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矛盾扩大(2/3)
将不堪设想!为了替主公报仇,为了主公辛苦创建的基业,也为了三军将士的安全,欺主弄权的这个骂名我们值得背,主公的在天之灵,也会原谅我们!”
荀彧盘算了半晌,冷静说道:“把典韦和曹洪请来,只要他们也赞同我们这么做,这口黑锅我们可以背。那怕是强迫。也要逼着大公子留在长安,由曹仁出任潼关主帅。”
身为武将的典韦和曹洪态度远比荀彧等人坚决,也比荀彧等人更加担心曹昂的亲陶立场,所以当荀彧等人与曹洪、典韦秘密会面。告知了文臣决意并征求武将意见时。典韦和曹洪立即一起叫好。高举双手赞同荀彧等人的决定,还主动表示愿意和荀彧等人统一战线,逼迫曹昂留在长安。任命曹仁为潼关主帅。为此,对曹老大忠心耿耿的典韦还慷慨激昂的说道:“这件事如果做错,所有罪责我一个人背!但主公留下的基业,绝不能毁在大公子这位软弱的新主公手里!”
统一了口风阵线,次日上午,长安城里的五大曹军重臣也就联袂求见曹昂了,当面请求曹昂任命曹仁为潼关主帅,率领张辽和张郃的队伍共同坚守潼关,本打算亲自统兵御敌的曹昂闻言大惊,忙说道:“几位叔父,非是曹仁叔父不能御敌,只是张辽将军与张郃将军一贯与曹仁叔父平级,陡然之间曹仁叔父凌驾他们之上,二位张将军如何能服?将帅不和,岂不误了大事?”
“主公请放心,张辽与张郃二位将军对两代主公忠心耿耿,又历来通情达理,必然不会介意此事。”荀彧有些生硬的说道:“况且曹子孝与两代主公同族,亲疏有别,主公重用余他,使其凌驾诸将之上,在旁人看来也是合情合理,无话可说。”
“旁人怎么可能无话可说?小侄至少也要落一个任人唯亲的骂名。”曹昂只是忠厚却并不笨,又道:“几位叔父,关于这件事小侄也正想找你们商议,小侄想要效仿父亲,亲临潼关指挥三军御敌,你们以为如何?”
“绝对不可。”荀彧赶紧说道:“主公,长安不能离人镇守,你必须留在长安。”
“荀叔父,你和曹洪叔父留守长安就行了,我信得过你们。”曹昂坚持要亲自率军出征,道:“潼关一战,关系我军的生死存亡,小侄身为全军主帅,若不亲临前线御敌,如何能鼓舞士气,振奋三军?”
荀彧等人还是坚持不听,继续找借口劝说曹昂留在长安,一会说曹老大新亡,曹昂必须为曹老大守灵,一会说盟友皇叔军不知何时赶来增援,需要有人居中调节联盟事务,还干脆连曹昂不是陶副主任对手的坦白话都说了出来,与曹昂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曹昂急了,干脆效仿曹老大一拍案几说道:“亲临潼关御敌,我意已决,几位叔父不必再劝!”
“臣等万死不敢领命!”荀彧、郭嘉、程昱、典韦和曹洪五人异口同声的整齐拒绝。
“这……。”曹昂终于醒过了味来,看了看老爸留给自己的几大文武重臣,曹昂狐疑的问道:“几位叔父,你们该不是私下里商量好了,决心要让我留在长安吧?”
荀彧和郭嘉等人哑口无言,只有典韦直人快语,道:“主公,你不必问了,我们也是为了你好,你就留在长安吧。”
“果然是商量好的。”泥人也有三分土性情,曹昂再是忠厚好脾气也忍不住有些愤怒了,怒道:“几位叔父,你们太过了吧?小侄敬你们是长辈是老臣,平时对你们也算是言听计从了,可是攸关我军存亡的潼关决战主帅人选,你们都要替小侄做主,是否太过?”
