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官家,我送您一个熙宁变法(3/3)
之事,也不过是让朝廷每年多了一千余万贯的收入。
而苏允搞了一个地洞子,首年便有将近六百万贯的收入,而且还仅仅是个开始,明年若是继续扩大,岂不是能够顶得上一个变法?
赵顼定了定心神,道:“听孙大伴说,你愿意将这菜洞子给…朕?”
苏允笑着点点头道:“此事本来便是为了解决蔡村贫困根源,没想到效果这么好,蔡村有个一成的股份,足够蔡村摆脱贫困了,过上极为富裕的生活了,再多可能就不合适了。”
赵顼道:“那苏卿没有想过自己留着么,毕竟这可是你一手做出来的产业。”
苏允摇摇头道:“官家对微臣之恩德,又岂是这些腌臜物可以相报的。”
赵顼想起自己对苏允的提拔跟重视,顿时觉得自己值得了,对苏允也是愈加满意起来,想起来苏允对苏轼兄弟两个的厚待,也是觉得苏允果然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之人。
“好好,苏卿,你很好,这份产业朕也不好全部收下,给你三…嗯,两成。
其余七成纳入内藏库,这两成朕保证没有谁敢动你的,是可以留给你子子孙孙的。”
赵顼心里忽而有些心疼,两成啊,那可是每年至少一百二十万贯啊!
却听得苏允笑道:“官家,微臣是真心诚意想要献给您的,微臣真不缺钱。
臣在黄州有个小酒楼,而且在京城也有一份收入不少的产业,加起来每年也有几十万贯的收入。
别说微臣现在只有自己跟妻子二人,就算是生十几个孩子,也是不完的。
但是官家您可就不同了,您这钱拿着也是拿来在公事上,再多都不嫌多,您就收下吧。”
赵顼闻言眉眼舒展,舒畅笑了起来,道:“好好,苏卿,朕没有看错人,好好!”
苏允见赵顼眉开眼笑,他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份产业交给赵顼,苏允是一点不觉得可惜。
赵顼的时间不多了,等到赵顼驾崩,那高太后执政后,局面是好还是坏,苏允自己也不敢肯定。
这份产业太大,觊觎的人太多,强行留在手上,到时候反而容易是祸害,还不如送给赵顼,做个人情。
以赵顼的心性,他必然不会亏待自己,这几年能升多高就升多高,到时候去地方上,也不用过得太憋屈。
毕竟去地方上当知州,跟去当个小知县,那待遇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
苏允回去寻蔡族长说了此事,蔡族长很是担忧,
苏允温言劝慰道:“官家还要靠你们蔡氏经营这地洞子呢,肯定不会亏待你们。
不过你须得管束好蔡氏族人,守好这份产业,也要注意子弟的管教,别让人利用了不肖子弟夺了这份产业。”
蔡族长叹息了一声,道:“这份产业明明是您一手置办出来的,您却一点也没有落着好处…”
苏允摆摆手笑道:“我的好处在他处,不在钱上。”
苏允离开崇政殿之后,赵顼乐得在殿中来回踱步,好一会之后,忽而对孙思恭道:“孙大伴,你说朕要怎么奖赏苏卿?”
这话问得连孙思恭也有些茫然,想了一会才道:“要不,给他叔父苏辙升升官?”
赵顼顿时有些不满,道:“上次苏卿写书的功劳,我已经给了苏子由了,这次不能再给他了。”
孙思恭苦笑道:“那总不能给章子厚以及苏子瞻吧?”
赵顼气道:“怎么就不能给居正了?”
孙思恭苦笑道:“苏大家入仕才几个月,已经从宣义郎升为宣德郎,而且还是南衙二号人物,再升的话,恐怕会有非议。”
赵顼呵呵一笑道:“若是无功也就罢了,居正这等功劳,朕给他升个官都还有人来多嘴,那朕倒是要问问他,他给朝廷做了什么贡献,才有现在的官职!”
孙思恭顿时不敢说话了,今上登基以来,破格提拔的人不少,像苏允这样的有大功劳的人,若是都不提,那才是奇了怪了。
只听赵顼道:“孙大伴你说,朕让居正当个承议郎,你看如何?”
