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话说,边城军户的孩子几个的名字拿得出手的?  

老一辈人最讲究的就是,贱名好养活!  

那真是猫啊狗啊的,叫得很随便。  

故而,能被家主以名将的名枪赐名,对这些半大小子们来说意义非凡。  

尤其是还给起了这么威武霸气的名字!  

九十七人望着芦叶、绿沉和沥泉三人,羡慕不已。  

甘明兰鼓励众人:  

“你们也不要心急,今后像识字这样的任务,一两个月还会有一次,只要完成任务者本将军还会接着赐名的。”  

嗯,名枪用完了还有名剑什么的,兵器那么多,总能凑到一百个!  

亲兵们这才又兴高采烈起来,齐齐高呼:“诺!”  

他们却是不知,自家家主的套路何其多,未来几年他们就被这根胡萝卜吊在脖子上,学个没完没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眼下,刚出了隔离点,甘明兰让朱管事安排大伙儿的住宿和当值问题,就打马去了总兵府。  

哈密城如今还处于戒严状态。  

刚繁荣起来的商业,因为蛤蟆瘟的大面积感染变得异常萧条。  

买卖,是一点都做不了的!  

因为大街小巷就没有人出来走动。  

尽管熊总兵等人在数日前,就见过甘明兰带回来的,大夫们整理出来关于蛤蟆瘟疫病的脉案和治疗方案。  

现场听她讲起当时的凶险,又是一番唏嘘。  

熊总兵对甘明兰当时的应对,给予了高度肯定:  

“若不是甘将军组织大夫给那些移民诊脉,这会儿怕是整个关西都要被这个瘟病给传染了。更不用说,将军还拿出了如此珍贵的药方,亲自带人去火焰山寻药!某要再为将军请功”  

这个功劳,真的一点都不比灭了胡人主力军的功劳小。  

要知道,蛤蟆瘟如今是已经在各州府大面积传开了!  

而能彻底抑制这个瘟病的良药,还真就只有这么一个神仙掌。  

众将军面上很不是滋味,心里羡慕得要命,只可惜没人家甘将军这一身的好本领!  

从五品到正四品才几天?  

以他们对王爷的了解,这等利民利国的良方和良药肯定是一记大功。  

说不定,再过一两个月人就甘将军就能做关西九卫的二把手了!  

熊总兵懒得看那群没出息的货,只和颜悦色对甘明兰道:  

“说到神仙掌,不知这个仙药能不能大量种植?蛤蟆瘟历来就有,若大家都知道能用神仙掌治这个病,那”  

“末将以为可以在火焰山的其它山沟沟里试着种种看,也不仅是种子,我瞧着把那些厚叶片埋进沙土里都能生根哩。”  

如此一来,就能把火焰山附近五无人耕种的山沟沟,全都利用起来。  

刚还在发酸的众人顿时来了精神:  

“不说要把这仙药卖个什么天价,就是想让关内的那些百姓知道这味药来自咱关西!”  

“对呀!还有先锋营搞回来的那些雪莲!这两味药只要放出风去,且等着吧!那些个名医还不得一股脑往关西来?”  

当兵的,太知道好大夫的用途了。  

如今勉强凑了一百来个医者。  

多吗?  

关西九卫加起来七八十万人口!  

这么点医者够干甚?  

熊总兵刚松下来的眉头,又皱成了川字。  

他这才当了半年的家,就愁白了三分之一的头发。  

天天为口粮发愁。  

“愁人,真愁人!再多的羊都不够十几万人吃的,本以为三个月就能将新城建起来,看看现在的进度,下个月月底能把城墙夯起来就不错了!”  

慢吗?  

其实人家这帮人的活儿,干得还真不算慢!  

谁让您要求把新城的墙,夯得和关口一样高哩!  

但熊总兵也有他的顾虑:  

“倒不是怕耽搁了采石炭,但凡那城墙建起来咱就想怎么采就怎么采!可是,以现在的速度,这座新城完全建好,估计得要大半年以上了,咱把这群移民哄来关西图的是啥?”  

图啥?自然图的是屯田。  

但现在那工地上最笨的壮劳力,一个月都能挣上九钱银子,谁还乐意去垦荒种地啊!  

不垦荒,几十万人的主食从哪里来?  

假若一个月后,喀什葛尔汗国的那些个赎金、赔粮能送来,那倒是还能缓解几个月。  

若对方矢口不认这笔帐,那他们又当如何?  

更何况,工期越长,需要的工钱就越多。  

人家移民的家属就是预支工钱来吃喝用了,那才几个钱?  

工程开支和明年驻军的军饷,哪哪儿都要钱。  

从忠顺王处得来的金矿,显然是无法同时满足这两个大窟窿的。  

就有一个从五品的将军嚷着:“要是胡人敢毁约?咱就带着兄弟们去莎车过年!”  

熊总兵捂着隐隐上火的腮帮子,瞪着不省心的下属:  

“说得轻松,带着大军打去莎车?几千里地,不跑上一个多月还到不了人家那地界,寒冬腊月的天气对骑兵和战马都是一重考验。  

别看咱把胡人的主力军给消灭了,但人家那些个大小首领谁家没个几百上千的奴隶?马背上的民族,男子会走路就会骑马,骑射功夫还真是不能小瞧的。  

不说其它,你从委鲁母打到莎车要经过多少城池?消息一路传回去,人家就只需在那有可能去的路上撒上铁钉子,几尺厚的雪一落,去多少折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