“臣等有罪。”荀彧拱手道罪,又道:“主公,臣等虽是早有商量,但臣等确实是出自一片忠心,为主公与三军将士、先主基业着想,请主公明查。”
“如果我坚持要亲自去潼关统兵,你们怎么办?”曹昂大怒问道。
“臣等万死不敢领命!”荀彧和典韦等人还是同一句话,这次还干脆一起向曹昂双膝跪下。
“我是主公,潼关主帅的人选我说了算!决定权在我!”曹昂更是大怒。也干脆站了起来,“你们同意也好,不同意也好,总之潼关我是去定了!除非你们把我废了,另立新主!”
说罢,曹昂拂袖离开了大堂,留下了荀彧和郭嘉等老臣跪在堂中,心事重重的半天都没有说一句话,脑海里盘算的,也全是如何阻止曹昂亲赴潼关。让曹昂留在长安守城。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尽管当事双方都十分理智和克制的没有张扬这件事,但是没过多少时间,曹昂与辅政老臣冲突这个好消息还是很快传到了曹丕和曹植两兄弟的耳朵里。大喜过望之下,年幼冲动的曹植干脆跑进了荀彧家里。直接劝说荀彧联络曹军诸旧臣废掉曹昂。另立新主。结果荀彧当然是勃然大怒,当面把曹植骂了一个狗血淋头,驱逐出府。还直接告诉曹植说,自己是看在曹老大的旧日情面上放曹植一马,曹植下次如果再敢有这样的心思,自己就马上报到曹昂面前,奏请曹昂将曹植逐出宗谱,碰了一鼻子灰的曹植狼狈而去。
曹丕的奸诈远在曹植之上,知道以荀彧和典韦等人对老爸的忠心,就算与曹昂起了冲突,一时半会也下不定决心废掉曹昂另立新主,除非曹昂和荀彧等人的冲突继续扩大,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否则荀彧和典韦等人就绝对狠不下这个心废掉曹昂。
在这样的情况下,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离间,但曹丕仓促之间却又想不出什么办法离间曹昂和曹军来人,便只能是寄
荀彧盘算了半晌,冷静说道:“把典韦和曹洪请来,只要他们也赞同我们这么做,这口黑锅我们可以背。那怕是强迫。也要逼着大公子留在长安,由曹仁出任潼关主帅。”
身为武将的典韦和曹洪态度远比荀彧等人坚决,也比荀彧等人更加担心曹昂的亲陶立场,所以当荀彧等人与曹洪、典韦秘密会面。告知了文臣决意并征求武将意见时。典韦和曹洪立即一起叫好。高举双手赞同荀彧等人的决定,还主动表示愿意和荀彧等人统一战线,逼迫曹昂留在长安。任命曹仁为潼关主帅。为此,对曹老大忠心耿耿的典韦还慷慨激昂的说道:“这件事如果做错,所有罪责我一个人背!但主公留下的基业,绝不能毁在大公子这位软弱的新主公手里!”
统一了口风阵线,次日上午,长安城里的五大曹军重臣也就联袂求见曹昂了,当面请求曹昂任命曹仁为潼关主帅,率领张辽和张郃的队伍共同坚守潼关,本打算亲自统兵御敌的曹昂闻言大惊,忙说道:“几位叔父,非是曹仁叔父不能御敌,只是张辽将军与张郃将军一贯与曹仁叔父平级,陡然之间曹仁叔父凌驾他们之上,二位张将军如何能服?将帅不和,岂不误了大事?”
“主公请放心,张辽与张郃二位将军对两代主公忠心耿耿,又历来通情达理,必然不会介意此事。”荀彧有些生硬的说道:“况且曹子孝与两代主公同族,亲疏有别,主公重用余他,使其凌驾诸将之上,在旁人看来也是合情合理,无话可说。”
“旁人怎么可能无话可说?小侄至少也要落一个任人唯亲的骂名。”曹昂只是忠厚却并不笨,又道:“几位叔父,关于这件事小侄也正想找你们商议,小侄想要效仿父亲,亲临潼关指挥三军御敌,你们以为如何?”
