候西夏便可以频繁袭扰边境,边民将被迫逃亡或遭受掠夺,生活陷入动荡。
而失去河湟地区、横山防线的关键据点后,宋军将失去地理优势,被迫退守更脆弱的后方。
士兵面对“无险可守”的局面,作战信心受挫,也将出现“畏战避战”的情绪!
这个时候,苏学会若是振臂一呼,定然有无数愤怒的士兵、愤怒的百姓自愿加入静塞军,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家园!
如此一来,苏学会便会获得大义,不仅不是反贼,还是保家卫国的勇士!
汴京。
崇政殿。
吕公著、范纯仁等人正在与高太后汇报今日要事,当此时,外面有急促惊慌的声音响起。
“报——!八百里加急!西夏梁乙逋联合吐蕃阿里骨,铁鹞子已抵无定河!“
传令官踉跄着摔在青砖上,怀中染血的军报滚出三丈远,堪堪停在吕大防的笏板前。
范纯仁的冠缨剧烈颤抖:“怎会来得这般快.上月不是说西夏还在闹饥荒“
“范相糊涂!“吕大防一脚踩住军报,“自王韶开边、五路伐夏,后那苏允叛贼屠戮西夏诸城,党项人何曾忘过断指之仇!这一次他们是来复仇来了!“
高太后腕间的翡翠念珠突然绷断,碧玉珠子溅在御案奏章间。
她望着阶下匍匐的枢密院承旨:“种谔旧部何在?西军还剩多少粮草?“
“回禀娘娘,前日回报,鄜延路半数军寨已经不足半月粮秣…“
承旨的额头抵着冰凉的砖缝,“…前些时日绥德城士兵闹了一番,昨日米脂寨还杀了不少闹事的士兵…“
高太后顿时心惊,道:“从鄜延路至汴京甚远,岂不是说现在已经断粮数日了?
若是如此,怎么能够抵挡住那如狼似虎的党项人吐蕃人?这下子该如何是好啊!”
她透过珠帘看向阶下诸公,却见诸公皆露出为难之色,顿时心下凉了一大截。
她忽而想起了那个什么时候都淡定自若的年轻人,若是他在的话,恐怕不会这般吧?
此时吕大防忽而道:“依臣看,这些地方就不该强自守着,那本来便是西夏人的土地,元丰年间为争这几个寨子,饿殍何止十万!现在西夏人想要,拿去便是,何必跟他们再打生打死!”
吕公著突然暴起,三品紫袍撞翻了青铜雁鱼灯:“祖宗疆土,岂可尺寸与人!
当年司马公迫于形势归还葭芦寨,至今陇右父老犹唱《遗民泪》!“
他拾起染血的军报,指节几乎掐破黄麻纸,“这上面写着西夏要的是米脂、浮图、安疆等寨!这些可都是战略要地啊,失去了这数寨连起来的区域,横山战略节点尽失,大宋危矣!“
“吕相莫要危言耸听!“范纯仁的笏板重重敲在蟠龙柱上,“那几个寨子元丰之前还是属于党项人的,也不见我大宋怎么着了,怎么这会儿党项人要拿回去,大宋就危了?“
吕公著怒目圆睁道:“这怎么能比…”
“啪!“
高太后的护甲拍在神宗御批的《熙河舆图》上,惊得鎏金烛台里的蜡泪泼进兰州地界。
她盯着吕公著袍角沾染的蜡渍:“吕相是要学苏允造反,还是想学王安石祸国?“
吕大防的嘴角微微抽动。
他瞥见范纯仁、吕大防尽皆瞄着自己,神色似笑非笑,他还没有反应过来,吕大防突然撩袍跪倒:“臣请效法富郑公当年澶渊故事,暂弃诸寨以全大局!“
“吕晦叔!“吕公著猛地扯断腰间玉带,三梁进贤冠歪斜着露出鬓角白发,“当年你我在先帝榻前立过血誓!“
他颤抖的手指戳向舆图某处,那里正是苏允当年大破西夏的银州城。
范纯仁突然幽幽开口:“《贞观政要》有载,魏征谏太宗弃灵州“
“准奏。“高太后闭眼捻动不存在的念珠,“吕公著年老昏聩,着罢同平章事,即日出知扬州。“
吕公著愕然不语,随后走出崇政殿,出了殿外,摘下官帽掷向御阶。
天下飘起鹅毛大雪,冠顶的银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