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猛男苏允(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么?”  

赵顼眉头挑了挑,心里莫名有些暗爽。  

张璪怒道:“苏允有怎么敢跟官家比?”  

蔡确点头道:“苏允自然比不了官家,但是当年韩忠献主政西北事务的时候,也不过二十来岁年纪,时人称小韩相公,难道我们也要说韩忠献年纪太小,担当不了大事么?”  

张璪反驳道:“忠献公当年已经是接近三十,而且他当时已经是知制诰、知审刑院,且当年便被任命为益、利两路体量安抚使,获赐三品服,年纪虽然也算轻,但已经是朝廷重臣矣,又岂是现在的苏允能比的?”  

蔡确点头笑道:“可是当年的忠献公主政西北,所担任的差遣乃是陕西安抚使,陕西六路尽皆在他治下。  

苏允自然是比不上当年的忠献公资历深,但所要担任的不过是陕西六路之一的鄜延路经略使,职责跟陕西路安抚使又如何能够相提并论?”  

张璪被蔡确一一反驳,心里是又气又恼,有心想要说韩琦当年不就是太年轻,因此遭受大败,但又及时止住了。  

韩琦虽然死了,但他长子韩忠彦乃是如今的礼部尚书,这话若是说出,定然是要得罪人的。  

而且官家父子尽皆受恩于韩琦,自己若是抨击韩琦,官家势必也要不悦。  

这福建子真不当人子!  

先是拿官家来堵自己的嘴,现在又拿韩琦来堵自己的嘴,真是气煞我也!  

赵顼见张璪被堵得满脸通红,他也知道有些不妥,苏允的官职的确是有些低了,而且鄜延路就是与西夏对抗的第一线,贸然让一个年轻人上去,的确是不太妥当。  

赵顼赶紧打圆场,道:“好了好了,大家有什么意见就说,不用这般劳气,王卿,你觉得呢?”  

王珪此前半闭着眼睛,此时赵顼问他,他才抬眼呵呵一笑道:“朝廷用人,自然也有破格拔擢的时候,本不足奇。  

只是,永乐城之败后,朝廷需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边境最好是莫要生事。  

年轻人有斗志有志向,自然是好事情,就怕为了功劳主动生事,到时候可就不好收拾咯。”  

此话一出,赵顼顿时脸上变色。  

永乐城是他心里的痛,想起葬身在那的二十万军民,赵顼心中便隐隐作痛起来,亦是对战争有了畏惧之心。  

蔡确瞟了一眼王珪,心里骂道:“这三旨相公,当真是老奸巨猾!”  

不过蔡确却不再多说,因为此话一出,苏允的经略使之位是没有希望了。  

果然,赵顼想了想道:“诸公所说都有道理,苏允是该重用,但仍需多加历练。  

这样吧,升他为鄜延路都总管,权责高上一些,但上面有老成持重的经略使看着,不至于生事,也足够他学习许多东西了。  

不过差遣上给不了多大的封赏,那俸禄上还是得多加补偿,朕想拔擢他为朝散郎,赐五品官服加起居舍人,诸公觉得可否?”  

章惇盘算了一下,寄禄官阶升了两级,还算是不错,不过最大的收获还在于获赐五品官服,虽然说没有什么实权,但这意味着一种政治恩宠。  

宋朝的官服制度相当严格,而越级赐予官服,这是一种极大的荣耀,代表着一种政治恩宠,当年韩琦便被屡屡赐予越品官服。  

而这个象征意义极大,而且,在官场当中,亦是有实际作用的。  

你明明是六品官,但却穿了五品官服,别人一看,嚯,这是皇帝罩着的人啊,如此一来,在话语权上便有了天翻地覆的区别了。  

至于起居舍人这个差遣,也作用不小,虽然没有实际执行,但加上了就是一种资历,以后从西北回来,便可以越过这个职位,直接往上走了。  

嗯,算下来,差遣往上走了半级,寄禄官阶上了两阶,一个增加资历的起居舍人,以及获赐五品官服…收获满满!  

不过章惇亦是有些后怕,这打下来了是军功,可看战斗过程,那可真是惊险。  

那二三百人的士卒,被党项骑兵一冲就散,直接被撵着收割首级,但凡苏允没有真本事,可能送回来的便是苏允的无头尸身了。  

章惇忽而有些头疼,这升官是好事,但回去怎么跟女儿说这事儿呢?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