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史称(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量重新回到上午的起点。  

下午傍晚时分,中国代表团参加的只有“女子乒乓球单打”的1/16决赛,以及正在进行的女排四分之一决赛,但这两个比赛无论胜负都与金牌距离尚远。  

今天中国代表团还能争取的金牌,就只剩下“女子赛艇四人双桨”的决赛,以及“女子200米自由泳”的决赛了。  

但即便能把这两枚金牌都拿到,他们的金牌数也只能追平苏联,而且还得保证苏联不再获得金牌才行!  

吴杰一看赛程表,苏联今天还有“男子标枪”和“男子铁饼”的决赛,包括“女子赛艇四人双桨”和“女子200米自由泳”的决赛也有苏联选手进行角逐,此外苏联还有中国代表团几乎全军覆没的皮划艇项目,今晚也会有两项闯入了决赛。  

这么一看,中国想要让苏联人在晚上一金不得的概率,恐怕比射箭场那边不血流成河都要小得多。  

“不管了,先把自己的比赛搞好,反正爷不是真差那一张五星级怪物卡!”  

吴杰这会也没什么办法,只能是尽力而为了。  

中国女排这边先给晚上的决战开了个好头,其实今天女排姑娘们的对手也很有话题性,因为她们面对的是东道主南朝鲜。  

这也不知道是好签还是坏签,南朝鲜女排这两年的成长很快,原因与历届奥运会的东道主一样,一旦在确定举办奥运会之后,便会开始投入巨资到各个体育项目上,从而培养出黄金一代征战本土奥运会。  

而体育这东西只要肯投入,多多少少都会起到一些效果。  

这支南朝鲜女排就是这样慢慢成长到了亚洲前三,尽管面对落入低谷的中国女排依旧处于下风,但与日本女排的交手已经是有来有回了。  

这次借助主场优势,中国女排再遇上南朝鲜女排,实际上也是胜负难料。  

但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射箭场那边的影响,今天南朝鲜女排的状态实在是不怎么样,哪怕中国女排的状态也就是正常发挥,可经过五局的鏖战还是击败了东道主,顺利杀入了半决赛。  

这时“女子乒乓球单打”的1/16决赛也已经结束了,三名中国选手都顺利进入了16强。  

而在同一块场地上,“男子乒乓球单打”的1/16决赛也开始了,三名中国选手这时也有一位顺利晋级,另外两名选手不出意外也应该能顺利晋级到16强。  

“哈哈,苏联人在‘男子500米双人皮划艇’上,居然被新西兰人干掉了!”  

林耀东这时在家族群里报告了一个好消息,这枚中国队连参与都没资格的金牌,最终却被至今一块金牌都没拿到的新西兰人夺走了。  

“再探,再报!”  

吴杰闻讯也是一喜,不过苏联人在皮划艇上的优势项目不止这一个,今晚还得再扑街一次才行。  

“报…苏联人在‘男子500米单人划艇’项目上,又被小弟东德给背刺了,还是只拿到一块银牌!”  

半小时后,林耀东再次把好消息第一时间报了上来。  

但吴杰这时却在关注“赛艇”项目上的比赛,这时“女子赛艇四人双桨有舵手”的决赛已经开始了。  

苏联人虽然连着两场决赛丢金,但要是他们不能把接下来的两块金牌都拿到,那一样没法在前半程追上来。  

他们这帮人对其实“赛艇”这个项目都不是很了解,所以这会都在看央视的解说呢。  

宋老师表示:我对这个项目也不了解,所以今天负责解说的是一个新人。  

孙正平这时候显然解说不到那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想上位肯定是先从这些冷门项目说起,当然功课也得做足才行。  

这场决赛,小孙同志就把功课做得很足。  

林耀东带来消息时,这场比赛已经要进入最后五百米了,只听到一个活泼、激情,却又不失严谨、稳重的声音,正从收音机和电视里传来——  

“还剩下最后五百米了,领划了近两分钟的中国队,又被东德队追回了0.5秒,现在就看最后五百米了…我们能看到中国队和东德队的桨下力量依旧很足,桨丢得又远又轻快,一直咬在第三名的苏联队有些跟不上节奏了…越来越接近终点了,现在已经进入最后250米冲刺区,镜头依然锁定着东德队…上来了!上来了!镜头终于切到了广角,中国姑娘们划桨的频率上来了,划桨的力量也很足,她们正在发力追赶,又追上来一个桨位…超!再往上超!超过了!超过去了!前面还剩下最后的一百米,画面中已经快看不到苏联队了,东德队也在加速,但是中国姑娘们冲刺的速度更快…好样的,中国队的船头就像被拉起来一样,正以惊人的爆发力向终点冲刺,我们已经超过东德队一个桨位了…最后五十米,只剩下最后五十米了!中国姑娘们加油,前面就是终点,冲过去…冲过去了!中国队冲过去了!我们第一个冲过了终点!赢了!我们赢了!”  

这一刻随着孙正平几近破音的呐喊,中国队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也就此创造了“赛艇”项目上“零”的突破,这是中国代表团在奥运会赛场上的首枚赛艇金牌!  

“玛德,怎么搞得我有点热泪盈眶了!”  

“牛逼,这不比龙珠,比圣斗士星矢还燃?”  

“何止比它们燃,我看比游泳比赛都燃!”  

沈浪和张家姐妹听到这话,都恨不得把鲁达揪出来圈踢一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