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汴京,汴京(5K大章,晚上还有)(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国寺附近,有一道以大相国寺为名的桥梁,过了桥,便看到了大相国寺了。  

阿回过了桥抬头一看,顿时脱口而出:“好一座大刹!”  

的确是一座大刹,这大相国寺的主要建筑是沿着中轴线建起来一派宫殿样式的建筑物,但其占地面积多达五百亩,端的是气势恢宏!  

入了山门,里面人声鼎沸,不像是个寺庙,倒像是个大规模的集散市场。  

实际上也是如此,这里就是汴京城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  

在很多人心目中,一个寺庙就该是安静祥和的,但北宋的大相国寺想来并非如此。  

大相国寺忙得很。  

这里是四方使节来访必须打卡的地方,很多使节都是大相国寺在招待的;  

而且每年皇室都会在大相国寺做祈祷、祭拜之类的活动;  

而每月每逢初一十五,以及八八日、十八日、二十八日三日,加起来五次对外开放,允许平民百姓进入寺庙里面进行交易。  

苏允与阿回从大门进入,顿时扑面而来一股猫狗粪便的味道,阿回嗷的一声捂住了鼻子,嫌弃道:“好臭好臭!”  

两人一看,大门内外空地处搭着大大小小的、颜色不一的帐篷,每个帐篷里面都有许多的猫猫狗狗,甚至有许多不知道叫什么的小动物,帐篷里的老板在不断地叫卖。  

好嘛,这里算是宠物市场了。  

苏允与阿回逛去天王殿、佛殿、资圣殿,三殿门口俱都有三个非常大的庭院。  

庭院里亦是临时搭起各种各样,颜色不一的帐篷,这里是百货日用品的交易区域,贩卖糖果,草席,弓箭等等。  

周围两旁的廊庑中的全是地摊儿,两人过去看了一下,却是大多卖刺绣的,而卖货的人也是奇特,却是一些尼姑。  

阿回好生奇怪,问了一下,却是旁边绣巷的,说是里面居住着大量的尼姑,她们带领徒弟,日夜赶工,然后拿到相国寺的集市上售卖。  

这摊子的老尼姑得意介绍道,她们的刺绣,不仅得到宫廷,寻常百姓的喜爱,各国商人以及使节,也常常专门过来购买呢。  

苏允看了一下这些刺绣,的确是绣的很好,只是苏允觉得有些怪怪的。  

这大宋朝的和尚尼姑都不干正事儿啊。  

这大相国寺的和尚,不仅把寺庙开放给百姓做生意,他们还要收摊位费,然后将这些钱再拿来放高利贷。  

而尼姑呢不吃斋念佛,反而一门心思搞刺绣挣钱,还跑和尚的地头上来做生意。  

苏允颇为感慨,这大宋朝处处弥漫着一股接地气的气息,无论是皇家也好,各种出家人也罢,都有这种感觉。  

比起其他朝代,宋朝的皇家当真是很接地气,什么皇宫扩建要拆民房,民众反对,那就不建了,甚至将皇宫的花园开放出来给百姓游玩,放别的朝代你敢想?  

两人逛到了大相国寺后面,这里的人少了许多,而且逛的人明显档次高了许多,看得出来不少都是文人雅士,因为这里卖的是古玩收藏品古书,古画之类的,还有各地官员带来的土特产,香料等物品。  

然后在一处角落中,也支着许多的摊子,什么测字算卦,阴阳风水,五花八门,无奇不有,穿着亦都是道士服装。  

苏允又再次感慨,这大相国寺的和尚们是真够包容啊,尼姑也就罢了,都是拜佛祖的,他们竟是连道士都放进来了。  

阿回道:“阿允,我们要在这里做买卖么?”  

苏允摇了摇头,道:“我们就不跟他们抢这些生计了,今日就是带你过来逛逛,熟悉熟悉环境,以后在这里住了,以后有什么想买的,你自己就可以过来。”  

阿回好奇道:“我们要在这里租房么?这里会不会太嘈杂了些?”  

苏允笑道:“这里只是靠近大相国寺的地方稍微嘈杂些,往里面走一些,大约也是比较幽静的。”  

阿回点点头,跟在苏允身后,出了大相国寺后,往巷子里面钻去。  

果然,拐了两个弯后,嘈杂的声音便消失了,变得十分幽寂起来。  

阿回喜道:“这里真是不错,往里一些很安静,往外一些很热闹,想要安静就待家里,想要热闹就去大相国寺,真好,真好!”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