孙思恭顿时瞪大了眼睛。
(本章完)
而苏允搞了一个地洞子,首年便有将近六百万贯的收入,而且还仅仅是个开始,明年若是继续扩大,岂不是能够顶得上一个变法?
赵顼定了定心神,道:“听孙大伴说,你愿意将这菜洞子给…朕?”
苏允笑着点点头道:“此事本来便是为了解决蔡村贫困根源,没想到效果这么好,蔡村有个一成的股份,足够蔡村摆脱贫困了,过上极为富裕的生活了,再多可能就不合适了。”
赵顼道:“那苏卿没有想过自己留着么,毕竟这可是你一手做出来的产业。”
苏允摇摇头道:“官家对微臣之恩德,又岂是这些腌臜物可以相报的。”
赵顼想起自己对苏允的提拔跟重视,顿时觉得自己值得了,对苏允也是愈加满意起来,想起来苏允对苏轼兄弟两个的厚待,也是觉得苏允果然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之人。
“好好,苏卿,你很好,这份产业朕也不好全部收下,给你三…嗯,两成。
其余七成纳入内藏库,这两成朕保证没有谁敢动你的,是可以留给你子子孙孙的。”
赵顼心里忽而有些心疼,两成啊,那可是每年至少一百二十万贯啊!
却听得苏允笑道:“官家,微臣是真心诚意想要献给您的,微臣真不缺钱。
臣在黄州有个小酒楼,而且在京城也有一份收入不少的产业,加起来每年也有几十万贯的收入。
别说微臣现在只有自己跟妻子二人,就算是生十几个孩子,也是不完的。
但是官家您可就不同了,您这钱拿着也是拿来在公事上,再多都不嫌多,您就收下吧。”
赵顼闻言眉眼舒展,舒畅笑了起来,道:“好好,苏卿,朕没有看错人,好好!”
苏允见赵顼眉开眼笑,他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份产业交给赵顼,苏允是一点不觉得可惜。
赵顼的时间不多了,等到赵顼驾崩,那高太后执政后,局面是好还是坏,苏允自己也不敢肯定。
这份产业太大,觊觎的人太多,强行留在手上,到时候反而容易是祸害,还不如送给赵顼,做个人情。
以赵顼的心性,他必然不会亏待自己,这几年能升多高就升多高,到时候去地方上,也不用过得太憋屈。
毕竟去地方上当知州,跟去当个小知县,那待遇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
苏允回去寻蔡族长说了此事,蔡族长很是担忧,
苏允温言劝慰道:“官家还要靠你们蔡氏经营这地洞子呢,肯定不会亏待你们。
不过你须得管束好蔡氏族人,守好这份产业,也要注意子弟的管教,别让人利用了不肖子弟夺了这份产业。”
蔡族长叹息了一声,道:“这份产业明明是您一手置办出来的,您却一点也没有落着好处…”
苏允摆摆手笑道:“我的好处在他处,不在钱上。”
苏允离开崇政殿之后,赵顼乐得在殿中来回踱步,好一会之后,忽而对孙思恭道:“孙大伴,你说朕要怎么奖赏苏卿?”
这话问得连孙思恭也有些茫然,想了一会才道:“要不,给他叔父苏辙升升官?”
赵顼顿时有些不满,道:“上次苏卿写书的功劳,我已经给了苏子由了,这次不能再给他了。”
孙思恭苦笑道:“那总不能给章子厚以及苏子瞻吧?”
赵顼气道:“怎么就不能给居正了?”
孙思恭苦笑道:“苏大家入仕才几个月,已经从宣义郎升为宣德郎,而且还是南衙二号人物,再升的话,恐怕会有非议。”
赵顼呵呵一笑道:“若是无功也就罢了,居正这等功劳,朕给他升个官都还有人来多嘴,那朕倒是要问问他,他给朝廷做了什么贡献,才有现在的官职!”
孙思恭顿时不敢说话了,今上登基以来,破格提拔的人不少,像苏允这样的有大功劳的人,若是都不提,那才是奇了怪了。
只听赵顼道:“孙大伴你说,朕让居正当个承议郎,你看如何?”
孙思恭顿时瞪大了眼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