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六曜骊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但这也是因为这尊强大的神龙没有全力释放自己威压的缘故。  

他只是稍微释放了自己的一缕气息,若是他真的全力释放自己的威压,凭借他龙族的身份,龙威涤荡之下,纵然是辟墟境界也得跪地俯首,至少是炼劫境界才能站立不倒。  

应命圣人!  

而且是龙族的应命圣人,比一般的应命圣人要厉害许多,先天就有这种底气。  

但就是在整个大陆都俯首跪地的情况下,除了紫尧宗的敖渊辰等人,却还有好几个地方有人站着。  

沧澜宗。  

“昂!”  

只见沧澜宗之上升起一道巨大的虚幻龙影,紫光环绕之间仰天长啸。  

并不是在挑衅,而是在呼应。  

三道身影并肩而立,并没感受到丝毫的压力,甚至还有些许的亲切之感。  

特别是那道紫色的身影,更是亲切无比。  

玄心大陆至圣盟分部。  

一条金色蛟龙腾空而起,显化出庞大的龙躯,虽然比之那圣人级别的骊龙要小了许多,但也不可小视。  

一尊千臂巨人同样的升空而起,配合着金色蛟龙与苍穹之上的巨大骊龙遥遥呼应。  

而另外几个有辟墟强者坐镇的势力,虽然也抵住了那尊骊龙散发而出的一缕气息,但却只能龟缩一隅,低调无比。  

冰霆王朝之中,无数的修士跪伏于地,他们没有震撼,没有惊讶。  

因为他们太过震撼,太过惊讶,已经无法震撼,无法惊讶。  

恍惚间,他们好似来到了传说中荒古时代的神魔战场。  

面前都是一个个可以挥手间摘星拿月,反掌间覆灭星域的天神巨魔。  

而他们只是最卑微的凡人,最渺小的蝼蚁。  

就算只是直视神魔一眼,也是无法被原谅的罪过。  

所以,他们只能将自己的头颅埋在泥地之中,低的不能再低。  

不是祈求神魔的宽恕,只是希望神魔不会注意到最低贱的蜉蝣。  

紫尧宗之内,常恒山之中。  

焦翩翩和兰晖早就跪了下去,他们显化出了原形,分别是一只妖蛟和一只妖虬。  

匍匐在地上,不停的颤抖着。  

他们的血脉不够,面对一尊圣人级别的纯血神龙,就算是些许溢散而出的气息都能令他们难以承受。  

而李茹懿、墨黛仙、堑堃和冰涴清因为同敖渊辰结下了御宠契约的缘故,并没有感到丝毫的压力,所以他们只是比较震惊,世上居然有这么巨大的存在。  

虽然他们各有传承记忆,但传承记忆里面的东西就和看电影一样,只有真正的亲眼看到,才是最为震撼。  

而李妤,则激动的难以言喻。  

并没有跪伏于地,也并没有匍匐在地,但是她浑身血脉沸腾,有一种难以言述的感觉在催动着她,使她迫不及待得想要长吟一声。  

“昂!”  

她忍不住了!  

所以她就叫了出来。  

没有别的感觉。  

有一个字:爽!  

太爽了!  

浑身舒泰,好似吐尽了郁炁。  

灵台清明,好似打翻了冰壶。  

至于敖渊辰,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因为苍穹上的这尊应命级别的六曜骊龙比他的血脉要差上一筹。  

他如今已经是瑞级血脉,而苍穹上这尊应命级别的六曜骊龙修为虽强,却只是灵级血脉。  

虽然已经达到了灵级血脉的巅峰,只差半步就能达到瑞级血脉,可终究还不是瑞级血脉。  

龙族非常看重血脉。  

所以,李妤身为一条乙血神龙在面对灵级的纯血真龙的时候,自然是激动无比。  

但敖渊辰的血脉比六曜骊龙要高,见到六曜骊龙他也感觉到很是亲切,但却没有血脉沸腾的那种感觉。  

六曜骊龙横亘在苍穹之上,而后陆陆续续的又从那个巨大的空间之门之中飞出了十多条体型,小了不少的神龙。  

这些神龙也全都是纯血真龙。  

他们的修为比不上六曜骊龙,最高的也才炼劫境界。  

毕竟应命强者不是白菜,龙族这样强悍的势力之中也才只有三尊而已。  

整个正道无数势力加起来,顶多也就小几十尊圣人。  

加上六曜骊龙,一共十二条真龙在苍穹之上肆无忌惮的释放着强横的气息。  

让众人切身的感受到了神龙的威严。  

“昂!”  

敖渊辰一声长吟,腾空而起。  

法相天地之术施展而出,直接变大千倍。  

从原本的五千丈长短变大到了五百万丈长短。  

五百万丈长短,也足有一万六千多公里之长。  

差不多和他前世的地星直径相等。  

这样大小的存在若是去了前世,电源会引发难以想象的震动。  

可和苍穹上的那尊应命境界的骊龙相比,敖渊辰实在是小得可怜。  

就算是十二尊纯血神龙之中最小的一尊,也比他大了好多倍。  

不过,体型大自然有体型大的好处,但并不一定体型大就最厉害。  

别看敖渊辰这么“袖珍”,但在他的一声长吟之下,苍穹之上的十二尊灵级纯血真龙历时便感觉自己血脉沸腾,对敖渊辰生出了一股莫名的孺慕之情。  

以六曜骊龙为首,他们连忙将自己的体型变小。  

至少变得比敖渊辰要小。  

看着原本如同星空巨龙一般的六曜骊龙化作比自己还要小上一分的模样,其他的真龙照样有样学样,敖渊辰顿时就明白了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