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王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年龙伯宝珠和敖如意曾经断言,敖渊辰可以在千岁之内突破到天人境界,但其实不过是他们为了讨好敖渊辰说的夸张话而已。  

人族寿命短比龙族短的多,也绝对没有几个人能在千岁之内突破到天人境界。  

敖渊辰虽然资质强大,血脉尊贵和他却是长生种,以他现在的血脉来说,一千岁也不过相当于是人族的幼童而已,想要在千岁以内突破到天人境界,确实不太现实。  

如果他一心拼命修炼,加上腾达珠辅助倒还可以,不过他平时比较惫懒,没有主动修炼过,所以才没能在千岁之内突破到天人境界。  

不过敖渊辰的寿命很长,凭他现在的境界,配合现在的血脉,足足可以活个上百亿年。  

完全不必要争一时长短。  

所以他当时一点也不着急,平时也没有主动修炼,就顺其自然,该是什么时候突破,就什么时候突破。  

所以他现在依旧还是知见七重境界,不过就算他平时没有主动修炼过,但也已经达到了知见七重巅峰,用不了多久就能突破到知见七重。  

这就是天赋的好处,一般人求都求不来。  

原本,日子如流水一般的过去,但中间就突然出了小插曲。  

两年后,冰霆王朝中突然升起一道强大的气势,覆盖了整个冰霆王朝,惊动了无数的修士。  

虽然敖渊辰不慎在意,但其他人却不能不在意。  

因为这是一名修士突破到了知见境界造成的意象。  

原本这对敖渊辰也没什么影响,虽然那人天赋极高,年纪轻轻所以就突破到了知见境界。  

但是对于紫尧宗却影响不小,因为原本的此州只有紫尧宗一个知见宗门,现在这名知见修士横空出世代表他背后的势力也成为了知见势力,能够和紫尧宗打一打擂台。  

而且又是一个天赋这么强的知见修士,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若是一般情况,这个宗门肯定就会搬离此州,但没想到这个宗门居然有意挑衅紫尧宗,叫紫尧宗的两位宗主颇为头痛。  

紫尧大殿。  

两名宗主,连带着数十名长老端坐在各自的座位之上,神情颇为严肃。  

“王家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真以为他们多出了一个知见强者,就能从我们紫尧宗做对?”  

“不提龙君陛下,光是沧澜的两位老祖都不是他们可以招惹的存在。”  

“若是事事都要去麻烦他们,要我们还有何用?”  

“这…”  

“你都知道的事情他们不可能不知道,所以他们竟然敢挑衅咱们,定然有所倚仗。”  

“还能有什么倚仗?”  

“我看他们不过是夜郎自大罢了。”  

“终究是知见势力,不能等闲视之。”  

“是极…”  

众人扯皮了一番,都没什么结果,最后还是宗主开口平息了下来:“行了,王家虽然行事挑衅,可到底没有撕破脸皮,他们这次还送来了喜帖,对咱们表明了臣服之意,咱们也不必急着动刀动枪。”  

众长老:“太上说的是。”  

“只不过这一次该派谁过去观礼,你们可有人选或是有谁想要毛遂自荐?”  

众人对此事都有所了解,至于要派谁去,还没等众人确定谁去,便见一道银光飞入大殿。  

众人连忙起身见礼,或是口称师叔,或是口称太上。  

敖渊辰随意的点了点点,直接开口:“王家既然送来喜帖,邀请本宗前往观礼,若是你们没有异议的话,便由本座前往。”  

“师叔,您为何要前往?”  

“由本座前往,有什么不可吗?”  

“并无不可。”  

宗主点了点头,又看一下众多长老:“诸位可有其他意见?”  

众多长老大都眼观鼻鼻关心,对于这种事情其实他们都不感兴趣,现在有敖渊辰第一个跳出来接下了这件事情,他们自然乐得轻松,异口同声的便道:“我等没有意见。”  

“那好,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么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就由师叔祖您代表我们紫尧宗出面,前往观礼。”  

结果到了王家之后就发现这个家族暗藏祸心,炼制邪道法宝,敖渊辰见了之后自然不会放过他们。  

这样的邪道法宝放在别人手中,恐怕会危害苍生,敖渊辰实在是不放心,所以他便准备将这宝物收过来,自己保管。  

王家的族长没有办法,只好献出了宝物,竟然是一架古琴。  

只见这架瑶琴通体漆黑,还带着五彩斑斓的花纹。  

敖渊辰:“还不速速献上?”  

“是…去死!”  

王家族长猛然将黑色瑶琴祭起,“铮铮”乱响,破碎大片虚空。  

而王家族长整个人也直接化作一道黑影冲入了黑色瑶琴之中,使得黑色瑶琴的气势更胜。  

漫天黑气纵横之间,无数道黑影来回旋转,发出鬼哭狼嚎一般的凄厉声响,听在人的耳中,叫人极为不适。  

“邪道!”  

“这是邪道之物!”  

“王家居然与邪道勾结!”  

“怪不得龙君冕下会在今日发难!”  

“竟敢勾结邪道…”  

在场的众多修士议论纷纷,尽皆露出了惊讶之色。  

虽然这件造相瑶琴气势汹汹,已然达到了天人境界,但是众人却也丝毫无惧。  

因为有龙君冕下在,什么魑魅魍魉都是土鸡瓦狗。  

敖渊辰看着邪气凛然的黑色瑶琴,反倒露出了笑容:“本座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