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利益之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苏轼沉思了许久之后,感慨道:“汉末本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之纷繁局面,你这前三回,竟是将事态给理顺了,按照这般写下去,这本书倒是有可观之处,就是…”  

苏轼忽而闭口不言。  

苏允抬头看苏轼,道:“就是什么?”  

苏轼嘿嘿一笑:“就是有些少了,你得抓紧写,每写好一回,都得先让我把把关。”  

苏允闻言笑道:“好看?”  

苏轼点头道:“有点意思,不多。”  

苏允闻言撇嘴道:“那就算了,你读你的汉书去。”  

苏轼呵呵一笑道:“你汉书先不抄了,先读三国志罢。”  

说完背着手慢悠悠出门去了。  

苏允见状嗤笑了一声。  

喜欢看就喜欢看嘛,我写的又不是金瓶梅,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  

苏允嗤笑了一番苏轼的假道学,正想继续埋头于三国志之中,阿回却来了。  

苏允指了指椅子,道:“碗筷在那里。”  

阿回却道:“九江楼的张掌柜来了。”  

苏允茫然抬头,道:“他来作甚?”  

不等阿回回答,他自己先笑了起来,道:“这阵子真是忙昏了头,忘了跟九江楼那边约好了去一趟的,怎么都这么好些天才来?”  

他跟着苏辙学了好几天的孟子,这会儿又研究了三国志写三国演义好几天,加起来都十天时间了,张掌柜怎么这么沉得住气?  

苏允却是不知道,之所以拖了这么些天,是因为九江楼内部几股力量的相互博弈的原因罢了。  

按理来说,苏允算是张掌柜请去的人,本该让张掌柜来安排诸多事宜。  

但丽华苑的李丽华认为,苏允是她与张掌柜一起请来的,因此丽华苑也应该分一杯羹。  

至于怎么分这杯羹,自然是有办法的。  

这回肯定是要往大里办的,会请来鄂州、黄州的诸多有名望的读书人、豪绅、富商大贾等人一起来。  

那么,里面的门道就很多了。  

一是让谁去请。  

比如说让丽华苑来负责请一部分的客人,一楼三苑都有自己的客人群体,丽华苑请来的客人的花销收入便算是丽华苑的,这是当下的好处。  

而这些客人被邀请来给苏允作陪,他们会觉得很有面子,也会因此对邀请他们来的人很满意,那以后自然会捧着丽华苑,这是以后的收入。  

其次是这种大型的活动,前楼的姑娘们肯定是不太够资格的,这时候自然便要三苑的姑娘来撑台面了。  

这种大型活动肯定是需要三苑一起出马的,但就算是一起出马,也有个主次之分。  

主陪的可以上主桌,也就是坐在此次主角的身边,成为万众瞩目的存在,若只是副陪什么的,可能就得委委屈屈的坐副桌了。  

而且不还得有演出么,副陪要在前面暖场,而主陪却是可以压轴,这里面的区别也是很大的。  

总而言之,这看似举办一个活动,但谁能够拿到这里面的举办权,谁便能够利益最大化,甚至可以决定以后他们在九江楼里面的地位。  

李丽华想要将这主办权给拿过去,最不济也要拿到邀请客人以及主陪的权利,但张掌柜哪里肯?  

这次活动是他跪着从苏允那里求来的,你李丽华张张嘴就想把这么大的一块肥肉给抢了?  

然而,张掌柜虽然不乐意,但还真是不敢明着反抗,毕竟他刚刚从丽华苑出来,在前楼还没有站住跟脚呢,哪里敢跟李丽华明着对抗。  

但能在这种地方混出来的,哪个不是人精,张掌柜不敢与李丽华明着来,但私下里却联系了清荷苑以及香兰苑。  

我自己没有办法对抗你,那我就将水搞得更浑一些!  

果然,清荷苑以及香兰苑立马闻讯而来,清荷苑是张清荷直接找上九江楼的东家,要求邀请一些自己的客人过来,并且还想要拿走主陪的位置。  

香兰苑则是主事出面寻到了东家,提出香兰苑可以邀请到鄂州的一些头面人物,让此次活动的级别搞得更高一些,当然最后的要求依然是要拿走主陪的位置。  

李丽华听到这些消息之后,整个人都炸了,立马寻到东家,摆功劳、讲道理,说自己吸引来苏允,并且此次苏允愿意过来,亦是自己出面邀请来的,所以主陪的必须是丽华苑,丽华苑也理所应当负责客人的邀请!  

三苑都在争抢,九江楼姜松涛自然有些为难。  

三苑花魁都是九江楼的顶梁柱,若是利益分配不均,到时候受损害的还是九江楼。  

但三苑各有各的理由以及优势。  

丽华苑这边不必多说,他们的确是最先与苏允结缘的,苏允这次能来,李丽华的确是在现场的,要是将其排除在外,李丽华肯定是不服气的。  

而清荷苑历来是三苑第一,若是将其排除在外,张清荷肯定是要不满的。  

至于香兰苑那边,柳香兰虽然不争不抢,但柳香兰就是九江楼的一张护身符,若是不给她分一杯羹,柳香兰定然要恼怒。  

她那人视财如命,别的可以不争不抢,但不让她挣钱,却是当真要得罪她的。  

一碗水端平的事情,历来是很难做到的。  

就算你是平等的分,依然有人觉得不公平。  

比如说此次姜松涛就按照一分为四,等份的分,但李丽华立马会觉得不公平,毕竟李丽华与此事算是有些功劳。  

李丽华会觉得,凭什么我有功劳,却要跟她们分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