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萌生去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难道是冲自己而来的?  

苏允摇了摇头。  

自己不过写了几首词,长得好看一些,又有什么了不起的。  

至于李常所说的‘才比韩忠献’的话云云,有的人可能会重视,但有的人也不过当做笑话来看。  

虽然说韩琦自身的功业也好,操守也罢,还有其为相的能力,没有一样是宋朝名相中的顶尖。  

大宋建国以来百余年,宰执何止数百,但绝大多数人只能风光于一时,离职之后,免不了人走茶凉、家道中落的下场。  

而韩琦却是把官做到人臣之极限的同时,还能将子孙后代安排得明明白白。  

韩琦历经仁宗、英宗、神宗的北宋三朝元老,不但将相州韩氏打造成北宋第一名门,甚至还有人称之为中国最后的士族。  

不得不说,这位做官的本事着实是厉害到了极致,在大宋朝里也找不到几个能够与其媲美的。  

那李常就因为这苏允作了几首词,便敢夸他‘才比韩忠献’?  

这在有些人眼里就是个笑话罢了!  

苏允对自己的认知还是很清晰的,至少对自己名气的认知很清晰。  

所以他得出了一个结论:礼下于人,将有所求。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苏允在张掌柜的带领下进入九江楼,廊桥之上,那些迎宾的姐儿们的眼神何止是拉丝了,若不是都知道今夜的聚会非同小可,这些姐儿们可能都要一个个扑上来了。  

苏允觉得自己就是误入盘丝洞的唐僧,这些姐儿一个个恨不得将自己给吞了,看着也忒是吓人。  

穿过一路的蜘蛛精,终于进入九江楼的大堂之内,苏允的出现,顿时令得满堂的人纷纷回头观望,连台上的李丽华都无人观看了。  

李丽华什么时候看不得,但江右苏郎可不是说想看就能看的。  

苏允见得大堂之内数百人齐唰唰看着自己,心下倒是没有特别紧张,笑着做了个罗圈揖,有不少人纷纷点头,这江右苏郎为人倒是谦逊。  

台下第一排中间处的主席,中间有一个神情闲适的中年人,转身看来颇有鹰视狼顾之感,苏允有感,看过去,两人视线交接,苏允笑着与其点点头。  

这位…想必就是那个鄂州的录事参军了吧?  

张掌柜低声在苏允耳边道:“苏公子,这位便是鄂州洪都曹。”  

苏允心中了然,果然如此啊。  

洪都曹朝苏允这边招招手,示意苏允过去。  

张掌柜赶紧道:“苏公子,我们给您安排的位置就在前边。”  

苏允点点头,迈步朝前面走去,走到第一排,然后与洪都尉拱手行礼道:“晚生见过洪都尉。”  

洪都尉安坐椅子,抬眼看了一下苏允,不咸不淡道:“倒是长得好人才,坐下吧。”  

苏允诧异地看了一下这个洪都尉,心道一个录事参军,在一州百姓面前,自然是可以破家的大官。  

但你在我面前摆什么谱,我二位叔父,虽然现在被贬谪,但也是做过大官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又何苦这般作态?  

忽而苏允心中一动,脸上露出笑容,点头道:“是。”  

随后走了几步,坐到了张掌柜安排的座位中。  

此时主席上尚有几位看着亦是官场之上的人,不过洪都曹没有给苏允介绍,所以苏允只是与他们拱拱手就算是见礼了,只是这几位连手都没有抬,只是冷眼看着苏允。  

苏允只是礼貌地笑着,神色也并无尴尬之色。  

到了此时,苏允如何不知道,这洪都尉对自己的敌意颇深。  

这几位官位定然比洪都尉低,他们自然要看洪都尉的脸色,他们甚至连正常的礼仪都能不顾,说明这洪都尉曾在他们面前表达对自己的敌意!  

苏允快速地梳理了一下自己到黄州之后的所作所为,发现并没有与鄂州这边有太多的交集。  

唯一有交集的地方可能就是九江楼,但自己与九江楼这边亦没有冲突,不过是正常的谈出场费罢了。  

所以,不可能是自己得罪了这洪都尉!  

所以…事情就很明显了。  

这洪都尉,是新党的人!  

他就算是不是新党专门派来对付自己的,也至少是新党的人,只有新党的人才可能对自己有这么大的敌意。  

或者说,不是针对自己的敌意,而是针对自己的叔父苏轼的敌意!  

所以,九江楼的半成股份或许也是这洪都尉的阴谋了,若是自己耐不住诱惑,将半成股份收下,那么届时这污名便按到了苏轼的头上了。  

——苏子瞻自甘堕落开青楼了!  

好家伙。  

宋朝的士大夫经商倒不是什么出奇的事情,但士大夫开青楼的话,那可能就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了,而苏子瞻的清名可能就此被彻底污了,以后也再无回朝堂的希望了。  

这一招可真是毒啊。  

想及至此,苏允的眼神蒙上一些阴翳。  

这九江楼屡屡招惹自己,恐怕也不是那么简单了,这一步步的将自己给诓了进来,原来是在这里等着我呢。  

苏允心中有些自嘲,自己还道新党的反应速度太慢了呢,没想到人家早就开始下手了,而且下手还如此阴狠,若不是自己没有太大的贪心,还真是要被人给算计进去了。  

而且…差点就害了苏轼。  

苏允叹了一口气。  

忽然就生了去意了。  

或许自己也该走了,没有自己,苏轼可能就是吃一点苦头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