“绝对不可。”荀彧赶紧说道:“主公,长安不能离人镇守,你必须留在长安。”
“荀叔父,你和曹洪叔父留守长安就行了,我信得过你们。”曹昂坚持要亲自率军出征,道:“潼关一战,关系我军的生死存亡,小侄身为全军主帅,若不亲临前线御敌,如何能鼓舞士气,振奋三军?”
荀彧等人还是坚持不听,继续找借口劝说曹昂留在长安,一会说曹老大新亡,曹昂必须为曹老大守灵,一会说盟友皇叔军不知何时赶来增援,需要有人居中调节联盟事务,还干脆连曹昂不是陶副主任对手的坦白话都说了出来,与曹昂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曹昂急了,干脆效仿曹老大一拍案几说道:“亲临潼关御敌,我意已决,几位叔父不必再劝!”
“臣等万死不敢领命!”荀彧、郭嘉、程昱、典韦和曹洪五人异口同声的整齐拒绝。
“这……。”曹昂终于醒过了味来,看了看老爸留给自己的几大文武重臣,曹昂狐疑的问道:“几位叔父,你们该不是私下里商量好了,决心要让我留在长安吧?”
荀彧和郭嘉等人哑口无言,只有典韦直人快语,道:“主公,你不必问了,我们也是为了你好,你就留在长安吧。”
“果然是商量好的。”泥人也有三分土性情,曹昂再是忠厚好脾气也忍不住有些愤怒了,怒道:“几位叔父,你们太过了吧?小侄敬你们是长辈是老臣,平时对你们也算是言听计从了,可是攸关我军存亡的潼关决战主帅人选,你们都要替小侄做主,是否太过?”
“臣等有罪。”荀彧拱手道罪,又道:“主公,臣等虽是早有商量,但臣等确实是出自一片忠心,为主公与三军将士、先主基业着想,请主公明查。”
“如果我坚持要亲自去潼关统兵,你们怎么办?”曹昂大怒问道。
“臣等万死不敢领命!”荀彧和典韦等人还是同一句话,这次还干脆一起向曹昂双膝跪下。
“我是主公,潼关主帅的人选我说了算!决定权在我!”曹昂更是大怒。也干脆站了起来,“你们同意也好,不同意也好,总之潼关我是去定了!除非你们把我废了,另立新主!”
说罢,曹昂拂袖离开了大堂,留下了荀彧和郭嘉等老臣跪在堂中,心事重重的半天都没有说一句话,脑海里盘算的,也全是如何阻止曹昂亲赴潼关。让曹昂留在长安守城。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尽管当事双方都十分理智和克制的没有张扬这件事,但是没过多少时间,曹昂与辅政老臣冲突这个好消息还是很快传到了曹丕和曹植两兄弟的耳朵里。大喜过望之下,年幼冲动的曹植干脆跑进了荀彧家里。直接劝说荀彧联络曹军诸旧臣废掉曹昂。另立新主。结果荀彧当然是勃然大怒,当面把曹植骂了一个狗血淋头,驱逐出府。还直接告诉曹植说,自己是看在曹老大的旧日情面上放曹植一马,曹植下次如果再敢有这样的心思,自己就马上报到曹昂面前,奏请曹昂将曹植逐出宗谱,碰了一鼻子灰的曹植狼狈而去。
曹丕的奸诈远在曹植之上,知道以荀彧和典韦等人对老爸的忠心,就算与曹昂起了冲突,一时半会也下不定决心废掉曹昂另立新主,除非曹昂和荀彧等人的冲突继续扩大,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否则荀彧和典韦等人就绝对狠不下这个心废掉曹昂。
在这样的情况下,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离间,但曹丕仓促之间却又想不出什么办法离间曹昂和曹军来人,便只能是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