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招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马无夜草不肥。  

人无外财不富。  

朝廷大军消化完昝家一族的财富后,一些与昝家相关联的姻亲家族也被清算了。  

清算下来的肉汤,算是给将士们的奖赏。  

半个月下来。  

领兵的将军们个个兜里富得流油。  

又遇到过年,大营里每日都好菜好肉的吃着,一个个的吃得肚子都鼓了起来。  

但这些人的饭局中,总也不见甘将军的身影。  

这日,乾武帝宴请。  

就有将军在宴席上问:  

“都说甘将军是带财运的,回回办差都能让下面的人吃个饱,这些时日的抄家怎不见关西军跑在前头?”  

耳聪目明的乾武帝闻言,也很是诧异。  

当即就有人为他解惑道:  

“人家那两万关西军且忙着呢,现在在锦官城满城贴告示,招人。”  

有人惊呼:  

“甘将军这回收的俘虏都有三万多,还要给卫所招人么?都招了些什么人?”  

知情者透露:  

“甘将军说巴蜀这地儿饭菜和小食好吃,一口气招了一百个厨子和两百个厨娘。”  

有人不解:  

“这些蜀人是怎么想的?要是手里有一门厨艺,到哪里混不来一口饭吃?竟然愿意去几千里之外的关西讨生活!”  

知情者继续爆料:  

“那你们是不知道,甘将军给的条件有多优厚!她让人以巴蜀布政司的名义,与这些人签了十年活契,管吃住,不分男女,只要厨艺过关的,每月工钱十两银。并承诺,十年后若厨子们不想继续留在关西,她会派人送他们回乡。”  

不解的人,马上解了。  

“难怪了!就是商都大酒楼的厨子,也不见得能挣到这么高的工钱,去关西踏实干上十年,就可以养活三代人了。”  

爆料者洋洋得意,继续抖料:  

“厨子工钱说来还不算高!巴蜀多美酒,那些个酿造大师傅才是匠人中的人才。说是甘将军送了不少关西的养颜酒、肉苁蓉药酒和果子酒,给一些有名的大师傅,也不知最后会有几人跟去关西。”  

一提到巴蜀的美酒,将军们直呼:好酒。  

酒味浓郁、醇厚甜香,与西北烈酒的口感很是不同。  

乾武帝也在心里琢磨着,要不要带些酿酒师傅回商都?  

宫廷宴会何其多。  

喝不完的,还能赏人用。  

他是个过惯了苦日子的皇帝,大手大脚不起来。  

思绪刚发散到这里,就有一个将军的大嗓门传了出来:  

“那些酿酒师傅乐意去的,肯定不会少!现在市面上哪有多余的粮食让他们随意酿酒?关西则不同,他们军垦种的粮食多,酿酒还有桑葚、青梅、葡萄、杏子等果子可以用。”  

乾武帝:“”  

算了算了,商都的粮食也不多。  

还要留出一部分来酿酒?  

怕是要遭天谴哦!  

“难怪那帮关西军抄家不积极,一旦关内商道畅通,关西酒就该名扬天下了。哪个酿酒大师会错过扬名的机会?”  

众人齐齐:羡慕,嫉妒,眼红红。  

更让人眼红的,还在后头。  

隔天。  

又听闻,甘将军招工到了三百多个蜀锦织工,还有两百多个绣娘。  

这些,是被众将领们所知的。  

他们不知道的是,甘明兰这回来巴蜀,最想找的其实是造纸的匠人。  

巴蜀多竹,造纸术很是成熟。  

但这些纸张多用于书写,绘画。  

士族土豪们宁愿用布帛如厕,也不会用这些手工纸擦屁股。  

士族:不是舍不得,一是纸太硬,二是怕被读书人唾骂。  

所以,前朝和如今的百姓们,上大号用的还都是厕筹。  

这玩意是来自后世的甘将军,最难忍受的点。  

虽然她的神木空间里,装了自带冲洗功能的马桶。  

但,家里还养着一个小闺女呢。  

搞出柔软的厕纸,迫在眉睫。  

以她的性子,要找自然就要找巴蜀最好的纸匠人。  

寻了大半个月,在快离开前,撒出去的两千先锋营终于打听到了她想要的消息。  

只不过,先锋营的人竟然没将人给请回来。  

古千夫长挠头:“将军,这位宏明禅师是个大和尚。”  

甘明兰诧异不已:“和尚怎么造起了纸来?”  

古千夫长赶紧解释:  

“您有所不知,宏明禅师在开元寺参禅之余,最是酷爱诗、书、画。巴蜀的文人评价其字画,都赞:雄浑、朴茂、磊落、亮堂,粗而不野,霸而不躁。能收藏其字画都是一桩美谈。  

奈何巴蜀本地制造的纸很容易漏墨,专用的宣纸又太贵。为了学着做便宜又好用的纸,宏明禅师在十五年前,便去徽州宣城的广化寺挂单。  

在宣纸的原产地,宏明禅师挂单之余还在造纸坊里做工。他这一做便是十年,对造纸的材质、工艺无一不精。学成之后,在五年前才返回开元寺。  

宏明禅师回来后,曾在开元寺为当地的纸匠免费传授宣纸技艺。但巴蜀的造纸术被世家垄断,才传授了三个月不到,就遭受了世家的打压。  

民乱后,有流民在各地寺庙中打砸,开元寺的和尚们全都还了俗。宏明禅师却坚持留守,不幸的是被流民所伤,已经卧床半年了。”  

甘明兰:好惨一大师!  

为了学一门手艺,用了十年时间。  

结果,学成的手艺世家还不让他免费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