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决断(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民论从文彦博手上拿过来,果然'天下非君私有,乃万民共有',还有'荫官之制譬如大树生虫,当伐其枝干以救根本'两句赫然入目!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吕公着神色骇然看向高太后,道:「这是要造反啊!太后!  

臣建议,立即查禁苏学会,将核心骨干人员下狱审查,撤销梅林学院,查禁苏学书籍,彻底消除苏学流毒的影响,将苏学门人调离重要岗位,贬谪出京!」  

文彦博闻听吕公着的话,脸上顿时有了喜意。  

但反而是一直对苏允抱有警惕之心的高太后,这会儿却是有些犹豫,道:「是不是有些反应过度了些,不过是一学会而已,学子们年轻气盛,一腔热血为国家,也是情有可原嘛。」  

文彦博闻言变色道:「娘娘当真要坐视山河倾覆吗!「  

文彦博的拐杖重重杵在地上,这位八旬老臣须发戟张,浑浊眼底迸出刀锋般的寒光。  

「当年王安石改易祖宗法度,尚知用《三经新义》裹层儒皮;  

如今苏学会宵小竟敢将孟轲'民贵君轻'之说奉为圭臬!  

——这是要掘赵宋社稷的根基啊!「  

他颤巍巍的指着《格物致知录》,泛黄纸页间密密麻麻标注着田亩测算图示。  

「看看这些狂徒教百姓算什麽?算官田与私田的比例,算州县仓廪的虚实!梅林书院夜盗衙署案牍,与唐末朱温遣牙兵窃取节度使印信何异?「  

见高太后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腕间佛珠,文彦博突然起身,颤颤巍巍跨前两步,苍老身躯几乎撞翻御前香炉:「仁庙朝贝州王则作乱,臣三日破城;  

庆历八年禁中兵变,臣夤夜镇守大庆殿——如今这苏学会比王则狡诈百倍,比夏竦馀党阴毒千倍!  

娘娘若还念着章献明肃太后垂帘时三司使程琳清查田赋引发的荆湖民变,就该即刻下诏「  

话到此处戛然而止,文彦博深揖及地时,官帽险些滑落:「臣这把老骨头葬在御史台狱车底下无妨。  

可大宋九重宫阙要是被'均田''废荫'的邪火烧成白地,史笔如铁,后世只会记得是娘娘纵容了这群披着儒衫的豺狼!」  

高太后被文彦博激烈的态度吓了一跳,好在有珠帘在前挡住他的神情,让她可以收拾一下自己的惊慌,她看了一下文彦博呈上的密奏平铺在案头。  

目光掠过「苏学会」「均田制」「夜抄田册」等字眼时,眉心微不可察地一蹙。  

如今暗涌的局势与之前王安石变法的躁动何其相似——但这次,激进的火星竟从她亲手扶持的旧党根基下窜起。  

她不动声色地将奏摺合上,对阶下的吕公着淡淡道:「文潞公既已提醒,晦叔便依制查办罢。」  

吕公着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娘娘果然对文彦博还是那般信任!  

高太后临朝称制期间,因文彦博的四朝元老身份和稳定朝局的威望,对其极为信任。  

所以当文彦博指出苏学会威胁士大夫阶层利益时,高太后迅速采取行动,派宦官窦年安调查梅林书院,并默许自己提出对苏学会的限制措施。  

吕公着顿时有些无可奈何,他全力辅助高太后临朝三年,但依然比不过高太后对于文彦博的信任。  

不过他也知道,高太后这种信任源于文彦博曾与司马光共同辅政的经历,以及他在仁宗丶英宗朝平定兵变丶整顿吏治的功绩。  

吕公着拱手低头,道:「是,娘娘。」  

见得吕公着领命,高太后舒了一口气,然后对文彦博道:「文潞公,查抄苏学会,可能会引起士子暴乱,还得你稍微看顾一些,你德高望重,必可镇住这些年轻士子。」  

文彦博点头道:「老臣直接去太学坐镇!」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