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仕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乾武帝赵牧云是在夏历九月初九登基的。  

他乾坤独断,改国号中兴为雍泰。  

见证他登基的除了西北的将领们,还有赖肃之和陈良莠。  

根据三人战前的约定。  

后两者回国登基后,三国将结成同盟国,和平相处。  

如有必要,还会合作抵御外敌。  

如,鞑靼,女真和海盗之流......  

都说一人得道,鸡犬都能升天。  

整个关西的将领们,知道西北王成为新帝后,恨不得畅饮三天来表达自己的狂喜。  

总兵府的会议室,就有人问:  

“你们说,陛下论功行赏的话,昂这个从五品的游击将军还能不能往上升一升?还有,昂们这些人马上就是被朝廷认证的武将了!”  

自封的和拿了官碟的,真的不一样。  

尤其是在这几年升职的,心底还是多少有些发虚的。  

有人开始畅想:  

“怎么不能升?关内的仗打完了,关外还大有可为啊!咱留着喀什葛尔汗国的胡人休养了快两年,只要一举将其灭国,就是一份献最好的登基贺礼!”  

是啊!  

开疆拓土的机会就在眼前。  

所有将领都兴致勃勃的盯着熊总兵。  

“总兵大人,咱的机会来了!”  

“是啊!昂们年年开荒,种了两年的小麦,大麦、青稞和稻谷,加上瓜果蔬菜和充足的肉源和奶制品,已经许久没为口粮发过愁了。”  

“狗米草和苜蓿这两种牧草也很适宜,这两年,七成以上的母马每年都能怀上小马驹。”  

“毫不谦虚的说,咱关西九卫现在算得上,粮足马壮兵强。打一场灭国战,绰绰有余。”  

可现在的问题是。  

“什么时候打喀什葛尔汗国,还得看陛下的旨意,本总兵会向商都上书请战,若陛下允许,我亲自领兵。”  

有了这么一波功劳,他熊真的爵位,稳了!  

几年前,他没想过自己能从副总兵转正。  

几年后,他很笃定,总兵不是他职业生涯的尽头!  

总兵府一干将领们为了仕途蠢蠢欲动,甘明兰在甘露川异常淡定。  

她和左文康在甘家与西北王府结亲后,就讨论过这个问题。  

最后两人都决定,留守关西。  

关内三五年内,最紧缺的就是吃和穿。  

这些在关西都大有可为。  

此外,最好是把关西变成丝绸之路上,西番商人和中原商人的互市的交易地。  

到那时。  

不愁关西不繁荣。  

如此一来,镇守关西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再说,她不在关西还能去哪里?  

调回商都,去兵部任职?  

别天真了!  

历朝历代,朝廷上出过几个女官?  

需要她冲锋杀敌的时候,是另当别论。  

太平盛世的时,那帮人铁定会给她来个虚职,然后让她赋闲在家相夫教子。  

反正她前世今生的她,都没有长出政治的那根弦,何苦为难自己去与那帮男人博弈呢?  

偏安一隅,就已经很好了!  

当然,她不去中枢,不代表自家在中枢没人脉。  

小金传回来的信件里,甘明福就说了。  

乾武帝要这个女婿护送王府所有的家眷,包括王妃姜氏的母族,还有先前投奔乾武帝而来的江南才俊,与一众文官们回商都。  

受邀的名单中还包括了甘家。  

没法子,商都的皇城如今都是空的。  

前朝的文武百官几乎没有幸存者。  

宫女和太监还剩下不到五十人。  

新朝廷从中枢到地方,官员奇缺!  

甘明兰可以想象得到,甘明福这个驸马爷,肯定得被老丈人当成驴子用!  

可能还会“连累”到甘明寿。  

想想两个弟弟的前途,去商都应该算是好事一桩。  

甘父甘母应该会高兴的吧?  

高兴啥呀!  

甘父和甘母先是欢喜过了头。  

后来知道全家也要搬家去商都后,抑郁了。  

甘父不停的抓挠自己的头发,还问两个儿子:  

“我和你娘能不能就留在边城?你们爹就是一个屠夫,难道去了商都还能重操旧业?”  

甘明寿嘻嘻笑,看一眼自家意气风发的大哥,又看一眼对未来有些迷茫的爹娘:  

“爹,去了商都你啥都不用干!以我姐的军功和大哥的驸马身份,说不定你还能得一个爵位呢。”  

甘父对爵位没啥执念,他只想知道,“有了爵位,甘味鲜还能开吗?”  

甘明福想了想:“开饭馆可以,但不能放在甘家人的名下!  

名字都不能挂。  

那夫妻俩就更不可能亲自在饭馆里张罗买卖了!  

说来说去,就是让他们闲着呗。  

四十出头,真不算老,  

身体好着呢!  

怎么能闲得住?  

甘母对手头日进斗金的买卖也是顾虑重重:  

“边城的甘味鲜肯定还得接着开,但我们一走,羊肉汤馆和醉香居腌兔子的秘方要交给谁?秘方一旦泄露出去,可就真的只能卖一个普通肉价了!  

最重要的是,牧场里还养着五万多只羊,五千多头牛和三百多头骆驼呢!  

你们姐说照着肉苁蓉的市场价,今年的产量卖十万两银子不成问题!加上那个老御医的药酒方子,还不知道这酒酿成之后,又将卖个什么天价来。”  

养生雪莲酒,甘家人都在喝。  

越喝,越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