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胡烈之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档口,除了流民还能是谁?”  

几人也有些不确定,但还是坚持道。  

“那他们往哪个方向去了。”  

所有人都是指着南城门。  

“那就奇怪了,如果是流民所为,定然知道南城门有士兵把守,怎会冒险往那边逃去,走北城门岂不是更安全些。”  

鲍晴天心中想着,眉头拧成川字。  

旁边的张萱儿看的有些心疼说道:“既然知道他们所逃路线,只要带人出城去追,问一下那些把守城门口的士兵,定然有些线索。”  

“如今救灾安民人手尚且不够,哪还有人手派去追击。”  

鲍晴天摇了摇头道。  

“大人,你可是青天大老爷啊,这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这些流民你可不能不管啊。”  

那些商贾一听鲍晴天的话顿时咿咿呀呀的嚎哭起来。  

“晴天,他们说的对,如果纵容不管,只会助长他们嚣张的气焰。”  

张萱儿在旁边劝道。  

这话倒是给了鲍晴天一个想法。  

他看着张萱儿温柔的笑了笑,随后对那些商贾道:“你们先留下案底,回去安心等待,本官定会为你们做主的。”  

“谢...谢大人。”  

商贾得了准信,然后随着县丞进了县衙记了案底,便回去了。  

张萱儿刚才被鲍晴天温柔的笑容甜化了,回过神来才问道:“你要怎么做。”  

“那些流民训练有素,还专抢粮店,想必不是一般的流民。”  

鲍晴天目光深沉的说道。  

“不是一般的流民那是怎样的流民。”  

张萱儿不解道。  

鲍晴天用手点了点张萱儿的额头宠溺道:“眼下什么最重要?”  

“粮食啊。”  

“粮食总有吃完的一天是不是。”  

“是这么个理,但如果人少的话,他们抢的那些足够吃大半月了。”  

“眼下到处都是难民,他们没有组织的话,抢了能去哪里生活?”  

“你的意思是他们是奉命行事?”  

张萱儿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现在说这些还言之过早,不过等那些受潮的粮食运来了,便能知道他们是不是真在的流民了。”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张萱儿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问。  

“将城中所有粮店,粮仓所剩余的粮食都集中起来,由官府看管,每日定时两顿施粥。”  

“可要是他们不愿意呢。”  

张萱儿担忧道。  

“我们又不是白拿他们的粮食,而且出了流民,他们也很乐意将多余的粮食换成官府的承诺。”  

“那倒也是,谁叫某人现在是青天大老爷呢。”  

张萱儿哈哈一笑道。  

“事不宜迟,兵分两路,纳兰福格,你和萱儿带人去东西两街,我亲自去南北两街。”  

鲍晴天说完便带着十几个衙役出发了。  

张萱儿关心道:“注意安全。”  

“你也一样。”  

鲍晴天回头喊道,又觉得显得有些多余。  

收集粮食进行时,昆明县的商户倒还挺配合。  

夜已经深了,看着最后一批粮食运入仓库,鲍晴天与张萱儿相视一笑。  

鲍晴天亲自锁好大锁,对八名衙役说道:“粮库重地,切不可马虎大意,你们八人轮班值守,出了差错本官定不轻饶。”  

“是...。”  

八名衙役同时拱手说道。  

鲍晴天又看着张萱儿忙碌的身影,心头一热,上前道:“萱儿,忙了一天,早点去休息吧!”  

“你还不休息?”  

张萱儿看鲍晴天都这个点了居然还不休息,皱了皱眉问。  

“我还要去灾民营巡视一下,巡视完了就睡。”  

“那我陪你。”  

鲍晴天看张萱儿这架势,也不劝,带着几个衙役便出了县衙。  

灾民营在城南,由大量营帐搭建的临时住所,已经接纳了两百多人。  

索性五月的夜天不算冷,灾民倒是住的很安心。  

鲍晴天带着人巡视至此,一片宁静,很多灾民都睡着了,也有一些焦虑的难以入眠。  

这里也仅仅是只有几个衙役轮班守着,鲍晴天第一次觉得入手很不够,但也没办法,他就一县令,能调配的衙役也就五十来人。  

“希望士兵赶快来吧,不然衙役们熬不住,这我心里也不踏实。”  

“晴天,为什么这么说,难道还有人会对灾民不利?”  

张萱儿拧眉问道。  

“我总有一些直觉,这次赈灾不会那么轻松。”  

鲍晴天担忧道。  

“可是逍遥门已经除了,云贵的官员也清洗了一遍,还会有谁对我们...。”  

张萱儿说着说着突然想到了一个人,胡烈。  

她瞳孔放大,和鲍晴天一个眼神交流,鲍晴天却只是在灾民营四处看了看然后便回去了。  

在说城外火铳营,这夜时分,军帐中还亮着灯火,屋里传来人语声音。  

郭义总觉得营里少了很多士兵,傍晚时分,还有一对流民进了军营,虽然他被支开了,但在这军营中他也有自己的心腹,而这一幕正好被他的心腹看见便才等他回来禀告于他。  

流民进军帐,这可非同寻常,而且这些流民似乎还带回来了些东西,是什么,他想要知道。  

此刻看到胡烈的军帐还亮着灯火,便躲在墙角,压低身子,想听帐里人说话。所幸夜间静谧,郭义耳聪目明,隐隐听见里面两个人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