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为所欲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汤品成的事情说完了,飞机不久也到了渝州。几人没有磨蹭,包了辆车回了学校,拿了毕业证以后就离开了。事情不大,就是回学校看一眼,也没有什么留恋的了。水平不够的学校就是这样,学生离开了也没有什么归属感,因为学生其实也没有从学校得到什么,反而对学校的诸多方面都表示嫌弃。  

“要不,我自己盖个大学玩?”王岐脑海里突然就有了个想法。看着自己的母校质量一般,又想起自己上学时候对于学校各种憨批规定的嫌弃,王岐下意识地就想自己弄个学校玩一下。  

忍不住上网查了一下信息,私人创建高等院校有那么几个条件。  

称为大学的,须符合下列规定:主要培养本科及本科以上专门人才;在文科、政法、财经、教育、理科、工科、农林、医药等八个学科门类中,以三个以上不同学科为主要学科;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和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  

全日制在校学生计划规模在五千人以上。但边远地区或有特殊需要,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以不受此限。  

称为学院的,须符合下列规定:主要培养本科及本科以上专门人才;八大学科门类中的一个学科为主要学科;全日制在校学生计划规模在三千人以上。但艺术、体育及其他特殊科类或有特殊需要的学院,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以不受此限。  

称为高等专科学校的,须符合下列规定:主要培养高等专科层次的专门人才;以八大学科门类中的一个学科为主要学科;全日制在校学生计划规模在一千人以上。其余条件和前面的一样。  

学校的规模、硬件设施对王岐来说都不算什么,就是招生上对王岐来说比较有难度。自己创建大学,就算硬件设施直接到了顶级,也不一定能吸引五千个学生。王岐要办,那肯定是办大学。大学基本都是公办的,更受考生信任。  

自己弄个新的大学,谁都没听说过,能靠着自己考上一本的考生,谁会冒着风险去干这个?因此,既然想要自己建设一个大学,必须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在学校的历史不久的时候,往往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学校质量的代名词。  

但是教师从哪里找呢?王岐突然琢磨着去国外挖几个人过来。倒不是王岐看不起国内的,实在是国内的墙角比较难挖。国内好的教授都在学校里有不小的威望和基础,让他们为了一点钱就跳槽,这个不现实,倒不如国外的所谓教授,受资本影响,他们更喜欢为了钱而换一个工作单位。  

而且王岐也不会真的把目光锁定在外国人身上,王岐的目标,是那些华裔。华夏培养了不少人才,但是大多数都跑到国外去了。有些是为了钱,但还有些王岐也清楚,就是为了一个环境。前几年有过一个神童,国家花大力培养,但是看不惯把官僚作风带进学术圈子的环境,跑到国外当了个教授。  

以他的话来讲,就是在那边,自己有了个想法,随时都能和同事交流,转个头就能交流起来。而在国内,交流远做不到那么轻松。  

同时,在世界顶级的芯片方面,大家其实都能发现这些芯片的设计师,基本都是华夏人。这证明了华夏人的天赋,但是打了华夏学术氛围一个耳光。有钱之后,人都是会飘的,王岐也是。王岐膨胀的方向,让他有点想改变一些东西。  

没有继续在渝州多待了,王岐匆匆赶回了剡市,叫了于嘉悦,让于嘉悦派几个人出去,请几个实力惊人的华裔回来当老师。  

“老板,论财力您自己建设一个大学是完全没问题的,学校的层次甚至可以排在国内前列,但是这学校的建设相对来说还是很麻烦的,各种手续还有地皮都很是麻烦,这些钱都能解决不算什么大问题,就是很麻烦。”于嘉悦听着王岐的想法,犹豫再三,还是开口说道。  

以前随王岐玩也就算了,也就是买点东西,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王岐这趟回来突然想开个学校是什么意思?  

“这就是我喊你过来的目的,国外那挺麻烦的,回来要隔离。你问一下有谁愿意去的,愿意的话直接发一年的工资,全程带薪,外加回来后带薪休假一个月。”王岐说道。  

“这个还是容易的,就是他们肯待在国外肯定有他们的理由,感觉单纯用钱的话很难吸引他们回来。”于嘉悦有些为难。王岐给的任务,买买买还好,但是这种挖人还是有难度的,人家在一个环境里已经待习惯了,真不大可能会回来。  

“这个就不用担心了,广撒网,只要把条件说出去,一百个人回来一个,我的学校教师团队也能凑齐了。而且九月份学校肯定不可能开学,校园都来不及建造。不急,慢慢来。”王岐倒是很看得开。  

“好的老板,我这就去办。”于嘉悦点了点头,便联系吴山河去了。  

而于嘉悦一走,王岐也是一笑。身为虚拟人物,虽然感觉怪怪的,但是王岐拥有着无与伦比的能力。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和作者爸爸说一声,都能很轻松地解决。  

不过王岐也没想着直接把那些人才喊回来,而是请官方提醒帮了个忙,做了件挺有意义的事情。看着时间也差不多了,王岐打开了新闻,序列应该已经把消息发布出去了。  

序列这边还是有不少科研人员的,而序列还拥有着数量极为庞大的服务器,官方提醒修改剧情,让序列的科研人员和上面的科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