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摊上事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牧民们再是不忿,不理解。  

也不敢直接对上王子殿下的侍卫队。  

正不知道该如何收场时,就听到有人在队伍里高叫一声:  

“快跑吧,小心别被杀人灭口了。”  

呼啦啦数百人,瞬间做鸟兽散。  

没人不怕死!  

苏日勒格的侍卫队队长,面对这种意料之外的场景,头皮发紧。  

怎么办?  

他们该怎么办?  

杀人灭口?  

刚刚看见这个场景的,乌泱泱好一大群人。  

总不能把大集市营地所有人都杀了吧!  

侍卫队队长不知未来会发生什么。  

唯一清楚的是,这个纰漏绝不能让主子知道。  

八十几人再不敢停留,抓起甘明兰急匆匆往回赶。  

他们没有发现,刚刚逃跑的那两个小子,又掉头回来隐藏在了牧民里。  

他们正在给牧民揭露自家主人的身份:  

“我们主子是昭武将军一等忠勇侯的亲弟弟,昭武将军再过几个月,就要入职朝廷军部了!”  

“昭武将军生平最恨的,就是这种打不过对手,专挑对手亲人下手的怂包。”  

“昭武将军和皇帝陛下共事二十多年,是那种有过命交情的兄弟!掳走我们主子,皇帝陛下会怎么对你们的王子殿下?”  

“这可是你们亲眼所见的,无缘无故,趁着我们的亲卫不在,大晚上就直接上门来抢人。真不是我们关西大军想打仗,是你们的王子殿下任性妄为。”  

两人巴拉巴拉一通输出。  

听得牧民们心惊胆战。  

汉人武将的官职他们不是太懂。  

但也算能听明白。  

知道他们的王子殿下这回踢到了铁板,惹了一个惹不起的贵族。  

亲眼见识过这个掳人场景的牧民,连夜告知了熟悉的部落朋友们。  

并道:  

“快跑,快收拾行李跑路吧,这回两国打起来,还不知要死多少人呢。”  

“搞不好,贵族老爷们都得为被掳走的贵人陪葬。这可是在我们伊里河谷发生的事,他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走吧,再不走!说不定还真有人会丧心病狂的灭口。毕竟,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  

“好不甘心现在就回去啊!这才开市第一天,我们部落还指望卖了这些牛马换过冬物资呢,带不回去过冬物资,你让我们部落的老人小孩怎么活?”  

“现在走,还能活到冬日。要是不走,可能活不过明天。”  

与命相比,一切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三更天。  

大集市营地内就有部落收拾完了行李,悄悄离去。  

在此期间,数十只信鸽正飞往伊里河谷各大城池。  

伊里河谷的权贵老爷们,很快就得了一个让他们五雷轰顶的消息。  

天塌了!  

他们摊上大事了!  

自打有了关西商行,他们的日子比之前好了不止一丁半点。  

好日子还没过够呢。  

祸从天降!  

好一口大黑锅!  

谁还能睡得着?  

都连夜带人赶往大集市。  

苏日勒格这回来带了三千精锐。  

扎的营地离大集市有十里远。  

可屏蔽一切嘈杂声。  

当他见到一脸愤愤的甘明兰,还笑得十分灿烂。  

“甘娘子,请原谅我又以这种方式将你请回来,实在是因为莎车的大夫医术太差了。这回,有我的庇护,相信你今后在莎车一定会生活得很愉快的。”  

甘明兰:“”  

对这种厚颜无耻之人,她无话可说!  

她的态度,在苏日勒格的意料之中。  

以他对甘娘子的性格的了解,这位冷是冷了些,但绝对不是那种胆小、且有过激行为的人。  

当下,就让人给甘明兰安排了一个独立的帐篷,并让她好生休息。  

交代完,回了自己的大帐里,  

侍卫队队长忐忑不安上前:  

“主子,汉人营地那边人多口杂,就怕有牧民看到我们掳人的过程,要不,今晚就撤?”  

苏日勒格却摇头道坚决反对:  

“要是我们这时撤走,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越是这种时候就要越若无其事。  

明日,通知几大世家的家主们前来会晤。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生出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竟然个个都不在大集市上露面。  

你们这几天还是继续按原计划采购,父王下达的任务可是一万匹战马。要是集市上凑不齐,就让三大世家平摊一下,适当的,可以给他们一些甜头。”  

侍卫队队长闻言,手心背心全是汗。  

他的头上顶着一颗随时会炸的雷,呼吸都很窒息。  

只能暗自祈祷,祈祷明日一切如常。  

如常,是不能如常的。  

天亮后。  

昨天还热闹非凡的大集市,空荡荡。  

个人都没有。  

忙活了大半夜的苏日勒格王子,醒来已是日上三竿。  

他的大帐外,来了数十个伊里河谷的畏兀尔贵族老爷。  

这些贵族老爷连夜前来,只为确定这事的真假。  

苏日勒格毕竟还不到二十周岁。  

很快就在这群老狐狸的追问下,露出了马脚。  

尽管他嘴硬的还是不承认,老狐狸们心里已经有了准数。  

就听一个上了年纪的贵族,毫不客气的责问:  

“殿下,您糊涂啊!听说那位贵人是昭武将军一等忠勇侯的亲弟弟,您掳他是为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